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4.4整理与提升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4.4整理与提升教学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8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1 19:4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整理与提升
本章通过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学习,继续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中的“变化观念”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重点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和“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方面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请依据下表检查对本章的学习情况。
核心素养发展重点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深化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建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元素性质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说明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解释同类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
构建“位”“构”“性”关系认识模型;发展对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的认识模型,从“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二维模型发展到“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相似性和递变性”三维模型。
形成实验探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比较物质性质的思路方法, 发展物质分离提纯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能力,提高基于理论进行预测、提出假设的能力和基于实验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
学业要求
1.能画出 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能结合实验及事实进行说明。
2.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征,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能结合有关资料说明元素周期表对合成新物质、寻找新材料的指导作用。
4.能列举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说明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贡献,能说出其中的创新点。
5.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提出化学探究问题,能做出预测和假设。能依据实验目的和假设,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验方案,能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6.能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从资源到产品的转化途径,能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评价。
一、本章知识体系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
质量数(A)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及规律
表征:电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
横行:周期——三短四长
纵列:七主七副一Ⅷ一零
核素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碱金属元素
卤素
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电子式
二、认识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一)原子结构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分层运动
电子层
排布规律
原子结构示意图
决定
决定
元素种类
核素种类
决定
元素化学性质
结构
表示方法
电子式
原子(核素)符号
X
A
Z
元素: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决定于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无关。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两式三素”
核素:
决定于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无关。
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D)
(T)
两式
三素
核素1
核素2
核素3
······
同位素
元素
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表(位置)
原子结构

周期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决定
决定
决定
体现
体现
体现
七主七副一Ⅷ一零
三短四长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电子数=最高正价数
主族元素的最低负价数=8-主族序数= 8-最外电子数
(二)元素“位、构、性”的关系
核外电子排布
化合价
原子半径
金属性非金属性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可以分析、解释、预测元素的性质。
位置
结构
性质(预测)
金属性
元素(以钾为例)
族 (ⅠA)
最外层电子数(1)
与已知同族元素钠相同
相似性
单质性质活泼,
能与 O 2、 H 2 O反应
周期 (四)
电子层数(4)
与已知同族元素钠多
与钠相比,易与反应 O 2、 H 2 O反应,金属性增强···
递变性
2
8
8
1
+19
2
8
1
+11
Na
K
三、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元素_________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体现了对元素的_________方法,以及______________的化学观念。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自然科学方面有力地论证了事物变化 中_______________的规律性,提示出复杂的表象中蕴含着规律等科学观念。
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
元素化合价
金属性非金属性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科学分类
结构决定性质
量变引起质变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_
②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__
1 ③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___
2 B
3 Al Si 非金属
4 Ge As
5 金属 Sb Te
6 Po At
7
③金属性逐渐_____
②原子半径逐渐_____
①核外电子层数依次____
①核外电子层数依次_____
②原子半径逐渐_____
③非金属性逐渐_____
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
②原子半径逐渐_____
③金属性逐渐________
增多
减小
增强
减少
增大
增强
增多
增大
增强
增强
减少
减小
“同位同化性;左右递变性;上下递变相似性”
四、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化学键的概念,从而使我们可以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视角,认识元素的原子如何构成物质,以及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
粒子间相互作用
化学键
化学反应
(实质)
离子键
共价键
认识
认识
极性键
非极性键
金属键
原子
分子
离子
宏观物质
或范德华力
得失电子
氢键
共价键
金属键或共价键
离子键
微观粒子是怎么构成宏观物质的:
范德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