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9 16:1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敬业与乐业》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业 乐业 亵渎 断章取义
B. 妄想 调和 旁骛 强聒不舍
C. 教诲 秘诀 解剖 言行相顾
D. 羡慕 层累 骈进 不二法门
2. 下列对《敬业与乐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提出"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 作者认为凡职业都是神圣的,都应该被尊重
C. "坐这山,望那山"的人在任何行业都会成功
D. 乐业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3. 下列对文章论证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引用孔子言论证明敬业的重要性
B. 用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作对比论证
C. 通过木匠和政治家的例子进行类比论证
D. 用"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进行举例论证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的一篇演讲词
B. 梁启超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C.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是作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
D. 梁启超的散文风格平易畅达,被称为"新文体"
5. 下列对文章语言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通俗易懂,口语化明显
B. 善用排比句式增强气势
C. 大量使用文言词汇,艰深晦涩
D. 引用经典名言,增强说服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敬业即是________,乐业即是________。
(2)凡职业都是________的,所以凡职业都是________的。
(3)________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4)________乃职业之神圣,________乃职业之趣味。
7. 文学常识填空。
(1)《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我国近代著名________和________。
(2)文中引用的"________,________"出自《论语》,说明敬业的重要性。
(三)简答题(10分)
8. 作者为什么说"凡职业都是神圣的"?(4分)
9. 如何理解"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6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阅读《敬业与乐业》节选,回答问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10.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1. 作者是如何解释"敬"的含义的?(4分)
12. 作者用"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13.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
14.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工作与人生(节选)
王小波
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在这方面,我倒没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干什么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写小说,这是和我抢饭碗。当然,假如你执意要写,我也没理由反对。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我总觉得国人对后一方面不够重视,这样就会把工作看成是受罪。失掉了快乐最主要的源泉,对生活的态度也会因之变得灰暗...
人活在世上,不但有身体,还有头脑和心胸—对此请勿从解剖学上理解。人脑是怎样的一种东西,科学还不能说清楚。心胸是怎么回事就更难说清。对我自己来说,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达到的最低目标。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做;某个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觉得他不值得一交;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以为它不值得一过。
15. 这篇文章与《敬业与乐业》在观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
16. "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句话与梁启超的观点有何相似之处?(4分)
17. 作者认为"把工作看成是受罪"会导致什么后果?(4分)
18. 比较《敬业与乐业》和《工作与人生》在论证方法上的异同。(4分)
三、语言运用(30分)
(一)仿写句子(10分)
19. 仿照"凡职业都是可敬的"的句式,以"学习"为主题写一个句子。(5分)
20. 仿照"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的句式,以"读书"为主题写一个句子。(5分)
(二)写作练习(20分)
21.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阐述了职业观。请以"我眼中的职业精神"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运用至少两种论证方法,表达你对职业精神的看法。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D
解析:A项"断章取义"应为"断章取义";B项"强聒不舍"应为"强聒不舍";C项"言行相顾"应为"言行相顾"。
2. C
解析:作者认为"坐这山,望那山"的人在任何行业都不会成功。
3. C
解析:这是对比论证,不是类比论证。
4. A
解析:《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的演讲词,不是议论文。
5. C
解析: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大量使用文言词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
(1)责任心 趣味
(2)可敬 神圣
(3)敬业乐业
(4)敬业 乐业
7.
(1)梁启超 思想家 学者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简答题(10分)
8.
因为职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1分),任何职业都是社会分工的需要(1分),都是为他人服务的(1分),都应该受到尊重(1分)。
9.
敬业是指对工作认真负责(2分),全身心投入(1分);乐业是指从工作中找到乐趣(2分),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1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10.
第一要敬业(3分)。
11.
作者引用朱熹的话"主一无适便是敬"(1分),解释为做一件事就忠于一件事(1分),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1分),一点不旁骛(1分)。
12.
说明了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2分),只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1分),就是人生合理的生活(1分)。
13.
意思是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生存(2分),还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和价值(2分)。
14.
引用论证(引用朱熹的话)(1分);举例论证(用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2分);对比论证(对比不同职业)(2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15.
都认为工作是人生的价值所在(1分),都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2分)。
16.
都强调无论从事什么职业(1分),都要认真对待(1分),做出成绩(1分),体现人生价值(1分)。
17.
会导致失去快乐的主要源泉(2分),使生活态度变得灰暗(2分)。
18.
相同点:都运用了说理分析的方法(1分)。不同点:《敬业与乐业》多用引用和举例,《工作与人生》多用个人体验和感悟(3分)。
三、语言运用(30分)
(一)仿写句子(10分)
19.
示例:凡知识都是有用的(5分。句式相似2分,意义合理2分,主题明确1分)
20.
示例:读书即是求知,悦读即是享受(5分。句式相似2分,意义合理2分,主题明确1分)
(二)写作练习(20分)
21.
评分标准:
观点明确,论证充分(5分);
运用两种以上论证方法(5分);
语言流畅,表达清晰(5分);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