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1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9 12: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达标
核心知识点——天文、历法和医学
1.战国时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天文历法成就是( )
A.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B.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
C.多次观测日食、月食
D.测定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
2.内丘扁鹊祭祀,2006年列入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丘是扁鹊行医圣地、生前封地和逝后葬地,祭祀扁鹊规模最大的祭祀地、扁鹊文化发祥地。扁鹊在历史上的贡献是( )
A.总结出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法”
B.著作为《黄帝内经》
C.写有《论语》一书
D.介绍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核心知识点——甲骨文与青铜器
3.《周礼》记载“六乡”平民按“五人为伍”组成军事编制,与出土甲骨文上所见相符,这表明甲骨文( )
A.记载内容非常广泛 B.具备汉字基本结构
C.有助于了解商朝社会 D.具有重要史学价值
4.中国的青铜器数量之多,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下面几幅青铜器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属于( )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
核心知识点——《诗经》和“楚辞”
5.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其代表作《离骚》,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这位爱国诗人是( )
A.屈原 B.李白 C.王维 D.杜甫
6.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诗经》 B.《论语》 C.《老子》 D.《战国策》
能力提优
建议用时:20分钟 总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
注: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
A.政治状况 B.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 D.军队建设
2.下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现可能源于( )
A.劳动生产 B.分封制度 C.兼并战争 D.祭祀礼仪
3.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何尊反映了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B.何尊上所述的“中国”定都于咸阳
C.何尊上的铭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D.铸造何尊的王朝为巩固疆土实行禅让制
4.下面为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迄今为止已出土2000多件完整器物。部分文物与河南安阳殷墟、山西陶寺遗址、江西新干遗址等地出土的青铜器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 )
A.阶级分化趋势明显
B.巴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全国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D.大面具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
5.《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其中,不仅提到252种动植物,还描述了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也有选择农作物良种的概念。这表明,《诗经》( )
A.文笔清新节奏明快 B.内容通俗易懂
C.蕴含朴素科学意识 D.韵律典雅优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20分)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重要医学文献,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1)材料一中的名医扁鹊,总结出的什么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材料一中“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哪部医学文献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2分)
材料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2)材料二中这句话出自谁的作品?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哪个国家?这句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材料中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2分)
材料四
(4)材料四图片中的文字形成于哪个朝代?它记载的内容有哪些?(2分)
(5)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悟。(2分)
7.古书上称夏、商、周为“三代”。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巨大飞跃,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和礼法制度为代表的灿烂的青铜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2分)
材料二
(2)图一是商朝的哪一青铜器?图二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的感想。(2分)
材料三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和兽骨上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续使用了一段时间。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3)根据材料三,概括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2分)
材料四 汉字从甲骨文到现代的简化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我们可以发现汉字的形体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象形趋向不象形,笔画化、线条化增强,后来进而演变成今天的方块汉字。汉字简化是根据社会需求而改变的,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有重要的影响。……汉字演变的总体趋势是逐渐简化。
(4)根据材料四,概括汉字演变的过程和特点。(3分)
参考答案
同步达标
1.D 2.A 3.D 4.B 5.A 6.A
能力提优
1.A 2.A 3.A 4.C 5.C
6.(1)望、闻、问、切。(1分)《黄帝内经》。(1分)
(2)屈原。(1分)楚国。(1分)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1分)
(3)四羊方尊。(1分)祭祀。(1分)
(4)商朝。(1分)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1分)
(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分,言之有理即可)
7.(1)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
(2)司母戊鼎。(1分)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折射出商朝当时强盛的国力,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1分)
(3)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在文字发展史上承上启下;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答出一点即可,2分)
(4)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2分)特点:从繁到简。(1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