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一、基础知识
1、给划线的字注音
①曹刿请见(
)
②又何间焉(
)
③小信未孚(
)
④牺牲玉帛(
)
⑤小惠未徧(
)
⑥登轼而望之(
)
⑦夫战,勇气也(
)
⑧望其旗靡(
)
2、为下列句子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
)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③公将鼓之(
)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家作品:《曹刿论战》选自______,这部书传说是______时期______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重难点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典型例题分析
1、选出下列句中划线“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神情与苏、黄不属
C.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2、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史记 庄公十年》。
B.
曹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C.《曹刿论战》一文的作者是曹刿。
D.《曹刿论战》一文中所记叙的战争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B.
《曹刿论战》有的选本题作《齐鲁长勺之战》。
C.
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
D.
“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
4、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段写曹刿沦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专项练习
(一)基础练习
1.解释划线词语。
(1)又何间焉
(
)
(2)
小大之狱
(
)
(3)神弗福也
(
)
(4)小惠未偏
(
)
(5)肉食者鄙
(
)
(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下列四项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翻译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4.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曹
刿:
鲁庄公: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2)提升练习
比较阅读甲乙二文,完成8——15题:(18分)
【甲文】
曹刿论战
(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www.21-cn-jy.com
【乙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 http: / / www.21cnjy.com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1·世纪
教育网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⑴齐师败绩(
)
⑵再而衰(
)
⑶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
⑷面刺寡人之过者(
)
2.下面划线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鼓作气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B.战于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
21·cn·jy·com
C.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北山愚公者
D.王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www-2-1-cnjy-com
3.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吾/视其辙乱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若夫/淫雨霏霏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翻译:
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5.鲁国长勺之捷与齐国“战胜于朝廷”皆得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智臣”,请结合选文,分别简述曹刿和邹忌的智慧表现。(4分)
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