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八年级上湘教版2梅竹言志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美术八年级上湘教版2梅竹言志课件(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25 11:2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梅竹言志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第二课 梅竹言志《梅花》 王安石 宋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
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同走进梅花的世界,去感受 梅花的高洁、优雅和坚毅。赏梅 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 其色、香、韵、姿俱佳, 特别是 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喜爱,古
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之言。咏梅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
卜算子 咏梅思考还有那些歌颂梅花的诗词佳句?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
不经风雪冰霜 苦,
哪有梅花分外香。
  
画梅,据古书记载,早在南梁时就有张僧繇[yáo]画《咏梅图》一 卷中有大量梅花佳作。 品梅齐白石吴昌硕讨论从这些画中你能感受
到中国画的特点和画家绘画时的心情极其意境中国画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不经风雪冰霜 苦,哪有梅花分外香” ,今天,我们应以梅花精神自励。  
用笔:中、侧锋,轻、重、缓、急等。 用墨:干、湿、浓、淡等。
墨分五色:焦、浓、湿、淡、轻。画梅  
看视频学画梅画中国画时候执笔方法执笔方法(一)执笔 执笔和用笔的方法示图注意要点:梅花花朵的画法主要分点梅和圈梅两种。点梅就是用笔蘸颜色直接在画面上点出。用狼毫或加键羊毫笔先蘸朱砂色,在调色碟上调和,让颜色浸入笔的后部,再用笔尖蘸较重的胭脂色,这样在宣纸上一笔画下,就会形成浓淡分明的不同色彩层次。点梅花瓣一般是五笔一组,构成一朵完整的花朵,当然,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就会较随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拘泥于朵花的个体,追求的是画面的整体效果和气氛。点梅时还要注意梅花花瓣的形象特征,梅花花瓣和桃花花瓣的最大区别就是它较园,因此在点梅花朵时要尽量将花瓣点园。花朵的结构是由花萼和花蕊决定的,点花萼和花蕊是一个将花瓣进行组织的过程。在点花萼时,不一定非要按五瓣一组的规律进行组织,可以是三瓣一组,也可以四瓣一组,关键要看画面的虚实和黑白关系。花萼一般用左右两个墨点概括,花蕊用勾线的方法表现。花朵与枝干的连接是通过花萼实现的,因此点花萼和苔点是进行画面调整的重要步骤。 。 一、组成部分1)竹竿2)竹枝3)竹叶 竹竿竹竿是一节一节的,越往上越长,因此,绘画时应一节一节的从下往上画,并且越往上的竹节越长,如果画成上短下长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长规律了 竹枝竹枝生于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上下竹节的竹枝左右交错生长,发枝处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楚生长规律。 竹叶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
竹竿能表现竹的质感,而竹叶则体现竹的质感。我们可以把竹叶看成一组一组的。可以用一、八、个、介四字来概括,也就是把这四个字的每一笔都当成一片竹叶,并给予它一定的动态,将书写与绘画融为一体来表现竹叶的结构及动态 三、用笔来感知问题:绘画竹子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竹竿竹枝、竹叶 竹节→ 绘画时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
空隙,画多根竹竿时避免平行。竹竿 竹杆画完以后用浓墨勾画竹节之间的连接处,我们可以把连接处的形状看成一对单引号,这样画起来就容易了。竹节 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楚生长规律竹枝 用必要果断,以提按控制笔锋画出竹叶的不同形状,实按虚起一抹而过,像一片羽毛,如一叶扁舟。且要画出竹叶的方向变化,交叠组合成“个”字“介”字,形态有如鱼尾、飞燕······竹叶 请欣赏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