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实践:中国乐器》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最后一节,是声学知识大单元的跨学科实践部分, 与音乐学科融合。本节以认识声现象,实验探究乐器音调与什么有关,建立制作 乐器的理论基础,设计制作属于自己的小乐器,最后举办一场小型音乐会,演奏 出美妙的乐曲的顺序来编排。
音乐和物理交融,欢乐与梦想相遇,使学生感受物理的魅力。另外,通过这 些内容的学习,也能加深学生对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 生活实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乐音的特性等已具备一定的 理论基础。另外,八年级学生已有多元化的生活体验,对生活中可以制造出声音 的材料也有所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欣赏民族乐曲《丰收锣鼓》,学生利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识别出乐曲中 的民族乐器,开启将音乐与物理知识相融合之旅。接着,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 究,探究乐器音调与什么有关,并通过合作制作出各组的自制乐器。最后,学生 利用自制乐器实现一场欢乐的音乐会,学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史;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中国民族乐 器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种类的民族乐器的制作材料和发声原理,培养运用跨学科 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维】在查阅资料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发展史的过程中,提升获取信息、 归纳总结的能力;能结合证据对乐器发声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培养科学论证的 能力;在小乐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能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具有质疑创 新的意识。
【科学探究】在探究影响乐器音调的因素的实验中,能运用控制变量法等制
订合理的探究方案;能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不同乐器的音调的影响因素;能对小乐 器制作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及结果作出解释;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了解中国乐器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 使命感;在自制小乐器的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提升团队 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探究不同乐器音调的影响因素,设计并制作小乐器。
(二)教学难点
准确控制自制小乐器音调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民族乐曲《丰收锣鼓》。提出问题:(1)乐曲中包含了哪些乐器演奏的 声音?(2)你想到了哪些与物理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问题一:认识中国乐器 活动 1 :了解中国乐器。
中国民族乐器是代表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乐器。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当我们的祖先还在从事非常简单的劳动时,就利用劳动工 具等物品制成乐器来演奏、伴歌、伴舞,以表达朴素的思想感情。每一种民族乐 器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河南舞阳出土的 8000 多年前的贾湖骨笛,到陕西西安半坡村出土的 6700 多年前的陶埙,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木腔蟒皮鼓,到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 早期的曾侯乙编钟……经历数千年的发展,种类繁多的中国民族乐器不仅向人们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还承载着文明,印证着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国民族乐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 统音乐,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问题二:乐器分类
活动 2 :展示教科书上的乐器,根据演奏方法,让学生讨论这些乐器该如何
分类。
按演奏方式的不同分为: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 按发声原理的不同分为: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弦鸣乐器。
设计意图:通过与音乐知识跨学科融合,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 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问题三: 自制小乐器
听了刚才用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你是不是也想拥有自己的乐器来演奏喜欢 的歌曲呢?
环节一: 自制乐器的设计。
【讨论交流】本小组准备设计制作哪种乐器?完成以下任务单。
1. 明确要制作哪一类乐器。
2. 绘制自制乐器的设计图。
3. 准备自制乐器的材料。
4. 期待要达成的效果。
制作乐器之前,想想它是如何发声的?怎样控制音调变化? 环节二: 自制乐器的原理。
【实验探究】乐器音调与什么有关。
分别改变弦的长度、粗细、张紧程度,拨弦的中部,探究弦发出声音的音调 变化情况。
【实验过程】
1 .弹拨同一根琴弦,按压指板上的不同位置,改变弦的长度。
2 .弹拨同一根琴弦,调整弦的张紧程度。
3 .在指板上的同一位置按压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分别弹拨。 【分析论证】
发声体越短、细、紧、薄,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发声体越长、粗、松、厚,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进一步实验探究】
用手机上的调音器软件找到琴弦不同位置对应的音阶。 环节三: 自制乐器。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你们的制作吧! 环节四:“科学与音乐 ”报告会。
活动 3 :小组分别展示本组制作的乐器,并进行演示。
(1)展示自制乐器,弹奏一首简短的歌曲。
(2)介绍自制乐器的发展史。
(3)介绍自制乐器的科学原理。
(4)说一说有没有待改进的地方或者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在愉快的音乐中巩固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另外,这一过程还 培育了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发挥了学生发现美 、创造美 、欣赏美的潜能,还在 潜移默化中强化了“ 物理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物体也可以用来解决物理问题 ” 的意识。
(三)课堂小结
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你 都有哪些收获,完成自评和同学之间的互评。
六、板书设计
跨学科实践:中国乐器
1. 中国乐器的发展
2. 自制乐器
环节一: 自制乐器的设计 环节二: 自制乐器的原理 环节三: 自制乐器
环节四:“科学与音乐 ”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