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八年级上湘教版2梅竹言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美术八年级上湘教版2梅竹言志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25 11:0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梅竹言志》
科目:
美术
教学对象:
八年级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来源于湘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材、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为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笔墨意境。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了解中国画梅花、竹子的象征意味和表现方式,并能够用于欣赏,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并能大胆尝试。让学生了解托物言志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中国画的寓意深刻。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临摹学画梅花,体会画法程式以及笔墨变化的美感,能够运用传统笔墨方法大胆尝试表现。过程与方法:了解中国画梅花、竹子的象征意味和表现方式,并能够用于欣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赏析课本中选用作品表达的意境,并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平时的观察,学生美术功底不是很强,美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业性弱,国画更是接触的不多。知识与技能不强,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应该很好的调动,因为学生很感兴趣,对笔墨的兴趣很是浓厚。学生喜欢工具性强的课程。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基本理念:尝试使用中国画工具,学习传统的表现方法来画梅、竹,体会传统绘画的表现情趣。教学与活动策略:思考、欣赏、感悟、练习、创作。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中国画工具的使用和笔墨技法。难点:中国画的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六、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1、毛泽东的《咏梅》。 2、欣赏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梅花的作品。3、古往今来,人们托物言志,以各种方式赞美他们,追求表现崇高的人生境界。让我们尝试使用中国画工具,学习传统的绘画的表现方法来画梅、竹,体会传统绘画的表现的情趣。
学生背诵毛泽东的《咏梅》学生谈谈梅花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梅花的寓意。
(需要多媒体)
让学生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感受梅花象征的意义。
授新课:一、欣赏讨论:1、你对梅花的象征意味还有那些了解?
2、托物言志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请列举其他象征的某种精神、品格、感情的植物和大家一起交流。二、欣赏总结:1、梅花枝干的画法:
注重书法的用线。运笔果断急速,俯仰取势,主次明确。穿插讲究疏密关系。枝干斜角交错,常呈现于“女”字相似的结构。或勾花时要把握花瓣的朝向和前后关系,花朵的组织要讲究聚和散,避免平均分布。用墨用色要有浓淡干湿变化。款识印章也是画面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欣赏梅花作品,分析其中的寓意。(小组讨论)欣赏真实梅花的图片。(小组讨论)欣赏画家笔下的梅花作品(小组讨论)欣赏梅花的不同画法:点画、勾画,以及枝干的画法。(需要多媒体)
通过图片和画的欣赏让学生进一步的感悟梅花的精神,了解梅花的形态,再次感悟梅花的象征意义,更深一层的理解中国话作品。
教师示范:1、花朵和枝干的画法。2、师边示范边讲解梅花花朵和枝干的方法,用笔、用墨及步骤。
学生观察领悟。(需要国画工具)
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梅花的画法,更好的学习梅花的画法。
学生练习:临摹学画梅花。体会画法程式以及笔墨变化的美感,并和同学交流感受。
学生画梅花,体会笔墨韵味。(需要国画工具)
学生亲自体验、受、体会梅花的表现手法及笔墨变化的美感。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展示,自评。(自己的想法,什么方式表现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效果如何。)2、学生互评。(互相评价,发表自己的感想。)
八、板书设计
梅竹言志梅花的象征意味和表现方式。托物言志——中国传统艺术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画梅枝干的画法花朵的画法
点画
、勾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