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国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国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9 22:2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秦国统一中国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一)基础知识
1. 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
A. 公元前221年 B. 公元前206年 C. 公元前202年 D. 公元前209年
2. 秦朝的都城是( )
A. 咸阳 B. 长安 C. 洛阳 D. 开封
3. 秦朝建立后推行的主要政治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科举制
4.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推行的标准字体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5. 秦朝统一货币后推行的标准货币是( )
A. 刀币 B. 布币 C. 圆形方孔钱 D. 蚁鼻钱
(二)能力提升
6. 秦朝建立后修筑的主要防御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长城 D. 驰道
7. 下列哪项不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A. 统一文字 B. 统一货币 C. 实行分封 D. 统一度量衡
8.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暴政统治 B. 农民起义 C. 外族入侵 D. 经济崩溃
9. 秦朝建立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 奠定中国疆域基础 B. 确立封建制度 C. 开创统一国家模式 D. 实行民主政治
10. 秦朝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制度是( )
A. 皇帝制度 B. 郡县制度 C. 监察制度 D. 军功爵制
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11. 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6分)
材料二:李斯建议:"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1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如何评价这一事件?(9分)
(二)材料分析(15分)
材料三:秦朝法律规定:"为盗贼及诸犯罪者,皆没入为官奴婢...男子六尺五寸以上为'大',女子六尺二寸以上为'大'。"
13. 根据材料三,分析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6分)
材料四:《汉书·食货志》记载:"至于始皇,遂并天下...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4. 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哪些统一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历史意义?(9分)
三、论述题(30分)
15.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A 【解析】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2. A 【解析】秦朝都城在咸阳。
3. B 【解析】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4. C 【解析】小篆是秦朝统一后的标准字体。
5. C 【解析】圆形方孔钱是秦朝统一后的标准货币。
6. C 【解析】秦朝修筑长城防御匈奴。
7. C 【解析】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8. A 【解析】秦朝的暴政是其灭亡的根本原因。
9. D 【解析】秦朝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0. B 【解析】郡县制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
二、材料解析题
(一)
11. ①推行郡县制;②统一称呼"黔首";③收缴天下兵器;④实行文化专制。(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12. 事件:焚书坑儒。(3分)评价:①加强思想控制;②摧残文化;③激化社会矛盾;④为后世文化专制开创先例。(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二)
13. ①严刑峻法;②连坐制度;③按身高判定刑事责任;④重刑轻罪。(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14. 措施:①统一度量衡;②统一车轨;③统一文字。(每点2分,共6分)意义:①促进经济文化交流;②加强中央集权;③巩固国家统一。(每点1分,共3分)
三、论述题
15. 【参考答案】
重要地位:①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②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③奠定中国疆域基础;④开创统一国家模式;⑤促进民族融合。(每点4分,共20分)
历史影响:①为后世提供政治制度蓝本;②促进经济文化发展;③推动中华民族形成;④影响东亚政治格局。(每点3分,共10分)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3分,史实准确15分,逻辑清晰6分,表述完整3分,字数达标3分。总分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