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他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 )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蔡元培 D. 孙中山
2.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此举意在( )
A.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 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C. 呼吁实现三民主义
D. 向全社会呼吁实现民主统一
3. 下表为某同学收集整理的历史资料,从中可以看出该同学主要探究的是中国共产党( )
1920年8月 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
1920年10月 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至1921年春 董必武、毛泽东、王尽美等分别在武汉、长沙、济南等地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A. 成立条件 B. 奋斗目标
C. 思想基础 D. 中心工作
4. 下面是何红舟、黄发祥创作的一幅油画,画中“启航”的含义是( )
A. 中国共产党战略转移
B. 中国的革命开始焕然一新
C. 五四运动中心的转移
D. 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5.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 明确武装斗争方式 B. 选举党的领导机构
C. 认清中国基本国情 D. 制定国共合作方针
6. 口号反映时代呼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号召工人起来进行斗争的口号是(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C.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 “打倒列强,除军阀”
7.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这表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 )
A. 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的必要性
B. 封建军阀是革命的主要对象
C.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的紧迫性
D. 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8. 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中论及:“倘然仍旧走欧、美、日本人的错路,前途遍地荆棘。”后又论及“我以为即在最近的将来,不但封建主义要让共和,就是共和也要让社会主义……”陈独秀的言论( )
A. 表明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B. 体现国人对西方价值观的向往
C. 强调中国民主革命已经成功
D. 反映了社会主流思潮的新变化
9. 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怀着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信念,积极投身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A.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
B. 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的精神
C. 自我批判、自我扬弃的精神
D.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10.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是( )
A.孙中山 B.蔡元培
C.陈独秀 D.李大钊
11.下面组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 )
A.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B.成为队伍庞大的革命政党
C.确定最低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
D.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党组织
12.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是( )
A.曾国藩 李鸿章 B.康有为 梁启超
C.孙中山 黄兴 D.陈独秀 李大钊
13.它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了。上述材料主要论述了中共一大的( )
A.历史背景 B.中心任务
C.主要内容 D.历史意义
14.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5、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超过30万。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鼓舞 B.五四爱国运动的扩大
C.中共一大的影响 D.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16.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虽然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的镇压,但它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
A.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C.必须团结同盟者才能战胜敌人
D.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勾结
17、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情况表。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时间 出版物 主要内容 作者
1898年 《泰西民法志》 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其思想 英国人克卡朴著,胡贻谷翻译
1902年 《新民丛报》 称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之泰斗” 梁启超
1906年 《民报》 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与学说 朱执信
A .各界的思想分歧得以消除
B.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渐扩大
C.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共识
D.共产党人开始领导革命活动
18.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纪念劳动节专刊出版。专刊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和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这一现象表明( )
A.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
B.知识分子逐渐关注劳工问题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劳工和妇女的地位得到改善
19.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不是偶然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迫切需要坚强的领导力量。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要是由于( )
A.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B.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C.共产国际的强力推动 D.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20.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你理解的“红船精神”的内涵有( )
①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②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③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④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并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摘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历史证明,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蓝本”无法在中国“复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摘编自张乾元《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哪些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现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与什么事件有关。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 (中共一大)接着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很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2)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个例子证明。
材料三 (大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中制定的?如何评价这一纲领?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意义。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19年5月4日 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
1919年6月3日 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
1919年6月5日 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1919年6月6—9日 上海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人数有六七万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昌、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摘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2)据材料二,概括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综合上述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是什么?从中你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哪些精神品质?
答案
1-5BBABC 6-10BDDAD 11-15ADDCC 16-20CBBDA
21.(1)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或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建立早期共产党组织等。
(2)表现:深入到工人群众中;组织工会;创办学校;出版刊物等。事件:新文化运动。(回答“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等亦可)
(3)国内: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国际: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2.(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例子: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3)中共二大。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3.(1)地点从北京到上海;主力从学生到工人。
(2)《新青年》编辑部迁回上海,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上海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推动了全国其他地方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有利于联合全国的力量。
(3)关系: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精神品质:爱国救亡、追求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