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Our Classroom :Lesson 3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2 Our Classroom :Lesson 3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重庆大学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8-10 18:0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Unit 2 Our Classroom Lesson 3 Welcome to Our Art Show
教材 重庆大学出版社 英语 四年级上册
主题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
学生 四年级 班 教师
课型 阅读课 课时 第3课时
教具 PPT、单词卡片、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 学情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1. 主题与内容:本单元围绕“人与自我”范畴下的“生活与学习”、“人与社会”范畴下的“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展开,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主题内容为向参观者介绍学校的国庆画展活动。本课时通过和同学参加国庆画展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团队活动的意识和合作能力,并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待人接物的综合能力。 2. 教材设计:教材通过模拟向参观者介绍并汇报学校国庆画展活动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并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熟悉并记忆语言的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材整合了课程的六要素,通过活动链的方式,从输入型活动(活动1+2)到输出型活动(活动3+4),引导学生完成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发现,最后到巩固和使用的学习过程。 3. 主语篇分析: What:语篇呈现了一个发生在学校内国庆画展上的配图小故事。故事讲述了Gao Wendi和Du Xiaoxiao两名同学作为讲解员,接待来校参观者。他们热情介绍了学校国庆画展活动的开展情况,向参观者详细介绍了画作的具体数量、作品及作者等,展示了校园文化活动的魅力和学生的爱国之情。 Why:语篇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当好讲解员,如何流利、自然、大方地介绍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锻炼学生待人接物的能力。 How:语篇首先给出了故事场景,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构建和展开。开篇Gao Wendi和Du Xiaoxiao有礼貌地问好和表达欢迎,并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复现了三年级所学的内容,主要涉及句式有“Good morning, welcome to our art show.”和“I’m...”。随后Wendi与参观者进行了友好的问答,使用“There are twenty-three pictures at the art show.”句式介绍了学校画展的基本情况,Xiaoxiao还介绍了Wendi的画作。语篇关联与学生贴近的校园实际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4. 主要知识点: Words(数量词): eleven, twelve, thirteen, nineteen, twenty, twenty-three Sentence structures(特殊疑问句): How many pictures are there at the art show Grammar: 数量词及规律:eleven, twelve, thirteen, nineteen, twenty, twenty-three 特殊疑问句:How many... are there...
学情 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关键期,认知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生动的学习材料(如图片、视频、实物)接受度较高。经过之前的英语学习,学生已掌握基础的问候语、简单的自我描述及物品名称等表达(如颜色、数字),具备初步的听说能力,但对复杂句式(如特殊疑问句“How many... ”)及大数字(如twenty-three)的准确发音和运用仍存在困难。部分学生口语表达时易出现语法混淆(如介词in、on、at的使用)或语调单一的问题。前一课时已学习“There is/are...”句型及教室物品词汇,为本课介绍画展奠定了基础,但迁移至真实情境(如担任讲解员)时,学生可能因缺乏逻辑组织能力而表达零散。教学中需通过支架式引导(如句型模板、情境图片)、同伴互助及分层任务,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机械模仿到创造性运用的过渡,同时加强语音训练(如连读),确保语言输出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 通过看和读的活动,观察并理解语篇内容,并提取有效信息(学习理解)。 2. 通过观察和分析,在教师的引导和进一步的精读指导下,理解核心语句的意义,进行逻辑推理,做出正确判断(学习理解:学习策略)。 3. 通过看、连线和说的活动,基于图片提供的场景,联系旧知,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的核心句式完成活动任务(应用实践)。 4. 基于图画所提供的场景,在小组活动中,将本单元所学的核心词汇和句式进行迁移性运用,结合数量等相关因素,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表达(迁移创新)。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在语境中感知并理解句式“There are twenty-three pictures at the art show.” 以及介词in、on、at的区别及其在句子中的运用。 2. 学生通过阅读,结合图片准确理解语篇的内容,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正确运用核心句式进行介绍和描述物品。 2. 学生能根据语篇内容进行逻辑推理,整合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 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活动 层次 设计 意图 评价 要点
热身 引导学生根据第1课活动3中所学的歌曲进行替换演唱。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实际情景进行演唱。 热身 复习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活旧知。 能完整唱出含有目标句型的歌曲并能进行替换演唱。
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活动1中的4幅图,关注图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猜测语篇发生的背景和事件。 提问: 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看图思考。 回答问题。 导入 激发兴趣,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语境中。 能正确回答问题。
感知与理解 (Activity 1) 引导学生预测。 帮助学生理解核心句式的用法与表达。 引导学生整合图片和文本信息,完成圈选。 1. 学生在读前看图,预测语篇主旨。 2. 阅读理解,圈出关键信息(数量词: twenty-three、ten、thirteen。 3. 从文本中提取与问题相关的数字信息:10幅 (on the table),13幅(on the wall),合计23幅,结合图片进行推理,并找出关键细节。 4. 跟读。 学习理解 训练预测和阅读理解能力。 能理解语篇大意,正确完成圈选。
理解与注意 (Activity 2) 1.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给出的3个句子。 2. 帮助学生理解并与原文对照,发现不同。 3. 引导学生判断句子正误。 1. 阅读理解句意。 2. 对照原文,精读文本,根据细节判断句子的正误。 3. 学生学会区分模糊、不正确的信息,完成句子判断练习,达到综合文本理解。 学习理解 训练阅读理解句意和发现语言规律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考的学习策略。 能正确理解句子及关键数量信息词汇,完成判断,并能正确朗读句子。
巩固与运用 (Activity 3)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文本信息,理解语境并完成连线。 2. 指导学生描述教室场景中物品的数量,完成对话练习。 3.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描述,回顾已知句型,扩展新句型。 4. 观察学生运用核心语言在小组活动中交流的情况,教师给予提示、指导、鼓励和表扬。 1. 学生观察图片和文本信息,正确理解词组意思,进行连线。 2. 学生两人一组开展pair work,使用指导框中的句式(如“How many pictures are there on the wall There are…”)进行对话练习。 3. 学生完成对话练习后,通过增加位置词引导(如on the table、on the wall、near the door)进行表达。 4. 学生小组合作展示,生生互动互评。 应用实践 通过巩固性活动让学生将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整合运用。 能理解图片、数量等关键信息,准确流利地进行陈述和表达。
整合与迁移 (Activity 4)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行物品数量统计。 2. 指导学生补全对话内容,基于填写内容用“There are…”句型描述教室设施和数量。 3. 结合本班实际场景,引导学生与小组同伴交流,统计本班的物品数量,自编对话。 4.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提示、指导、鼓励和表扬。 学生观察统计教室图片中的物品数量(如chair, desk, picture, map, locker, fan),在对应的表格内填写数量。 2. 学生根据已学句子和图片提示,与同伴或小组成员交流合作展示,生生互动互评。 3. 学生根据自身班级实际,小组合作进行表演展示。 4. 学生互评。 迁移创新 把本课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沟通和交流。 能将图片信息转化为结构化数据,正确分类整理数据,并能用本课所学完成对话和积极表演。
板书设计 Unit 2 Our Classroom Lesson 3 Welcome to Our Art Show on the wall How many pictures are there{ at the art show There are nineteen/twenty pictures. in the classroom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