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9 22: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一)基础知识
1. 西晋建立的时间是( )
A. 公元220年 B. 公元265年 C. 公元280年 D. 公元316年
2. 西晋的建立者是( )
A. 司马懿 B. 司马师 C. 司马昭 D. 司马炎
3. 西晋完成全国统一的时间是( )
A. 公元265年 B. 公元280年 C. 公元291年 D. 公元316年
4. "八王之乱"发生在( )
A. 西汉初期 B. 东汉末期 C. 西晋时期 D. 东晋时期
5. 西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
A. 匈奴 B. 鲜卑 C. 羌 D. 吐蕃
(二)能力提升
6. 西晋速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统治阶级腐朽 B. 民族矛盾尖锐 C. 自然灾害频繁 D. 外敌入侵
7. 下列哪项不是西晋时期的社会特征( )
A.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 B. 民族融合加速 C. 经济高度繁荣 D. 社会矛盾尖锐
8. 西晋实行占田制的目的是( )
A. 恢复农业生产 B. 抑制土地兼并 C. 增加财政收入 D. 以上都是
9. 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原地区经济发达 B. 北方游牧环境恶化 C. 少数民族主动归附 D. 西晋政府强制迁徙
10. 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 )
A. 三国时期 B. 南北朝时期 C. 十六国时期 D. 五代十国时期
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晋书·食货志》记载:"平吴之后...制户调之式: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
11. 材料一反映了西晋实行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6分)
材料二:《晋书·惠帝纪》记载:"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纲纪大坏,货赂公行...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焉。"
12. 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晋后期的政治状况及其影响。(9分)
(二)材料分析(15分)
材料三:《晋书·匈奴传》记载:"武帝践阼后,塞外匈奴大水,塞泥、黑难等二万余落归化...后复与晋人杂居,由是平阳、西河、太原、新兴、上党、乐平诸郡靡不有焉。"
13.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四:《晋书·怀帝纪》记载:"永嘉五年...刘曜、王弥入京师...帝开华林园门,出河阴藕池,欲幸长安,为曜等所追及...遂蒙尘于平阳。"
14. 材料四记载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9分)
三、论述题(30分)
15.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西晋短暂统一后迅速灭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
2. D 【解析】司马炎是西晋的建立者。
3. B 【解析】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4. C 【解析】"八王之乱"是西晋皇族内乱。
5. D 【解析】吐蕃是唐代出现的民族。
6. A 【解析】统治阶级腐朽是西晋速亡的根本原因。
7. C 【解析】西晋时期经济并未达到高度繁荣。
8. D 【解析】占田制有多重目的。
9. B 【解析】北方环境恶化是少数民族内迁主因。
10. C 【解析】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
二、材料解析题
(一)
11. 制度:户调制。(2分)特点:①按户征收;②区分男女;③实物为主。(每点2分,共4分)
12. 状况:①皇帝昏庸;②政治腐败;③纲纪败坏。(每点2分,共6分)影响:①加速西晋灭亡;②导致社会动荡。(每点2分,共4分)
(二)
13. 现象:匈奴内迁。(2分)原因:①自然灾害;②中原吸引;③政策允许。(每点2分,共4分)
14. 事件:永嘉之乱。(3分)标志:①西晋灭亡;②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③汉族政权南迁。(每点3分,共6分)
三、论述题
15. 【参考答案】
灭亡原因:①统治集团腐朽(奢靡之风盛行);②政治制度缺陷(分封制导致"八王之乱");③民族政策失误(内迁民族矛盾激化);④自然灾害影响。(每点3分,共12分)
历史教训:①必须重视民生;②完善政治制度;③妥善处理民族关系;④保持艰苦奋斗作风。(每点5分,共20分)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3分,史实准确15分,逻辑清晰6分,表述完整3分,字数达标3分。总分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