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赏)铁匠波尔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形象。
2学情分析
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根据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应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重点难点
学生能根据乐曲所表现的内容简单分清乐曲段落。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增进感情
1、师: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快乐的40分钟!因为今天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所以啊!老师特地带来了一个音乐小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想知道这个音乐小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吗?[设计意图:亲切的问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生:想!
2、师:太好了!那!跟我一起来吧!
二、导入
1、师:在奥地利的小镇上有这么一座铁匠铺,(课件说明:出示课件中老铁匠和小铁匠的图片)铁匠铺里的老铁匠和小铁匠打铁的手艺非常了得,小镇上生活的所有人家使用的铁制品都是他们亲手打造的,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打铁的?用什么工具来打铁的?(课件说明:课件播放乐曲最后一句)[设计意图:给学生讲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生:锤子。
师:哦!他们是用锤子,有节奏的在敲打铁块儿。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音乐中打铁的声音]
2、师:他们打铁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我们再来听一听。(课件说明:课件播放乐曲最后一句)
生答:有的声音非常的强烈,有的声音非常的轻巧。
评价:你的小耳朵真灵敏,表达的也非常准确!
师:对了!声音强烈的是老铁匠用大锤子,声音轻巧的是小铁匠用小锤子。
[设计意图:学生能分辨音乐中声音的强弱]
3、模仿铁匠打铁
师:我们来看!这是大锤子还是小锤子?
(课件说明:指着课件节奏图中的大锤子)
生答:大锤子
好!我们一起用大锤子来锤锤看。
师:那这是什么呢?(课件说明:指着课件第一小节中的小锤子)
生:小锤子
师生一同模仿敲击前两小节。
师:这里是小锤子一起劳动,非常轻巧,节奏要快一点(课件说明:指着课件第三小节中的小锤子)
我们一起来敲一下,丁当丁当
师:最后要大锤小锤一起敲。下面我要请男孩子来锤大锤子,女孩子来锤小锤子,最后大锤小锤一起,男生女生一起敲好吗?
4、加上象声词,完整读节奏
5、跟着音乐一起敲击节奏。
(课件说明:边播放刚才最后一句的音乐片段边让学生敲)
[设计意图:学生能按照节奏图形谱敲击节奏,同时塑造音乐形象]
三、欣赏《铁匠波尔卡》
(一) 第一部分
1、师:铁匠们打出的宝剑削铁如泥,打出的剪刀咔嚓咔嚓响,因为他们精湛的手艺,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他们每天都劳动得很快乐!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他们快乐的劳动,然后告诉老师老铁匠和小铁匠工作的顺序是怎样的?(课件说明:课件播放乐曲第一部分)
2、师:老铁匠和小铁匠是谁先开始劳动的?
生:小铁匠
师:小铁匠拿着小锤子叮叮当当的工作,然后又是谁工作了?
生:老铁匠,大锤子
师:最后呢?
生:大锤子和小锤子一起。
师:对了!音乐的开头是小锤子在劳动,中间呢是大锤子在锤响,最后大锤子和小锤子一起合作打铁。如果我们用小锤子和大锤子来分段,音乐可以分为几段?[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形象为乐曲第一部分分段,学生能根据音乐形象为乐曲分清段落。]
生:三段
师评价:同学们很聪明思路也非常清晰!
3、师:第三段中是两位铁匠师傅一起配合着完成工作,我们请相邻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一下,如果你们都是铁匠师傅,你们要怎么合作一起打铁呢?你一下我一下,打打看。
(课件说明:课件出示图形谱)
好!我想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表演一下。有节奏的,按照图谱上丁当丁当的敲击一下。
你先敲,我后敲,你是丁我是当,好不好?
评价:哦!我们合作得可真愉快!谢谢你!
[设计意图:按图形谱打节奏,为乐曲中表演做准备]
我们请同位一起跟着老师的节拍来敲打起手中的锤子。请左边的同学先敲,右边的同学后敲。准备开始(课件说明:课件播放第一部分第三段)
4、学生听音乐表演
师:下面请小朋友跟着音乐来表现表现,当你听到有小锤子的声音的时候请你随着音乐轻轻的敲起来,当你听到大锤的声音的时候,请你站起来,抡起你手中的大锤来敲一敲,合作的时候看看你们配合的怎么样,好不好?恩!我们来试试看!(课件说明:播放乐曲第一部分)
学生表演。
[设计意图:学生注意跟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角色表演。]
(二)第二部分
1、刚才我们听了乐曲的第一部分,我们再来听一听下面的音乐中铁匠们在干什么?(课件说明:课件播放第二部分第一段)
生:在烧铁
噢!他们在烧铁,说得非常好!你看!这个铁匠打铁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劳动工具。
生:火
对了!铁匠打铁需要火的帮忙。
在过去,技术还不够发达的就靠拉风箱使火越烧越旺。我们也来帮忙好吗?让他的火苗越烧越旺吧。[设计意图:引出与第一部分不同的音乐形象,区分段落]
2、表演拉风箱
数拍子表演
谢谢小朋友,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吧。
跟音乐表演(课件说明:播放第二部分第一段)
师评价:哎呀!真是一群快乐勤劳的小铁匠。
3、欣赏第二部分第二段
火炉烧得越旺,他们打铁打的越起劲,你们听。(课件说明:播放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欣赏全曲
1、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乐曲的一个片断,现在我们把乐曲完整的欣赏一遍,听一听刚才完整的打铁过程出现了几次? (课件说明:播放全曲)
[设计意图:学生认真倾听全曲,注意跟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角色表演]
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
3、完整表演
让我们跟随音乐完整的表现一下铁匠打铁的场面吧。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认真听注意音乐的变化你们的动作也要跟着变化。 (课件说明:播放全曲)
四、介绍铁匠波尔卡以及波尔卡
1、欣赏和表演过这首乐曲后,相信你已经对乐曲内容很熟悉了,你能帮他起个名字吗?
生起名。[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乐曲形象的印象,引出铁匠波尔卡及波尔卡介绍]
2、揭示课题
这首乐曲的名字叫《铁匠波尔卡》
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斯特劳斯创作的。《铁匠波尔卡》是约瑟夫?斯特劳斯创作的100多首波尔卡当中流传较广的一首。1869年,同年3月在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Feuerfest),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
3、谁知道什么是波尔卡?
生答:铁匠的名字等。
“波尔卡”是音乐的一种体裁,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流传,这是一种男女对舞用的舞曲,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
3、拓展
除了铁匠波尔卡老师还带来了四首波尔卡任选两首让学生欣赏。(课件说明:课件展示)
啤酒桶波尔卡
单簧管波尔卡
雷鸣闪电波尔卡
闲聊波尔卡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五、演示生活中的声音
生活中的声音可以被作曲家写成美妙的音乐,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老师也找到了生活中美妙的声音,给你们表演一下。
老师表演敲碗音乐《小星星》
音乐好听吗?
下课了!你们也赶快利用课余时间到生活中去寻找美妙的声音吧!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兴趣,利用
课件14张PPT。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活动2]手答案:说说你的小手还有什么用处?[活动2]( 管弦乐)[奥]约瑟夫·施特劳斯铁匠波尔卡仔细听一听这像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你能随着音乐拍出节奏吗?《铁匠波尔卡》(管弦乐) 作于1869年,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 施特劳斯所作的一百余首波尔卡舞曲中流传范围最广的一首。据说首次出演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砧作为特定节奏乐器,丁当丁当的声音使乐曲更为活泼、欢快,音乐形象更加生动鲜明。作品介绍返回 :作品介绍音乐常识波尔卡舞曲约瑟夫●施特劳斯波尔卡舞曲 约瑟夫·施特劳斯 (Josef Strauss,1827-1870),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之弟,本职为建筑工程师。1853年开始从事指挥和作曲,后任宫廷舞会的指挥。作品以钢琴小品和舞曲为主,共计三百余首,风格与小约翰.施特劳斯极其相近。约瑟夫●施特劳斯返回 :音乐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