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基础过关】
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无理的修约主张,被清政府拒绝
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起止时间 1856—1860年 侵略者 主凶——英法联军;帮凶——俄、美两国
实质 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签订《天津条约》 时间,签约国 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
内容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英、法两国还得到巨额赔款
火烧 圆明园 概况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然后放火烧毁
影响 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三痛”感受:(1)痛恨英法侵略者野蛮贪婪;(2)痛惜皇家园林遭到破坏;(3)痛心落后挨打
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时间,签订国 1860年10月,清政府与英国、法国签订
内容 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第二次鸦片战争获利最大)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和《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近代中国历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
影响 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联系比较】
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战争 目的 时间 侵略者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1840—1842年 英国 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英法两国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实战演练】
1.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中国与各国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 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的旗子才有生路吗 ”这里的“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2.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八国联军占领并劫掠北京城
D.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备受欢迎
3.在中国近代史上,香港曾经受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割占中国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南端分别通过( )
A.《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专门处理对外交涉事务。这说明清政府的外交已经( )
A.主动适应形势需要 B.彻底走向闭关锁国
C.处处受人制约摆布 D.完全丧失独立主权
5.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6.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增开天津为商埠
B.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鸦片贸易合法化
D.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地理学研究兴起
C.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D.热衷于边疆军事
8从下面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 )
A.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疯狂走私鸦片
D.19世纪中期中国的落后与屈辱
9.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2 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南京条约》
根据材料一,分析“割香港岛给英国”给中国带来的危害。(1分)并指出这一条约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1分)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英、法等国急于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掠夺原料。它们片面地认为,商品难以在中国打开销路是因为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1854年和1856年,英、法等国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由于此时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心怀疑惧,又认为外国公使进京有损“天朝尊严”,因此拒绝了“修约”的要求。英、法就决定用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屈服,达到重新“修约”、扩大侵略的目的。
——摘编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根据材料二,归纳英、法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的原因。(1分)指出“战争”的名称。(1分)
材料三 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地抢掠被认可……每个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制或外国制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们砸毁掉……
——摘编自《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那里”所指的地方。(1分)并写出这场洗劫的罪魁祸首。(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上述事件带来的启示。(1分)
参考答案:1-5CACAC 6-8DCD
9.(1)危害: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名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3)地方:圆明园。罪魁祸首:英法联军。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