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8.慈母情深
教学目标 1语言运用.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5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词语。 2思维能力.自由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3审美创造.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文化自信.围绕“鼻子一酸”,体会母亲的辛苦与不易,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自由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2.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难点:围绕“鼻子一酸”,体会母亲的辛苦与不易,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构建场域,导入新课 1、本周我们将走进第六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翻到单元导读页读一读单元导读线上的这句话。 2、舐犊:的意思是老牛用舌头舔小牛以示关爱。比喻人对子女的疼爱。这个单元呢,我们就要学习和父母之爱有关的文章。 3同学们,最近老师在看一部电视剧,每当剧中的主题曲一响起,老师就会湿了眼眶,我们一起来听听。剧中的这位无论自己母亲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罪,也从未委屈过孩子。本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慈母情深,感受母爱的动人。齐读课题。 4这部电视剧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同名小说《人世间》,他也是今天这篇课文的作者。关于梁晓声,你有哪些了解?谁来说 你很会搜集资料,介绍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取得的成就。 二、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梁晓声不仅是著名作家,还是优秀的电影编剧,所以他的文字总给人一种电影般的画面感。他一直有个心愿,想要拍一段视频来纪念自己的母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他完成这个心愿,好不好? 不过呀,要想通过《慈母情深》这篇文章来帮助他实现愿望,需要完成以下五个任务。 任务一:剧本台词大考验 那赶紧进入我们今天第一个任务:剧本台词大考验。 请看屏幕上的词语,谁来挑战? (1)请你来读?那读完词语你有什么发现?非常棒,你一下子就找到了,通过这些词语,你觉得这是一间怎样的厂房?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读 (2)细致的观察是学习关键的一步,谁有发现?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带着体会读好它。 (3)发现了吗?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很厉害,你不仅眼睛亮,而且情感细腻。 请所有女生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 (4)最后一组谁来说?请男生读好它。你已经读懂了作者,走进了他的内心。 任务二:拍摄场景巧选取 梁晓声在《母亲》这本书中写到:十五岁那一年,我去母亲为养活我们而挣钱的那个地方,一幕幕情形,从那以后经常地浮现在我的脑际。那是怎样的一幕幕情形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二个任务:拍摄场景巧选取。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的场景,说说让你印象深刻的场景。(大家可以通过在文中圈画关键词来概括) (1)声音渐渐小了,大家已经读完了,谁来说说文中那动人心弦的场景? 初到厂房:看来,厂房的环境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寻找母亲:伏案工作的情形。母亲转过身来的场景打动了你,这也是寻找母亲里的场景 要钱买书:精准的概括 掏钱塞钱:很会找,非常好,自信的表达,相信母亲一举一动也驻在了你的心间。 2、同学们找的真是又快又准!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大家,谁能将这一幕幕场景按照顺序排一排? 很快就排好了,同意吗?可以看出他对文章的脉络非常熟悉。 你们看,这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场景都是作者对母亲的回忆,这也是我们即将要拍摄的素材。 任务三:年代道具越时空 1、素材已经选好了,那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20世纪60年代。瞧,这就是那个年代。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那个年代,我们国家很困难,老百姓家更是如此,吃顿饱饭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2、我们课文中也有一些带着那个时代烙印的老物件,请大家赶紧去找一找?谁找到了? 这本书是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所著,在当时非常流行,风靡全世界。 3、这些老物件老师都给大家带来了,瞧! (1)那在这些老物件中,作者最要想要什么? (2)你怎么知道的? (3)什么是失魂落魄啊? 4、既然这么想要,那就买呗! (1)可是这本书太贵了,要一元五角——嗯,一元五角而已,不就是买一根棒棒糖、一袋干脆面嘛 (2)那个年代一元五角是很多钱 ①说话得有依据,你怎么知道一元五角是很多钱的? 母亲一个月的工资就27元,每天就挣9毛钱。——嗯,这么一比的话,这笔在当时可真是一笔巨款,你们的回答成功的改变老师对一元五角的认识。 ②还有谁觉得一元五角很多? “从来没有一次给过、从来也没要过”知道这笔钱不少。嗯,听你的解释好像是这样。 (3)那个年代一元五角究竟有多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本书太贵了 (4)可就算贵,但只要家里有钱就可以买呀?——作者家里没有钱 你怎么知道没有钱的——破收音机都卖了,被吃进肚子里的 奥,把家电都卖了换食物,那家里真是太穷了,没有闲钱买书。 (5)究竟有多穷呢?作者在《母亲》这本书中写到,你有什么感受? 4、是呀!家里太穷了、母亲也太辛苦、这书更是太贵了,买还是不买,作者纠结万分。作者最终的选择是——买。对书的渴望,最终战胜了重重顾虑。 5、那母亲给钱了吗?——一元五角,一分也不少,这下作者终于可以买梦寐以求《青年近卫军》。 6、作者的心情本应该怎样?——高兴、激动、兴奋、欣喜若狂,心满意足 但是“他”的反应却是,读——【鼻子一酸】。 任务四:视频拍摄巧制作 接下来,我们就围绕“鼻子一酸”这一主题进行拍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选取要拍摄的场景。注意:小组先讨论选择哪一个场景,说明选择理由或感受,再分工填写。 同学们讨论得可真热烈,哪组代表来分享? (一)环境恶劣 1、我们小组拍摄厂房的环境,包括:七八十台缝纫机、七八十个人、七八十只灯泡。更加体现出工作环境的恶劣,母亲工作的不容易。 你的感受很深刻。让我们再次走进这间厂房,这个让人难忘的夏天。 2、在这间厂房里,你们看到了什么?空间非常低矮、不足两百平,四壁潮湿颓败,潮湿颓败——环境恶劣,工作辛苦 (1)不足两百平有多大?标准的篮球场是420平米,不足200平米,还不到半个篮球场大,你有什么感受?小 (2)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你还看到了什么?——缝纫机、七八十个女人、灯泡 联系插图再找找看,还有什么?——堆积如山的货物 这样的场景给你怎样的感觉?——拥挤 (3)你这个狭小、拥挤的厂房里,还有什么感受?——热——有多热,就像是在——蒸笼里 3、这是在厂房里的所见所感,我们的视频不仅能捕捉画面,还记录声音,谁再来补充这个画面? (1)哦,你还听到了——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2)听——这是一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一台就已经非常刺耳,那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声音会怎样 4、同学们,放眼望去、定睛一瞧、抬头一看、置身其中、耳畔始终响着 (1)此时此刻,如果你在现场,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想要离开这个地方,太压抑、闷热、吵 (2)可你才进入工厂几分钟就已经受不了。那母亲呢?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无论严寒酷暑,母亲都在这样的环境下挣钱养家,你有什么感受?——心疼、难过、心酸、想哭。 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能够体会母亲的不易。 5、发现了吗?有个词出现了很多次,出现几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像这样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的表达方法就叫“反复”。 6、现在,让我们带着这种强烈的震惊、心酸读好这段话。 原来慈母情深就藏在这恶劣的环境里,怪不得作者会“鼻子一酸”。 (二)转过身来 1、我们继续来分享 我选择母亲转过身来的场景。怎么才能把母亲转身的动作拍的打动人。其他人可以做这个动作。 真是一位出色的导演,这样把母亲转身的动作放慢,我们就可以看得更加仔细、真切。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慢镜头。 2、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象。现在镜头在慢慢拉进 (1)睁开眼,你看到什么样的背? 辛苦的工作使得母亲的背变得瘦弱,长时间的工作使得母亲的背变得僵硬, 生活的负担使得母亲的背变得弯曲佝偻,瘦骨嶙峋的、骨瘦如柴 (2)不对啊,我记得母亲的背不是这样的,是——挺拔、笔直 可如今这挺拔、笔直背不见了! 3、闭上眼睛,镜头继续拉近 (1)你看到一张怎样的脸? 长时间工作——疲惫不堪 辛苦劳累——布满皱纹 吃不饱饭——蜡黄、没有血色 风吹日晒——满脸沧桑 (2)不对啊,我印象中母亲的脸是?——红润、白嫩光滑、充满朝气、没有皱纹 然而这张红润、光滑脸不见了! 4、闭上眼睛,继续看 (1)睁开眼睛,你看到一双怎样的眼?——疲惫、布满血丝、眼周长满皱纹、无神没有光泽 (2)可是,我分明记得母亲有一双黑珍珠般的大眼睛。如今这双充满光泽的眼睛也不见了。 5、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什么? 干枯毛躁的头发、干裂的嘴唇、皲裂的手,打着补丁的衣服、穿着单薄的衣服 (1)可母亲这时候才三十几岁啊,正是和老师一般的年纪,本应是? (2)但梁晓声在描写母亲时写到:那时我努力要回忆起一个年轻母亲的形象,竟回忆不起母亲何时年轻过。一个孩子竟回忆不起母亲何时年轻过,那母亲的美丽、光彩哪里去了? 日夜辛劳带走了母亲美丽的容颜,生活的负担磨灭了母亲的光彩。 (3)看到如此疲惫、憔悴的母亲,作者说我简直不敢相信,这竟是我的母亲。而且“我的母亲”重复出现三次,为什么? 这样的反复,可以强调母亲的疲惫,突出作者震惊、心疼、难受、心痛的情感。 6、工作时的母亲已经这么累了,回到家总能直起背歇一歇了吧? (1)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下班后还要照顾孩子,为孩子操碎心,一刻也没有休息过。 原来母亲从未停歇过,她怎能疲惫,怎能不瘦弱,怎能不苍老? (2)同学们,带着你们的感情,一起读—— 原来,慈母情深就在这疲惫不堪的身体里,怪不得作者会鼻子一酸。 接下来的场景,我们下节课再继续交流。 以情促言,落实素养 任务五:以情促情话母亲 1、此时,你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呢?你和妈妈相处中有哪些感动的瞬间或是鼻子一酸的经历,试着说一说。 2、有兴趣的同学读一读梁晓声的《母亲》,可能会给你们写作带来更多灵感。
板书设计: 鼻子一酸 闷热 嘈杂 拥挤 阴暗 狭小 压抑 初到厂房 寻找母亲 要钱买书 掏钱塞钱 弯曲 蜡黄 沧桑 疲惫 皱纹 瘦弱 震惊 心疼 心酸 难过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