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与面积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抛物线与面积问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2-28 19: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抛物线与面积问题
抛物线与面积相结合的题目是近年来中考数学中常见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抛物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重点把握相交坐标点的位置及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得出相应的线段长或高,从而求解。
例1. 如图1,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A点坐标为(-1,0)。点C(0,5)、点D(1,8)在抛物线上,M为抛物线的顶点。
图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MCB的面积。
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所求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C点坐标为(0,5),∴OC=5
令,则,
解得
∴B点坐标为(5,0),OB=5
∵,
∴顶点M的坐标为(2,9)
过点M作MN⊥AB于点N,
则ON=2,MN=9

例2. 如图2,面积为18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AB的一条直角边OA在x轴上,二次函数的图像过原点、A点和斜边OB的中点M。
图2
(1)求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对称轴。
(2)在坐标轴上是否存一点P,使△PMA中PA=PM,如果存在,写出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等腰直角△OAB的面积为18,
∴OA=OB=6
∵M是斜边OB的中点,

∴点A的坐标为(6,0)
点M的坐标为(3,3)
∵抛物线
∴,解得
∴解析式为,
对称轴为
(2)答:在x轴、y轴上都存在点P,使△PAM中PA=PM。
①P点在x轴上,且满足PA=PM时,点P坐标为(3,0)。
②P点在y轴上,且满足PA=PM时,点P坐标为(0,-3)。
例3. 二次函数的图像一部分如图3,已知它的顶点M在第二象限,且经过点A(1,0)和点B(0,1)。
图3
(1)请判断实数a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
(2)设此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当△AMC的面积为△ABC面积的倍时,求a的值。
解:(1)由图象可知:;图象过点(0,1),所以c=1;图象过点(1,0),则;
当时,应有,则
当代入
得,即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2)此时函数,
要使

可求得。
例4. 如图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如果x轴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以及分别过C(1,0)、D(4,0)两点且平行于y轴的两条直线所围成的图形ABDC的面积为7。
图4
(1)求K的值;
(2)求过F、C、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线段CD上的一个动点P从点D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DC的方向移动(点P不重合于点C),过P点作直线PQ⊥CD交EF于Q。当P从点D出发t秒后,求四边形PQFC的面积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t的取值范围。
解:(1)∵点A、B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


∵四边形ABDC的面积为7

∴。
(2)由F(0,4),C(1,0),D(4,0)得
(3)∵PD=1×t=t
∴OP=4-t

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