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0 22:0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物理学发展源于生活,沉于理论,归于实验,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赫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安培最早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D.法拉第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5分)关于下列教材中的四幅插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真空冶炼炉也可以接高电压的恒定电流
B.图乙,紫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医学中常用于杀菌消毒
C.图丙,发波水槽中的一根细杆周期性地触动水面并水平移动形成的图样,说明细杆正在向图中右边移动
D.图丁,微安表在运输时把正、负接线柱用导线连在一起,对电表起到了保护作用,利用了电磁阻尼原理
3.(5分)如图所示为某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x﹣t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振子的周期为2s
B.在1.5~2.0s时间内,振子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C.在2.0~3.0s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5cm
D.在3.5s时,振子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
4.(5分)在某个趣味物理小实验中,几位同学手拉手与一节电动势为1.5V的干电池、导线、电键、一个有铁芯的多匝线圈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实验过程中人会有触电的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有触电感觉是在电键闭合瞬间
B.人有触电感觉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大于流过线圈的电流
C.断开电键时流过人的电流方向从B→A
D.断开电键时线圈中的电流突然增大
5.(5分)图甲为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刻t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b从时刻t开始计时的v﹣t图像,若设振动正方向为沿y轴正方向,则(  )
A.该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该简谐横波波速为0.6m/s
C.再经过0.1s,质点a随波迁移0.8m
D.若该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一定比4m大得多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多选)6.(5分)如图所示,不计电阻、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线框ABCD,置于磁感应强度为0.2T的匀强磁场中,线框匝数为100匝,某时刻线框开始以r/s的转速绕OO′匀速转动,电刷接头EF串联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和理想电流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电阻R换成电容器使其不击穿,其耐压值为20V
B.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2A
C.电阻在0.1s内消耗的电能为1J
D.线框产生的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20cos(100t)V
(多选)7.(5分)如图所示,一束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沿AO方向从真空射入玻璃后分别从B、C点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B.a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大于b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
C.两种单色光由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较小
D.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多选)8.(5分)如图所示,一个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U1恒为250V,输送功率为P=100kW。通过理想变压器向远处输电,所用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线=8Ω,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103
B.输电线损失的电压为3.8×103V
C.输电线损失的功率为5×103W
D.若用户获得220V电压,则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90:11
三、实验题(本题共有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9.(12分)(1)某实验小组利用图a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摆线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悬挂一小钢球,通过光电门传感器采集摆动周期。
①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钢球摆动平面应与光电门U形平面平行
B.应在小钢球自然下垂时测量摆线长度
C.小钢球可以换成较轻的橡胶球
D.应无初速度、小摆角释放小钢球
②组装好装置,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摆线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球直径d。螺旋测微器示数如图b所示,小钢球直径d=     mm,记摆长l=L。
③多次改变摆线长度,在小摆角下测得不同摆长l对应的小钢球摆动周期T,并作出l﹣T2图像,如图c所示,根据图像可计算重力加速度g=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π2取9.87)。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于纸面插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于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线,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
①设AB的长度为l1,AO的长度为l2,CD的长度为l3,DO的长度为l4,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     ,则玻璃砖折射率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n=     。(结果均用l1、l2、l3、l4表示)
②若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则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8分。解答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0.(14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地面相切。质量均为m的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度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沿地面滑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碰撞后瞬间A与B整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大小;
(2)A与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及碰撞过程中A对B冲量的大小。
11.(16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四象限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0T。一质量为m=5.0×10﹣8kg、电荷量为q=+1.0×10﹣6C的带电粒子从P点沿图示方向以v=20m/s的速度进入磁场,从x轴上的Q点离开磁场(Q点未画出)。已知OP=25cm,粒子重力不计。求:
(1)OQ的距离及粒子从P运动到Q的时间;
(2)若粒子不能进入x轴上方,则磁感应强度B′满足的条件。
12.(18分)如图甲所示,两根间距L=0.5m的光滑平行导轨PM和QN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0°,导轨左端连接阻值R=4.0Ω的电阻,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根质量m=0.02kg、电阻r=1.0Ω的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棒到导轨左端PQ的距离d=5.0m,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导轨的电阻,g取10m/s2。求:
(1)若0~2.0s内ab棒固定,则这段时间内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2)若t=2.0s时释放ab棒,ab棒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最大速度的过程中通过ab棒横截面的电荷量q=0.2C,则ab棒获得的最大速度vm的大小及该过程中安培力做的功W。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D C C A
二.多选题(共3小题)
题号 6 7 8
答案 BD AC CD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物理学发展源于生活,沉于理论,归于实验,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赫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安培最早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D.法拉第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解答】解:A、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首先发现的,不是赫兹,故A错误;
B、最早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的是赫兹,不是安培,故B错误;
C、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提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故C正确;
D、“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是楞次提出的楞次定律,不是法拉第,故D错误;
故选:C。
2.(5分)关于下列教材中的四幅插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真空冶炼炉也可以接高电压的恒定电流
B.图乙,紫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医学中常用于杀菌消毒
C.图丙,发波水槽中的一根细杆周期性地触动水面并水平移动形成的图样,说明细杆正在向图中右边移动
D.图丁,微安表在运输时把正、负接线柱用导线连在一起,对电表起到了保护作用,利用了电磁阻尼原理
【解答】解:A、图甲,真空冶炼炉的工作原理是涡流,所以必须接高电压的交流电,故A错误;
B、图乙,紫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短,医学中常用于杀菌消毒,故B错误;
C、图丙,发波水槽中的一根细杆周期性地触动水面并水平移动形成的图样,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细杆正在向图中左边移动,故C错误;
D、图丁,微安表在运输时把正、负接线柱用导线连在一起,对电表起到了保护作用,这是利用了电磁阻尼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3.(5分)如图所示为某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x﹣t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振子的周期为2s
B.在1.5~2.0s时间内,振子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C.在2.0~3.0s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5cm
D.在3.5s时,振子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
【解答】解:A.根据振动图像可知,该振子的周期为4s,故A错误;
B.在1.5~2.0s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减小,回复力减小,则加速度不断减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在2.0~3.0s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5cm,故C正确;
D.在3.5s时,振子向平衡位置靠近,则振子的速度沿x轴负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4.(5分)在某个趣味物理小实验中,几位同学手拉手与一节电动势为1.5V的干电池、导线、电键、一个有铁芯的多匝线圈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实验过程中人会有触电的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有触电感觉是在电键闭合瞬间
B.人有触电感觉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大于流过线圈的电流
C.断开电键时流过人的电流方向从B→A
D.断开电键时线圈中的电流突然增大
【解答】解:A、当开关闭合后,多匝线圈与同学们并联,由于电源为1.5V的新干电池,所以电流很小。同学没有触电感觉。故A错误;
B、当断开时,多匝线圈电流产生自感现象,从而产生很高的瞬间电压,通过同学们身体有触电的感觉。而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由线圈的自感电动势提供的,由自感规律,电流是从最大逐渐减小的,故流过人体的电流不会大于线圈的电流。故B错误;
C、当断开时,多匝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电流方向不变,此时线圈的电流从左向右,流过人的电流从右向左即从B向A,故C正确;
D、断开电键时,由于线圈的电流减小而产生自感感动势,而阻碍电流的减小,只是电流减小的慢一些,不会突然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5.(5分)图甲为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刻t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b从时刻t开始计时的v﹣t图像,若设振动正方向为沿y轴正方向,则(  )
A.该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该简谐横波波速为0.6m/s
C.再经过0.1s,质点a随波迁移0.8m
D.若该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一定比4m大得多
【解答】解:A.b质点t时刻为负且在减小,说明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根据同侧原理法可知,该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A正确;
B.该波的波长λ=4m,周期T=10s,该简谐横波波速为vm/s=0.4m/s,故B错误;
C.质点a不会随波发生迁移,故C错误;
D.若该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一定比4m小得多或者接近4m,故D错误。
故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多选)6.(5分)如图所示,不计电阻、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线框ABCD,置于磁感应强度为0.2T的匀强磁场中,线框匝数为100匝,某时刻线框开始以r/s的转速绕OO′匀速转动,电刷接头EF串联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和理想电流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电阻R换成电容器使其不击穿,其耐压值为20V
B.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2A
C.电阻在0.1s内消耗的电能为1J
D.线框产生的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20cos(100t)V
【解答】解:A、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到交流电的峰值:,ω=2πn,解得:,可知耐压值为20V的电容,会被击穿,故A错误;
B、由A选项分析,可得到交流电峰值:,根据峰值与有效值的关系:,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即可得理想电流表的示数:I=2A,故B正确;
C、由焦耳定律:Q=I2Rt,可得电阻消耗的电能为4J,故C错误;
D、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结合图示位置,即可得到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V,故D正确。
故选:BD。
(多选)7.(5分)如图所示,一束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沿AO方向从真空射入玻璃后分别从B、C点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B.a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大于b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
C.两种单色光由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较小
D.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解答】解:A.根据光路图可知,两种单色光入射角相同,a光的折射角小,由折射定律可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故A正确;
B.根据折射率的速度表达式,a光的折射率大,所以a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小于b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故B错误;
C.根据临界角公式sinC,a光的折射率大,临界角小,故C正确;
D.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所以a光的波长小于b光波长,结合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可知,波长大的间距大,故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故D错误。
故选:AC。
(多选)8.(5分)如图所示,一个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U1恒为250V,输送功率为P=100kW。通过理想变压器向远处输电,所用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线=8Ω,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103
B.输电线损失的电压为3.8×103V
C.输电线损失的功率为5×103W
D.若用户获得220V电压,则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90:11
【解答】解:A.根据理想变压器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升压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电压为U2=4000V,故A错误;
BC.发电系统输送功率为P=1×105W,则升压变压器原线圈电流为,根据理想变压器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可得,升压变压器副线圈电流为I2=25A,则输电线损失的功率为ΔPr=252×8W=5×103W;输电线损失的电压为ΔU=I2r=25×8V=200V,故B错误,C正确;
D.则降压变压器原线圈电压为U3=U2﹣ΔU=4000V﹣200V=3800V,根据理想变压器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得,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故D正确。
故选:CD。
三、实验题(本题共有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9.(12分)(1)某实验小组利用图a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摆线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悬挂一小钢球,通过光电门传感器采集摆动周期。
①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小钢球摆动平面应与光电门U形平面平行
B.应在小钢球自然下垂时测量摆线长度
C.小钢球可以换成较轻的橡胶球
D.应无初速度、小摆角释放小钢球
②组装好装置,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摆线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球直径d。螺旋测微器示数如图b所示,小钢球直径d=  20.035  mm,记摆长l=L。
③多次改变摆线长度,在小摆角下测得不同摆长l对应的小钢球摆动周期T,并作出l﹣T2图像,如图c所示,根据图像可计算重力加速度g=  9.87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π2取9.87)。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于纸面插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于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线,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
①设AB的长度为l1,AO的长度为l2,CD的长度为l3,DO的长度为l4,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  l1和l2  ,则玻璃砖折射率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n=    。(结果均用l1、l2、l3、l4表示)
②若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则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答】解:(1)①A.使用光电门测量时,光电门U形平面与被测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故A错误;
B.测摆线长度时,应在小钢球自然下垂时测量摆线长度,故B正确;
C.单摆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若采用质量较轻的橡胶球,空气阻力对摆球运动影响较大,故C正确;
D.无初速度、小摆角释放的目的是保持摆球在竖直平面内运动,不形成圆锥摆,且单摆只有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才可视为简谐运动,所以应无初速度、小摆角释放小钢球,故D正确。
故选:BD。
②小钢球直径为:d=20mm+3.5×0.01mm=20.035mm
③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得:
结合图像有:
解得g=9.87m/s2
(2)①由折射定律可得;
②若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折射光线将顺时针转动,而作图时仍以MN为边界,AD为法线,则入射角不变,折射角减小,由折射率公式可知,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偏大。
故答案为:(1)①BD;②20.535;③9.87;(2)①l1和l3,;②偏大。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8分。解答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0.(14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地面相切。质量均为m的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度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沿地面滑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碰撞后瞬间A与B整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大小;
(2)A与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及碰撞过程中A对B冲量的大小。
【解答】解:(1)对A,从圆弧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A在圆弧轨道最低点与B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A=2mv共,碰撞后瞬间A与B整体对桌面的支持力:,F支=3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F压=F支=3mg。
(2)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解得:。
碰撞过程中A对B的冲量等于B的动量变化量,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 I=mv共,。
答:(1)碰撞后瞬间A与B整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 3mg。
(2)A与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碰撞过程中A对B的冲量的大小为 。
11.(16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四象限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0T。一质量为m=5.0×10﹣8kg、电荷量为q=+1.0×10﹣6C的带电粒子从P点沿图示方向以v=20m/s的速度进入磁场,从x轴上的Q点离开磁场(Q点未画出)。已知OP=25cm,粒子重力不计。求:
(1)OQ的距离及粒子从P运动到Q的时间;
(2)若粒子不能进入x轴上方,则磁感应强度B′满足的条件。
【解答】解:(1)带电粒子仅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有:
代入数据解得
r=0.5m
而,故圆周轨道的圆心一定在x轴上,粒子从Q点垂直于x轴离开磁场,如图
由几何关系可知:OQ=r+rcos30°
带电粒子仅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由几何关系可知:从P运动到Q转过了150°,
(2)带电粒子不从x轴射出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OP≥r'+r'sin30°
又因为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B'≥6T
答:(1)OQ的距离为,粒子从P运动到Q的时间为;
(2)磁感应强度满足的条件为B'≥6T。
12.(18分)如图甲所示,两根间距L=0.5m的光滑平行导轨PM和QN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0°,导轨左端连接阻值R=4.0Ω的电阻,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根质量m=0.02kg、电阻r=1.0Ω的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棒到导轨左端PQ的距离d=5.0m,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导轨的电阻,g取10m/s2。求:
(1)若0~2.0s内ab棒固定,则这段时间内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2)若t=2.0s时释放ab棒,ab棒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最大速度的过程中通过ab棒横截面的电荷量q=0.2C,则ab棒获得的最大速度vm的大小及该过程中安培力做的功W。
【解答】解:(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代入数据得:E=1.25V。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解得:I=0.25A。
0~2.0s内,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解得:QR=0.5J。
(2)设ab棒下滑距离为x时速度达到最大,根据感应电动势平均值公式有:,其中ΔΦ=BLx。
平均电流为:,电量。联立得:q=BLx=0.2,可得x=2m。
当ab棒速度达到最大之后,棒做匀速直线运动,则:E1=BLvm,,安培力为:F安=I1LB。根据受力平衡:mgsin30°=F安,解得:vm=2m/s。
从释放到速度达到最大,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W=﹣0.16J。
答:(1)若0~2.0s内ab棒固定,则这段时间内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0.5J。
(2)ab棒获得的最大速度vm的大小为2m/s,该过程中安培力做的功W为﹣0.16J。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