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八年级上湘教版2梅竹言志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美术八年级上湘教版2梅竹言志课件(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25 11:2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梅菊竹兰傲 幽 坚 淡高洁傲岸幽雅空灵虚心直节冷艳清贞 “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梅竹言志八年级 第二课——第一课时墨梅 元 王冕名家画梅墨梅(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花色淡气清香不同凡俗清·吴昌硕《寻梅》与现代·齐白石《红梅》比较清·吴昌硕《寻梅》现代·齐白石《红梅》比较、分析作品中的枝干线条和款识书法,品味用笔的书法意味。(1)说说对这两幅画的感受。(2)线条组织、质感和墨色又有哪些变化?表现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铁骨。
表现手法: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手法,以点、线为主的造型手段。
不同:白梅又叫圈梅(勾花),红梅又叫点梅(点花)。梅花画法讲解1、梅花枝干的画法 2、梅花花瓣的画法 3、梅花枝干的梅结与梅花的花蒂老干:
用笔:侧峰行笔,顿挫。
用墨:干而淡的墨色。 新枝:
用笔:中锋行笔,运笔急速果断,表现枝干的挺拔。
用墨:较浓的墨色。 画梅先画枝干,要做到立意为先,主次分明,讲究书法中“写”的意味。
枝干需留出部分空白,用于枝干穿插或点花。枝干穿插时应注意形成“女”字形。画梅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现“无女不成梅”。1、梅花枝干的画法无“女”不成梅墨色要有浓淡干湿变化红梅 现代 齐白石 画梅先画枝干,做到立意为先,主次分明。
用笔讲究书法韵味,强调“写”梅花。现代·齐白石《红梅》 2、梅花花瓣的画法花瓣的数量一般以五个花瓣为主。
点花时,应该注意有盛开的花和花苞之分,其中盛开花的花瓣的朝向,有正面、背面、侧面之分,且点花时,应该以多点花苞少点盛开的梅花,这样显得梅花有生机。 色彩分配:先将毛笔调上朱砂,然后再调点曙红,最后笔尖稍微调点胭脂。
画法:先将调好颜色的笔,画好花瓣的形状与朝向,等颜色稍干,用胭脂加墨,点上花蕊,蕊丝可少蕊药可多。正面背面侧面花蒂花苞小试牛刀繁简 点和线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梅花的枝干和花朵正是线、点的一种具体形象,穿插、聚散随着笔墨延伸飞扬,组合变化无穷无尽,是我们自由表达情感的极好形式,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学多画,掌握这一表现形式。拓展胸有成竹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苏轼说他之所以画得好,是因为他在动笔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画成了的竹子模样,因此得“胸有成竹”之说,后来以“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有了计划。在这里也希望同学们今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应先做到有一定的计划,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梅竹言志八年级 第二课——第二课时同学们画竹子时须注意的要点:
竹子挺拔清秀、枝叶婆娑,虚心有节、竹子坚韧、挺拔的自然属性,要将自身
情感融入竹子,将竹子作
为君子的象征,这样画出来
的画才有值得观赏的地方。竹节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竹竿与竹竿之间是怎么连接的?中长两头短只需弯结不弯竿竹竿特点 仔细观察左边的竹枝有什么生长规律?以草书的形式画小竹枝,但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楚生长规律。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竹竿能表现竹的质感,而竹叶则体现竹的质感。画竹叶用笔要果断,以提按控制笔锋画出竹叶的不同形状。表现茂密的竹叶时,开始要一组一组的尽可能多画几组叶子片数多的,而后再一片一片的加。用墨时要注意浓淡变化,这样能体现竹叶的层次感。完整《墨竹》画法示范名家画竹 同学们对竹子的绘画完成的比较好,虽然有些同学还没有完全掌握其中的技巧,但请你不要灰心,相信通过课下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做到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