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9 22:3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我变成了一棵树 学科 语文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如“希、痒、鳄”等。审美创造: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神奇的想象。思维能力:能仿照课文进行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述“我”变成树后的有趣经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如“我”变成树后的各种奇妙经历。
教学准备
班班通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媒体或技术应用 二次修改意见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树的美丽图片,有高大的松树、枝叶茂密的榕树、开满花朵的樱花树等,同时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树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树的特点,如高大、可以为人们遮风挡雨、能给小动物提供栖息地等。接着,教师神秘地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有一个小朋友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想法,他想变成一棵树。你们想知道他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吗?变成树后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从而引出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初读课文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认真听,边听边圈出生字词,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和语言节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如“痒痒的”的“痒”读yǎng,“鳄鱼”的“鳄”读è等。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巩固练习。例如:指名读:“希”,学生读对后,教师提问:“你能用‘希’字组个词吗?”学生回答“希望”。开火车读:“痒、鳄、丁、零、肠、醋、秘”等生字,读错的字教师及时纠正并让学生多读几遍。齐读生字词:“形状、狐狸、担心、丁零、失望、背包、香肠、面包、花生、牛奶、继续、饭菜、排骨、水珠、嘴巴”。读完生字词后,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请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因为不想吃饭而希望变成一棵树,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如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都来住,妈妈也来到树上,“我”还为小动物们提供食物等。深入文本学习第1 4自然段教师提问:“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回答。学生可能会找到“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理,这是一个孩子在玩耍时不想被打扰,尤其是不想被吃饭这件事打扰的天真想法。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读出“我”的期待和渴望。学习第5 12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我”变成树后的样子的语句,如“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么多形状的鸟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这样写突出了鸟窝的形状多样,充满了想象力,让这棵树变得非常奇特、有趣。教师接着提问:“小动物们来到树上后都做了些什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如“小狐狸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小兔子住在正方形的鸟窝里,小松鼠住在圆形的鸟窝里……”“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们在树上快乐生活的场景,感受树上的热闹和生机。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动物们和“我”的对话,体会其中的趣味。例如:小狐狸说:“你好,我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鸟窝。”(读出小狐狸的兴奋和喜爱)“我”说:“欢迎你,希望你在这里过得开心。”(读出“我”的热情)学习第13 23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妈妈出现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如妈妈背着一个大包来了,小动物们都以为妈妈是来给它们送吃的,妈妈从包里拿出很多好吃的东西分给小动物们,最后“我”发现妈妈早就知道这棵树是“我”变的。教师提问:“从妈妈的行为中,你能感受到妈妈对‘我’和小动物们的什么情感?”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妈妈的关爱、温柔等。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妈妈的爱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孩子的关心上,也体现在对小动物们的友善上。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如“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让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心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高兴是因为妈妈来到了树上,和自己在一起,还带来了很多吃的;失望是因为妈妈没有认出这棵树是自己变的。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情节和表达的情感。教师说:“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讲述‘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和小动物们的可爱。那在这个故事里,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四、 拓展延伸:教师提问:“如果你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变成一棵树,你希望树上有什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例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希望树上有各种各样的糖果,这样小动物们来的时候就可以吃甜甜的糖果了。”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希望树上有一个巨大的滑梯,小动物们可以从树上滑到地上,那一定很有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只要想象合理就给予肯定。布置作业:把自己想象的“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想象合理。
板书设计 我变成了一棵树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