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2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3.2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9 22: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3.2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教案
【素养目标】
1.理解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会根据定理判定一个点是否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从而判定角的平分线或角相等;
2.能区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相关问题;
3.通过证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了解证明三线相交于一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
证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教学过程】
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人一组,分别作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比一比,谁又快又准!
怎么比较作图准不准呢?
在第十三章学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时,我们就发现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为什么呢?
任务二:探究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1.探究:如图(动画展示),OC是∠AOB的平分线,OC上任意一点P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即PD=PE.∠AOB内部有一点Q,它到角两边的距离也相等,即QG⊥OA,QH⊥OB,QG=QH,则点Q在∠AOB的平分线OC上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归纳:
(1)结论: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2)上述结论是“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
2.思考:你能证明“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吗?
提示: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②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③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要证的结论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PD⊥OA,PE⊥OB,垂足分别是D,E,PD=PE.
求证: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证明:画射线OP.
∵PD⊥OA,PE⊥OB,
∴∠PDO=∠PEO=90°.
在Rt△PDO和Rt△PEO中,
∴Rt△PDO≌Rt△PEO(HL).
∴∠AOP=∠BOP(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归纳:
(1)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它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互为逆定理.
(2)“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可以证明一个角的平分线,也可以证明两个角相等,推理格式如下:
∵PD⊥OA,PE⊥OB,PD=PE.
∴∠AOP=∠BOP(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任务三:证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思考:已知: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1)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2)△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提示:角平分线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AP是∠A的平分线吗?
证明:(1)过点P作PD,PE,PF分别垂直于AB,BC,CA,垂足分别为D,E,F.
∵BM是△ABC的角平分线,PD⊥AB,PE⊥BC,
∴PD=PE.
同理,PE=PF.
∴PD=PE=PF.
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2)∵PD=PF,PD⊥AB,PF⊥AC,
∴点P在∠A的平分线上(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任务四:尝试练习,巩固内化.
解答教材P51练习1、2.
任务五:课堂小结,形成体系.
1.反思与交流:
完成今天的学习后,你学到了什么呢?你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你还有疑问吗?
2.知识结构:
【布置作业】
教材P52-P53习题14.3,第2、3、4、8题.
【教学反思】
本课时仍是全等三角形的运用和延续,也解决了同样的问题:证明两个角相等.本课时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出发,探索了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最后运用该定理证明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能感受数学的奇妙!它能解释许多数量和图形间的现象,如三角形的三个角能拼成一个平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以后一定能解释三角形的“内切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