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怀疑与学问》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虚妄 盲从 辨伪去妄
B. 停滞 启迪 墨守成规
C. 怀疑 步骤 腐草为萤
D. 思索 流俗 不攻自破
2. 下列对《怀疑与学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论述了怀疑精神在治学中的重要作用
B. 作者认为一切学问都应当从怀疑开始
C. 文中指出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D. 文章认为怀疑就是完全否定前人的研究成果
3. 下列对文章论证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了多个历史事例
B. 通过对比论证,比较了怀疑与盲从的区别
C. 主要运用比喻论证来阐述中心论点
D. 引用名言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怀疑与学问》是顾颉刚的一篇议论文
B. 顾颉刚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
C. 这篇文章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是作者学术思想的体现
D. 顾颉刚的学术研究以完全否定古代文献著称
5. 下列对文章语言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严谨准确,逻辑性强
B. 善用设问句引发读者思考
C. 大量使用文言词汇,艰深晦涩
D. 论证层层深入,说理透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者先要会________。
(2)________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3)________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________。
(5)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________。
7. 文学常识填空。
(1)《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我国现代著名________。
(2)文中引用的名言"________"说明了怀疑的重要性。
(3)顾颉刚提出的"________"研究方法影响深远。
(三)简答题(10分)
8. 为什么说"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4分)
9. 如何理解"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6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阅读《怀疑与学问》节选,回答问题。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10.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1. 作者列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4分)
12.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3. 分析"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这句话的含义。(4分)
14.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治学观点?(5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论独立思考(节选)
胡适
读书要会疑,忽略过去,不会有问题,便没有进益。怀疑是思想的开始,怀疑是思想的火花。怀疑虽然不一定就是真理,但真理常常是从怀疑开始的。
宋儒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就是说,读书要能提出问题,要能独立思考。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才能有真正的学问。不能独立思考的人,只能人云亦云,做别人的应声虫。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主张"系统的怀疑",他认为一切知识都应当经过怀疑的考验。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正是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孟子也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都是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怀疑的精神。
15. 这篇文章与《怀疑与学问》在观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
16. "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17.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有"真正的学问"?(4分)
18. 比较《怀疑与学问》和《论独立思考》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4分)
三、语言运用(30分)
(一)仿写句子(10分)
19. 仿照"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的句式,以"思考"为主题写一个句子。(5分)
20. 仿照"我怀疑,所以我存在"的句式,以"学习"为主题写一个句子。(5分)
(二)写作练习(20分)
21. 顾颉刚在《怀疑与学问》中阐述了怀疑精神的重要性。请以"我眼中的怀疑精神"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运用至少两种论证方法,表达你对怀疑精神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D
解析:A项"辨伪去妄"应为"辨伪去妄";B项"墨守成规"应为"墨守成规";C项"腐草为萤"应为"腐草为萤"。
2. D
解析:作者认为怀疑不是完全否定,而是批判地继承。
3. C
解析: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没有大量使用比喻论证。
4. D
解析:顾颉刚的研究是批判地继承古代文献,不是完全否定。
5. C
解析: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大量使用文言词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
(1)怀疑
(2)怀疑
(3)怀疑
(4)怀疑
(5)抱怀疑的态度
7.
(1)顾颉刚 历史学家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三)简答题(10分)
8.
因为只有通过怀疑才能辨别真伪(1分),去除错误(1分),避免盲从(1分),这是做学问的第一步(1分)。
9.
怀疑能够激发思考(1分),发现问题(1分),推动探索(1分),从而建立新理论(1分),促进学术进步(1分),这是创新的基础(1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10.
怀疑不仅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1分),也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2分)。
11.
戴震幼时质疑朱熹的注释(2分);笛卡儿的"我怀疑,所以我存在"(2分)。
12.
强调了盲目接受的危害性(2分),从反面论证了怀疑的重要性(2分)。
13.
只有怀疑才能发现问题(2分),进而寻求解答(1分),推动学问进步(1分)。
14.
表达了治学要有怀疑精神的观点(2分),反对盲从(1分),提倡独立思考(1分),强调怀疑是学术进步的动力(1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15.
都强调了怀疑精神的重要性(1分),认为怀疑是思考的开始(1分),是学问进步的基础(1分)。
16.
强调思考是存在的证明(2分),独立思考是人的本质特征(2分)。
17.
要能提出问题(2分),独立思考(2分)。
18.
相同点:都运用了引用论证(1分)。不同点:《怀疑与学问》偏重理论分析,《论独立思考》偏重名言引用(3分)。
三、语言运用(30分)
(一)仿写句子(10分)
19.
示例:思考是消极方面破除迷信的必要手段(5分。句式相似2分,意义合理2分,主题明确1分)
20.
示例:我学习,所以我进步(5分。句式相似2分,意义合理2分,主题明确1分)
(二)写作练习(20分)
21.
评分标准:
观点明确,论证充分(5分);
运用两种以上论证方法(5分);
语言流畅,表达清晰(5分);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