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提优卷(B)
(范围: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主题措境 全民阅读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10分 得分:
“世间万物之味,久则生厌;唯有读书之味,愈久愈浓。”让我们一同进入书的世界,品味人生的百般滋味,以阅读丰富心灵的居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学校图书角有 120本《数学故事》,三年级(1)班借走35本,三年级(2)班借走48本,还剩多少本 列综合算式是( ),还可以列综合算式( )。
2.在( )里填合适的单位。
小红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早上,她从长约2()的床上起来,她拿长约12( )的牙刷刷牙,她喝了一杯约重200( )的牛奶,吃了一个约重180( )的面包,去离家约2( )的图书馆,看了约1( )的书。
3.要使334×□的积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8×8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只能填( ),十位上能填( )。
4. 在 里填“>”“<”或“=”。
450×4 540×5 250×2×3 250×6
79吨 8000千克 100毫米 1分米
李老师购买了8本《新华字典》,每本价格36元。付款前他看到自己的手机钱包余额如右图,付款后他的手机钱包余额为( )元。
6.楠楠从书中了解到,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人们却不能同时看到闪电和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40米,需要一定的传播时间。如果见到远处的闪电8秒后听到雷声,那么所见到的闪电大约有( )米远。
7.右图是一个学校阅览室的开放时间,由图中信息可知,这个阅览室全天共开放( )小时( )分钟。用24时记时法,这个阅览室每天下午关闭的时间是
( : )。宁宁想在15:40去阅览室看书,这个时间阅览室( )。(填“开放”或“不开放”)
8.小静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故事书,一共有82页。她前两天看了37页,还剩( )页没有看。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制度如下图,从第三天起,她平均每天至少要看( )页才能按时还书。
9.亮亮星期天去距家1千米远的新华书店买书,他走了150米后发现忘了带钱,于是回家拿了钱再去新华书店,亮亮去新华书店一共走了( )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亮点原创 学校有科技书560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学校可能有文艺书( )本。
A. 1120 B. 1200 C. 1680
2.《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某书店1套四大名著314元,李老师要买4套,一共需要( )元。
A. 1156 B. 1256 C. 1206
3.亮亮、点点和欢欢看同一本书,亮亮4天看完,点点5天看完,欢欢6天看完,( )看得最快。
A.亮亮 B.点点 C.欢欢
4.张老师去书店买书,刚好赶上书店促销,全部书籍一律半价,原来买50本童话故事书的钱,现在可以买( )本童话故事书。
A. 25 B. 50 C. 100
5.王叔叔买来相同本数的《科学天地》和《开心阅读》,如果《科学天地》再添68本,那么《科学天地》的本数就是《开心阅读》本数的3倍,《开心阅读》买来( )本。
A. 34 B. 68 C. 136
三、1计算题。(共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31×3= 13×4= 8×70= 100×2×3=
2×18= 110×7= 46+45= 40÷8×6=
500×6= 24÷4= 90=35= 30×3×6=
2.用竖式计算。(9分)
93×6 407×8 5×780
3.计算下面各题。(9分)
54×9-63 130-45÷9 (91-55)×8
四、解决问题。(共36分)
书名 《探索发现》 《大世界》 《百科大全》
每本价格 19元 43元 56元
(1)兰兰带了120元,买两本不同的书,至少剩多少元 (3分)
(2)梅梅买了两本《百科大全》,星星买了一本《探索发现》。星星比梅梅少用了多少元 (3分)
2.几名志愿者帮助学校图书馆整理新买来的书籍。下面是其中两人的对话。
(1)从上面对话中选择有用的信息,算一算故事书有多少本。(3分)
根据上面的对话再提出一个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并解答。(3分)
3.丽丽从图书馆借来一本384页的课外书,她从第1页开始按顺序看,每天看28页,第8天应该从第几页开始看 (4分)
4.某书店针对《十万个为什么》推出了“买4套送1套”的优惠活动。若一次性买20套,则实际要付多少元 (4分)
5.某小学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新买来一批图书,图书管理员计划把这批图书平均分成9份,其中6份平均分给12个班,剩下的3份放在一个3层的书架上。
(1)若书架上每层放了54本,这批图书一共有多少本 (5分)
若每个班分得8本,这批图书一共有多少本 (5分)
6.2025年的4月23 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实验小学三年级一班开展了“我爱阅读”打卡活动。红红调查了班上其他20名同学星期天课外阅读的时间,结果如下:(单位:分)
序号 时间 序号 时间 序号 时间 序号 时间 序号 时间
1 20 5 65 9 30 13 80 17 65
2 70 6 35 10 75 14 65 18 25
3 35 7 40 11 50 15 70 19 35
4 95 8 25 12 40 16 40 20 50
(1)这20名同学中,阅读时间最长的是( )分钟,最短的是( )分钟,阅读时间最长的比最短的多( )分钟。(3分)
(2)这20名同学中,阅读时间小于 30 分钟的有( )名,大于1小时的有( )名。(2分)
(3)红红的阅读时间是60分钟,按阅读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名,她在班上排第( )。(1分)
五、拓展提优。(共10分)
1.亮亮在听电台的读书分享节目时,恰逢电台广播报时15时,他跟着电台对表,误把时间调成了12:10,等他听完节目时发现手表是下午3:00,现在的时间是下午( )时( )分。(4分)
2.点点在课外阅读中了解到我国古代有个“折绳测井”的数学问题。用一根绳子测井深,把绳子折成三折去量,井外余4尺;把绳子折成五折再去量,则距井口2尺,井深和绳长分别是多少尺 (6分)
期中综合提优卷(B)
一、1. 120-35-48 120-(35+48)
2. 米 厘米 克 克 千米 时
3. 1.2 1 0.1 4.< = >= 5. 512 6. 2720 7.730 17:30开放
8. 45 9 9. 1300
二、1. B 2. B 3. A 4. C 5. A
三、1.93 52 560 600 36 770 91 30 3000 6 55 540
2.558 3256 3900 竖式略 3. 423 125 288
四、1. (1) 120-56-43=21(元) (2)56×2=19=93(元)
2. (1) (150-58)×5=460(本)(2)答案不唯一,如:历史书比科普书多多少本 390-150-150=90(本)
3. 28×(8-1)=196(页)196+1=197(页)
4. 4+1=5(套) 20÷5=4(组) 95×4×4=1520(元)
5.(1)9÷3=3 54×3×3=486(本) (2)12×8÷6=16(本) 16×9=144(本)
6. (1) 95 20 75(2) 3 8(3)9
五、1. 5 50 [解析:亮亮把15时调成了12:10,比实际时间慢2时50分,所以他听完节目时手表上显示的时间再加上2时50分就是现在的时间,即下午5时50分。]
2. 4×3=12(尺) 2×5=10(尺) 12+10=22(尺)
井深: (尺) 绳长:(11+4)×3=45(尺) [解析:如图:
第一种测量方法,绳长比3个井深还多4×3=12(尺),第二种测量方法,绳长比5个井深还少2×5=10(尺),则(5-3)个井深就是绳长比3个井深多的尺数加上绳长比5个井深少的尺数,是12+10=22(尺),所以并深是22÷(5-3)=11(尺),绳长是(11+4)×3=45(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