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故事)“告别”与“惊愕”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音乐家故事)“告别”与“惊愕”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25 20:17:47

文档简介

(音乐家故事)“告别”与“惊愕”
1学情分析
处于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薄弱的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而本课作为小学生的兴趣度较低的欣赏课,我采用听音乐说感受绘形象,结合形象谈音乐的方式进行教学。然后在音乐情境表演中,以比较通俗和快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海顿和他的作品。
2教学目标
以故事引音乐,欣赏音乐片段谈感受,在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参与音乐情景剧的演绎后,逐步体会海顿音乐作品的魅力。
2、初步感受海顿音乐作品的表现力,能记住常用力度记号,并了解力度这一要素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交响曲《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中的主题乐段的欣赏和感受。
难点是欣赏完《告别交响曲》后,师生合作再现当时乐曲演奏情景,从而体会作曲家的内心情感,引起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欣赏和表演水平。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问好,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之都维也纳。)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
  师:同学们,谁可以用词语形容一下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呢?
  生:优美,
  师;是啊!这么优美动听的音乐它来自何方,又是谁创作的!黄老师将带大家一起走进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点击课件,带领学生去欣赏。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喊一声:转动地球!
  生:转动地球!
  师:这么远,看样子还得让这架波音747带我们一起去维也纳啊!(点击课件,飞机起飞直达维也纳。)
  生:哇!音乐之都维也纳!
  (设计意图:设下悬疑,吸引学生。从上课的这一刻起,就把学生带到无尽的想象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空间。)
  师:音乐之都,多么美妙的名字,谁来说说你现在心目中的维也纳是什么样的呢?
  生:很美丽,有很多音乐家,好听的音乐……!
  所以维也纳真美啊!
  (点击课件,播放欣赏维也纳风光)
  师:同学们,看到真正的维也纳,你现在有何感慨啊!
  生:维也纳真美啊!(通过欣赏维也纳风光,引导学生发自内心的,有感情的朗读“维也纳真美啊”)
  师:维也纳不仅风光美,更重要的是它时刻透露出独特的艺术气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过太多音乐家的足迹!今天,刘老师将带大家去认识其中的一位音乐家!他就是:(点击课件,展示海顿的图像。)_小精灵 儿童网
生:海顿!
  师:是的,他就是(约瑟夫。海顿)。下面刘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去分享海顿的故事和音乐!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对音乐之都维也纳加以了解,一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也为下一步介绍海顿及其作品打好基础。)
  2、欣赏和表演乐曲《惊愕交响曲》。
  教师贴课题《音乐家海顿》,讲海顿的音乐故事,在中途故意设下悬疑,引出《惊愕交响曲》音乐片段,说出自己听完音乐的感受。
  师:200多年前,海顿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在艾斯特哈奇公爵家任乐队长,在指挥乐队为公爵他们演奏的过程中,经常(加重)会遇到一件令他们心烦的事情,不过呢,也正是这件事,让海顿写成了一部特别的交响乐作品!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下!不过,老师有个要求,那就是音乐是有画面的,希望大家轻轻的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一下!你觉得这段音乐在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设计意图:教师讲海顿的这个故事,可以把学生的欣赏思路引导作品中去,少走弯路。同时也用故事设下一个悬疑,让学生急切的想去了解这个作品。)
  播放到《惊愕交响曲》重音的那部分,观察学生的表情,切断音乐,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师:大家表情很夸张啊!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呢?你觉得音乐在讲述什么呢!
  生:刚才被音乐吓了一跳,可能讲述某个人在搞恶作剧吧?(学生各说己见,谈自己的感受)
  师:大家说的很好!那谁能帮它取个名字呢?谁来试一下!
  (听到惊愕,古人已经给它去了名字,那学生听到这个强音时,也可以引导他们来为这个音乐作品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生:惊吓惊恐
  (设计意图:听音乐片段,感受音乐,教师幽默的引导和让学生给乐曲取一个名字正好拉近了学生和古典音乐的距离。)
  师:既然大家取的名字都和惊吓有关!我们也知道,音乐是带给人美的享受的,那海顿作为一名著名的音乐家,没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那他为什么还要拿音乐想吓唬人呢,他难道不怕公爵找他的麻烦吗?小 精 灵 儿 童 网 站]
再听音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他难道不怕公爵找他的麻烦吗”,再次设下悬疑,吸引学生。
  师:海顿怕吗?
  生:思索中……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点击课件,播放海顿的故事。欣赏这个音乐产生时的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来体会海顿的心情),看完大家明白了吧!如果你是乐队指挥海顿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师:下面刘老师来扮演海顿指挥乐队,大家扮演这些欣赏音乐会的公爵贵族们!把200多年前的那一幕重演一下吧!
  师生合作表演,教师模仿海顿指挥,学生重点表现贵族们听不同音乐片段时的表情!
  (设计意图:紧抓乐曲的突出特点,更通俗易懂的让学生了解作品《惊愕交响曲》,师生合作表演加深学生对《惊愕交响曲》的印象,在心底记住它。)
  3、力度记号的学习。
  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以便让学生记住这些力度记号,并能用掌声表现它们。
  师:也正是这个玩笑,使力度这个音乐元素被后来的音乐家用在他们的作品中,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力度记号吧!
  师:出示(PP P Mp Mf f ff)
  生:辨认。
  师:老师想考验一下大家对这些记号的掌握情况。请大家通过击奏双手来表现一下他们吧!(展示课件)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击掌表现力度记号。
  师;刚才大家表现的很好!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力度记号,能认识不同记号,知道他们代表的力度大小,可以用掌声表达出他们的强弱效果,也为下一个环节做一个铺垫。)
  4、欣赏和表演乐曲《告别交响曲》。
  欣赏《告别交响曲》时,直接播放音乐片段,学生听。想象这个音乐又在讲什么事情?
  师:接下来,让我们轻轻闭上眼,静静的欣赏另一首音乐作品,听它又有什么样的力度。他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样的事情。
  师:我看有几个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始终把耳朵捂着,可听完也没吓到你啊!所以《惊愕交响曲》力度是:
  生;先轻突然强
  师:而这个曲子是:
  生:先强后弱。
  师:你们真不错!听到这段音乐,你又仿佛看到什么呢?
生:细听音乐片段,描述音乐景象……
  (设计意图:《惊愕交响曲》做铺垫,这一部分让学生静静的欣赏《告别交响曲》再谈感受,可以使学生很好的进入到乐曲的意境中去。)
  师:老师提示一下大家,如果现在把你送到一个遥远的地方,那有有一天你突然听到这个曲子,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在学生思考的时候再播点音乐片段)
  生:很想家,想爸爸妈妈,亲人。
  师:那这让我们孤独寂寞,让我们也思念家乡的音乐到底在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播放关于《告别交响曲》的音乐故事,学生了解音乐产生的故事背景。)。谁来把故事重复一下!
  生:学生讲述故事。
  师:于是,于是幽默而聪明海顿爸爸创作了这部经典的《告别交响曲》。演出当晚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
  (设计意图:教师抛出“如果你一个人到了个陌生的地方,你会有怎样的情感变化”来诠释《告别交响曲》表达的情感,学生可以较好的感受乐曲,体会海顿的创作意图和心情。)
  师:是啊!公爵度假不想回家了,可乐队的成员他们想家啊!家里有年迈的父母亲,有温柔善良的妻子,还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无时不刻的在牵挂着他们,当他们把每一份思念变成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的时候,音乐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感动了善解人意的公爵。第二天就宣布可以回家了!
  师:了解了这些,老师有个难题想考考大家,海顿用先强后弱,乐队成员逐渐离开的方式来表达大家迫切想回家的的心情,那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写和演奏这首曲子呢?
  生:……
  (设计意图:故事的引入学生比较喜欢,同时,教师把音乐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音乐是没有绝对答案的,大家说的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当时乐曲演奏时的情景吧 !
  出示音乐课件,通过制作的音乐演奏时的场景,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告别交响曲》在演奏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把故事介绍和对作品的想象制成实实在在的课件,把听觉转为视觉,加深学生对作品的了解。)
师:通过欣赏《告别交响曲》和观看演奏课件,老师想考考大家!我们现场来表演下乐曲当时的演奏情景吧!我来做海顿,接下来还有小提琴手、圆号手、大提琴手等角色,谁来担任呢?
  生:我……
  师:根据现场情况把角色一一分配下去。
  播放音乐片段,师生合作表演《告别》,根据学生的情况为他们分好组别,教师指挥他们演奏和退场。
  师:刚才大家表演的很好,很精彩,对大家在演出中的表现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把听觉印象和视觉印象转化为实际表演,通过亲身参与,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喜爱!)
  七、综合介绍,教师小结。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出示海顿的作品介绍图。
  师:在音乐史上,有许多象海顿这样伟大的音乐家,也有学多优秀
  音乐作品,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多去了解,以此丰富自己的生活。你们从中吸取了知识,得到了快乐!那也就是刘老师最快乐的时候!
  (设计意图:让《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用海顿和其作品的再现介绍,为今后学生更好的去了解古典音乐打下基础。)
  师:感谢同学们和我一起分享海顿的音乐作品!谢谢!下节课我们再见!
课件26张PPT。 海 顿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PP P Mp Mf f ff 一、海 顿 的 生 平 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年 ( 77岁)1 . 童年:

海顿出生于奥地利东部奥匈边界的一个小镇。
那里聚集了奥地利人、匈牙利人、斯洛伐克人
和克罗地亚人。

家乡多民族的民间音乐对他后来的创作起了潜
移默化的影响。

海顿的父亲是车轮匠。
海顿6岁师从一位叔叔。
8岁在维也纳教堂唱诗班当歌童。
海顿变声后开始靠教书和临时工作维生,
自学羽管键琴、提琴和对位法,
曾跟一位意大利作曲家学习作曲。
2 . 在埃斯特哈齐宫廷工作的时期

1761年起(29岁),
海顿到埃斯特哈齐宫廷任职长达30年。
埃斯特哈齐宫廷
拥有:

两个剧院、两个大音乐厅;
一个乐队(海顿将其由10人扩大到约25人);
约12名歌剧演唱家;
经常从奥地利、意大利及其他地方
邀请优秀的 音乐家来演出。
每周演出二部歌剧和两场长的音乐会;
各种客串演出的歌剧或音乐会;
几乎每日一场室内乐演奏。 40、50岁期间,海顿获得了一些自由,
经常受约给欧洲各国出版商及个人写作。

1790年(海顿58岁)亲王死后,海顿搬到维
也纳住进了自己的房子;
虽仍受聘于亲王的继承人,却自由得多,可以
将更多的精力从事自己的创作。

3 . 晚年:

60岁左右,海顿两次应邀,长途跋涉,不顾
语言的困难,前往伦敦访问。
海顿在伦敦受到皇族、贵族的款待;
并获得牛津大学授予的荣誉音乐博士学位。


海顿受伦敦乐队的规模和质量所启发,谱写了
著名的“伦敦交响曲”共12部。

海顿受亨德尔音乐的启发,写了清唱剧《创世
纪》、《四季》。
海顿的晚年,
在维也纳和全欧享有很高的名声。
1809年(77岁),
海顿在拿破仑的炮声中病逝于维也纳。
海顿的葬礼上,演出了莫扎特的《安魂曲》。
参加葬礼的人中也有法国官兵。二、海 顿 的 音 乐 创 作 海顿被尊称为:
“交响曲之父”
“弦乐四重奏之父”,

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都不是由海顿首创的;
但这两种器乐形式在海顿的钻研与创作中,
进入了成熟阶段。
交响乐队(双管编制)室内乐:弦乐四重奏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海顿的创作浩如烟海难于统计。
海顿在世时没有留下完整可靠的目录。
现统计海顿作品有:

?、108首交响曲;
68首四重奏;
47首钢琴奏鸣曲;
?、大量序曲、协奏曲、嬉游曲、小夜曲、
上低音维奥尔琴三重奏、弦乐三重奏、
钢琴三重奏及其他室内乐;
?、 26部歌剧; 4部清唱剧;
及歌曲、咏叹调、康塔 塔、弥撒等等。 海顿在维也纳郊外匈牙利公爵埃斯特哈齐的宫
邸当了近三十年的宫廷乐长,写作了大量的娱乐
曲、交响曲、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
曲和各种协奏曲。

海顿最优秀的作品都是摆脱了宫廷的羁绊以后
创作的。
如:

十二部《伦敦交响曲》
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


器乐:

海顿的在原来以风俗性为主的器乐作品中注入
了戏剧性和标题性,并用独特的手法,塑造出鲜明
生动的音乐形象。
(例:《告别》、《惊愕》交响曲)


声乐:

最突出的是清唱剧:
《创世纪》(1798年)
《四季》 (1801年)

这两部作品是海顿在伦敦听了亨德尔的《弥撒
亚》受感动和启发后写的。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