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2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3.2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9 22:3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3.2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素养目标】
1.会用“尺规”作等边三角形;
2.探索并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3.能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和计算.
【教学重点】
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难点】
将等边三角形转化成合适的边、角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等边三角形.
【教学过程】
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会作等边三角形吗?如图,动画展示作法.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我们从它的边、角关系出发,研究它的性质和判定.
任务二:探究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探究: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等边三角形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B=∠C=60°.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C.
∴∠A=∠B(等边对等角).
同理:∠A=∠C.
∴∠A=∠B=∠C.
又∵∠A+∠B+∠C=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A=∠B=∠C=60°.
归纳:
(1)等边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2)等边三角形特殊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它能证明角相等、60°角,推理格式如下:
∵△ABC中BC=AC=AB,
∴∠A=∠B=∠C=60°(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任务三:探究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探究: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才是等边三角形呢?
提示:(1)参考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60°”也是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2.思考:两人一组,分别证明以下两个命题,然后讨论证明是否正确.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过程如下:(1)已知:在△ABC中,∠A=∠B=∠C.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C中,∠A=∠B,
∴ BC=AC(等角对等边).
同理:AC=AB.
∴AB=BC=AC.
∴△ABC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定义).
(2)
①已知:在△ABC中,AC=BC且∠A=60°.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②已知:在△ABC中,AC=BC且∠C=60°.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归纳: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任务四:典型应用.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提示:(1)等边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2)有三种方法可以判定等边三角形.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DE∥BC,
∴∠ADE=∠B,∠AED=∠C.
∴∠A=∠ADE=∠AED.
∴△ADE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任务五:尝试练习,巩固内化.
解答教材P82练习1、2.
任务六:课堂小结,形成体系.
1.反思与交流:
完成今天的学习后,你学到了什么呢?你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你还有疑问吗?
2.知识结构:
【布置作业】
教材P84-P86习题15.3,第5、10、11、13题.
【教学反思】
探究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后,教材安排“请你自己证明这些结论”,似乎这些结论的证明比较简单.其实不然,一是证明文字描述的命题一直是学生的难点;二是在证明过程中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先证明的定理可以作为后证明的依据,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悟”出来;三是“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中60°角分两种情况:顶角和底角.所以本课时把“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作为重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