/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二单元 地球家园
2.2《我们的校园》同步探究学案
【活动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能够识别校园中的常见植物和动物,说出它们的一些显著特征。
科学思维: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探究实践:对校园中的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和探究活动。
态度责任:在观察过程中,养成认真、细致、客观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如实记录观察结果。
【启示导入】
校园里有房屋和操场,还有大树、小草、小鸟....
校园是地球家园的一部分,怎样用“观察笔记”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呢?
【活动方案】
活动一:探索
1.说一说,观察笔记应该记录什么?怎样记录?
在校园中选一个区域,观察并记录各个区域的自然现象。记录内容应该是自己真实观察到的,而不是想象或听说的。
活动二:填写观察笔记
活动三:研讨
校园里有哪些自然现象?我们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可以分为几类?
为什么要在观察比较上注明日期?
比较大家的记录有什么不同。比较之后,再去观察一次,并修订、完善自己的记录。
【活动反馈】
基础训练 填空题
1. 观察校园生物时,我们可以运用看、听、闻、摸等多种( )进行观察。
2. 在实地观察校园生物时,我们要避免伤害生物和破坏它们的( )。
3. 校园中的不同区域,如操场、花园、树林等,有着不同的( )特点。
4. 学生在观察校园生物后,需要通过( )来记录生物的名称、特征等信息。
5. 我们应该培养爱护校园生物和环境的意识,自觉保护校园的( )平衡。
二、能力提升 选择题
1. 观察校园生物时,下列( )做法是正确的。
A. 随意采摘花朵观察 B. 用手触摸不认识的昆虫
C. 保持安静,不打扰生物 D. 为了看得清楚,把小鸟从树上赶走
2. 下列( )不属于校园中常见植物。
A. 杨树 B. 月季 C. 老虎 D. 蒲公英
3. 观察校园生物时,我们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A. 放大镜 B. 望远镜 C. 手术刀 D. 记录表格
4. 校园中的麻雀通常生活在( )。
A. 操场跑道 B. 教室内部 C. 树林或绿化带 D. 厕所
5.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生存和环境没有关系 B. 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C. 只有植物需要依赖环境,动物不需要 D. 生物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填空题:
1.感官 2.生存环境 3.环境 4.观察记录表(或记录表格) 5.生态
二、能力提升 选择题:
1.C 2.C 3.C 4.C 5.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