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认识米 用米量 教案 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认识米 用米量 教案 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0 09:1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用厘米尺和米尺量黑板等操作,在实际测量和比较中建立对1米长度的印象。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数一数米尺的刻度自主探索,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点难点】
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方法指导】
1.教学方法:演示讲解法。
2.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
一、导入新课
填一填。
(1)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
(2)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0对准物体的(  ),物体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3)
这支铅笔长(  )厘米。
师:同学们,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裁缝师傅将成匹布料通过量体裁衣确定尺寸再加工为成衣的。这么长的布料,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你觉得合适吗?(不合适)
师指出:量布、长绳等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米尺。
师:请你们用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
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长,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
师:说一说,看她测量黑板长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一说)
师: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教师展示米尺)试试吧。
指名学生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量了几次,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
师: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
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比较麻烦,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可以用“m”表示。
2.认识米。
(1)请同学们说一说1米有多长,并用手势比画比画。
(2)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卷尺,比一比,看一看,和米尺是不是一样长?刻度是不是一样?
(3)体验。
师:1米到底有多长?
①各小组互相量一量,从脚底起,1米到了身体的什么部位?
②让学生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同桌两人,一人伸直双臂,一人用米尺量,发现伸直的两臂的长度大约是1米。
让学生用米尺测量讲台,从地面到讲台桌面的高度也是1米。
3.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
同学们用两根手指比画一下,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
师:1米有多长呢?
同学们用两只手比画一下。教师在黑板上的1厘米长的线段下,画一条1米长的线段。
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米比1厘米长。
师:(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正好是1米,看一看这把米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1米里面有100厘米。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将其分成10份。(如图)
板书:1米=100厘米。(让学生齐读两遍)
【例1】丝带有多长?
【解题点拨】量较长的物体,用上一节课中的厘米刻度尺测量太麻烦,而用“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比较方便。厘米可以用“cm”表示,米可以用“m”表示。园园和海海分别用20厘米长的尺子和1米长的尺子去量同一根丝带的长度,园园需要量5次,而海海只需要量1次。从米尺上看,上面有10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是1厘米,由园园的测量结果20+20+20+20+20=100(厘米)和海海的测量结果1米来看,1米=100厘米。
【规范解答】20+20+20+20+20=100(厘米)
100厘米=1米
答:丝带长100厘米,即1米。
【解题心得】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比较方便,它可以用“m”表示。厘米与米这两种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即1米=100厘米。
【例2】两根4米长的木条接在一起,捆在一起的部分长1米,接好后的木条的长是多少米?
【解题点拨】一根木条的长度是4米,两根木条的总长度应该是4+4=8(米)。但有1米长的部分是重叠在一起的,因此应该从总长度中减去重叠的1米,如图。
【规范解答】4+4-1=7(米)
答:接好后的木条的长是7米。
【解题心得】求两个物体接在一起(连接部分重叠)的长度,可以用两个物体的长度之和减去重叠在一起的长度。
见教材课后练习和对应课时练习。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认识米,用米量”,知道了1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中通过类比“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引导学生观察和数一数米尺的刻度,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比画、测量、讨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从而建构起知识体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