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同步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同步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14:1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二单元 水
2.6 《能溶解多少物质》同步探究学案
【活动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认识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和现象,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敏锐的发现问题能力。在探究不同物质溶解能力及影响因素的过程中,运用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对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合理推测和解释,培养创新思维。
探究实践:组织学生开展物质溶解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称量、搅拌、观察、记录等实验操作技能,学会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方案,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学会分工协作、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物质溶解现象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热爱自然科学的积极态度,形成持续的科学探究热情。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对于认识自然、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增强运用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
【活动方案】
【新课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或小苏打加热水中溶解。
【 聚 焦 】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或小苏打?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
活动一:探索
说一说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阅读下面的实验方案并实践操作,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观察并记录。
活动二:研讨
【 拓 展 】
【活动反馈】
一、基础训练 填空
1.不同物质在水中的( )不同。
2.要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保证水的( )相同。
3.当物质在水中不再溶解时,继续加入该物质,会看到它( )。
4.科学实验中,为了研究某个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方法叫做( )法。
5.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 )的物质。
二、能力提升 选择
1.下列( )的现象能说明物质在水中溶解了。
A.面粉在水中沉到底部 B.食盐在水中消失,溶液透明
C.沙子在水中搅拌后依然可见 D.食用油在水中漂浮分层
2.做“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公平,需要控制相同的条件不包括( )
A.水的量 B.物质的种类 C.温度 D.搅拌方式
3.当水中的食盐不再溶解时,这种溶液叫做( )。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
4.下列关于物质溶解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都一样 B.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C.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受温度影响 D.搅拌能增加物质的溶解能力
5.在探究“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A.烧杯 B.天平 C.酒精灯 D.搅拌棒
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填空
1溶解能力 2量(或体积) 3沉在水底(或不溶解)
4控制变量 5一定量
二、能力提升 选择
1B 2B 3C 4B 5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