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热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②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
C.③山脉属于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认识区域位置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对区域的( )
①气候影响很大
②地形影响很大
③矿产资源储量影响很大
④交通影响很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界线分别代表的含义的是( )
①人口地理界线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③地势二三阶梯界线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的是我国( )
A.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 B.西北地区的景观
C.南方地区的景观 D.北方地区的景观
5.如图为“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穿越中国大江南北,拍摄介绍地方特色美食的线路。有关摄制组的拍摄记录,不正确的是( )
A.线路①,从南方的粤菜、湘菜到北方的鲁菜
B.线路②,从滇菜、川菜到奶茶和烤全羊
C.线路③,从牦牛肉、青稞酒到米粉、椰子汁
D.线路④,各种香甜的瓜果和美味孜然羊肉串
6.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确定界限①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D地区调水至C地区
C.横断山﹣祁连山是A地区与D地区的大致分界线
D.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A地区和B地区
7.读秦岭南北两侧①②两地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份②地比①地气温高,主要原因是②地纬度低
B.②地受寒潮影响较小,原因是秦岭等山脉的阻挡作用
C.②地多为旱地,①地多为水田
D.②地比①地降水多,原因是②地海拔较低
8.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景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9.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描述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农业以旱地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10.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11.如图中山脉和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多数林木都郁郁葱葱的
B.乙地的降水量最有可能是678毫米
C.甲乙两地可能都盛产棉花
D.甲乙两地的耕地类型、耕作制度都基本相同
12.我国区域差异显著,某地区黑土广布,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下列诗句、俗语蕴含的地理知识,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花开越晚
B.北国正冰封,南天春意浓﹣﹣﹣﹣我国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C.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秦岭﹣淮河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影响气候
1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水资源、人口、耕地所占比重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区大
B.西北地区人口数量所占比重比青藏地区小
C.青藏地区水资源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区小
D.北方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15.图中各区域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B.南水北调缓解了B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有利于工农业生产
C.C地区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位置优势于一体,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D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形成了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16.如图为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图A﹣B﹣C﹣D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甲:我看到了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
B.乙:我看到沙漠之舟骆驼,也看到了高原之舟牦牛
C.丙: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
D.丁:我看到了热带雨林的美景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两区的分界线是甲 (山脉)﹣乙 (河流),此界线大致与我国一月 ℃等温线吻合.
(2)C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 (水田或旱地);驼队景观出现在 地区(填字母),此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3)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填数字序号),夏秋季节对该岛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台风 C.干旱 D.沙尘暴
(4)黄河中游流经丙 (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其下游地势平坦,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 ”.
1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 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④是 地区,该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2)填数字代号: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牧区主要分布在 。
(3)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 (山脉)和C (河) 一线,该线是1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 (温度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 (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19.如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和 ,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2)在①②③④四大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 和 (填数字),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和 (填数字)。
(3)从气候资料看,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较冷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0.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线。
(2)区域①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3)区域②的小麦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4)下列四句话描述的景观出现在①地区的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
(5)④地区的河流具有分布密集、多外流河的特点,①地区的河流具有 的特点,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区 。
(6)如图1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所示气候特点与③区域相符的是 。
(7)图1中甲、乙、丙、丁四条线的地势剖面图与如图2相符的是 。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热 中国的地理差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②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
C.③山脉属于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形与地势.
【答案】C
【分析】读图可得,①是昆仑山,②是武夷山,③是太行山,④是巫山。
【解答】解:昆仑山北侧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故A叙述正确;
武夷山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故B叙述正确;
太行山不是我国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故C叙述错误;
巫山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故D叙述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不同山脉的分布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2.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认识区域位置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对区域的( )
①气候影响很大
②地形影响很大
③矿产资源储量影响很大
④交通影响很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①项,不同的地理位置造成区域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其气候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气候影响很大。故①正确。
②项,区域的地形状况与其所在的位置没有直接关系,地形状况受制于地形构造、海陆变迁等的影响。故②错误。
③项,区域的矿产资源与所在的地质构造、岩石成分等有密切关系,地理位置与区域的矿产储量无直接关系。故③错误。
④项,地理位置会影响所在区域的交通方式,如沿海地区可以发展海运,而内陆地区则只能发展陆运。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④,正确答案为D。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3.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界线分别代表的含义的是( )
①人口地理界线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③地势二三阶梯界线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专题】分布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B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读图可得,甲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乙是地势二三阶梯界线,丙是我国人口的地理界线,丁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读图解答即可。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的是我国( )
A.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 B.西北地区的景观
C.南方地区的景观 D.北方地区的景观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答案】B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该诗描绘的是西北边塞的景观;此两句诗的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依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理解解答即可.
5.如图为“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穿越中国大江南北,拍摄介绍地方特色美食的线路。有关摄制组的拍摄记录,不正确的是( )
A.线路①,从南方的粤菜、湘菜到北方的鲁菜
B.线路②,从滇菜、川菜到奶茶和烤全羊
C.线路③,从牦牛肉、青稞酒到米粉、椰子汁
D.线路④,各种香甜的瓜果和美味孜然羊肉串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C
【分析】粤是广东省的简称,湘是湖南省的简称,鲁是山东省的简称;滇是云南省的简称,川是四川省的简称,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发达;牦牛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荷花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新疆由于昼夜温差大,瓜果特别甜,新疆主要的畜种的是细毛羊。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得:
路线①从广东省经过湖南省,最后到达山东省,故A叙述正确;
路线②从云南省、经过四川省,到达内蒙古自治区,故B叙述正确;
路线③从西藏自治区、经过青海省、最后到达山西省,山西省位于北方地区,故C叙述错误;
路线④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省区瓜果特别甜,还有美味孜然羊肉串,故D叙述正确。依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位置、简称等,读图解答即可。
6.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确定界限①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D地区调水至C地区
C.横断山﹣祁连山是A地区与D地区的大致分界线
D.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A地区和B地区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答案】C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A为青藏地区,B为西北地区,C为北方地区,D为南方地区;
界线①为秦岭—淮河一线,确定此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故A正确;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把长江水(南方地区),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北方地区),故B正确。
青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南方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东及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横断山脉是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大致分界线,故C错误。
我国四大牧区是西藏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故D正确。依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7.读秦岭南北两侧①②两地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份②地比①地气温高,主要原因是②地纬度低
B.②地受寒潮影响较小,原因是秦岭等山脉的阻挡作用
C.②地多为旱地,①地多为水田
D.②地比①地降水多,原因是②地海拔较低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B
【分析】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解答】解:A、秦岭山脉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所以1月份②地比①地气温高。故A不符合题意;
B、②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是秦岭等山脉的阻挡作用。故B符合题意;
C、②地多为水田,①地多为旱地。故C不符合题意;
D、受夏季风的影响,②地位于迎风坡,所以②地比①地降水多。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8.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景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专题】分布图;中国的气候.
【答案】C
【分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解答】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梅雨景象,故A叙述正确;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故B叙述正确;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故C叙述错误;
“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纬度因素造成的,故D叙述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9.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描述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农业以旱地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考点】北方的自然地理特征.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D
【分析】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解答】解: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所以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故A不符合题意。北方地区降水在400﹣﹣800毫米之间,多旱地,以小麦种植为主,故B不符合题意。南方地区河网密集、水运仍然是南方地区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故C不符合题意。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概况,牢记即可解答。
10.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C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解答】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水田、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综合分析可知,①③⑥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原因,要分析理解解答。
11.如图中山脉和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多数林木都郁郁葱葱的
B.乙地的降水量最有可能是678毫米
C.甲乙两地可能都盛产棉花
D.甲乙两地的耕地类型、耕作制度都基本相同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C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等杂粮的分界线等。
【解答】解:图中山脉是秦岭,河流是淮河,甲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树木是落叶,故A错误;
乙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故B错误;
甲乙两地可能都种植棉花,故C正确;
甲耕地类型是旱地,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乙耕地类型是水田,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到三熟,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牢记即可。
12.我国区域差异显著,某地区黑土广布,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B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东北地区黑土广布,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其属于北方地区;依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13.下列诗句、俗语蕴含的地理知识,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花开越晚
B.北国正冰封,南天春意浓﹣﹣﹣﹣我国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C.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秦岭﹣淮河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影响气候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C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分界线,它还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解答】解:以上四句诗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故A错误;
“北国正冰封,南天春意浓”说的是我国冬季气温差异大,是纬度因素的影响,故B错误;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故C正确;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是玉门关离海远,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是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1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水资源、人口、耕地所占比重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区大
B.西北地区人口数量所占比重比青藏地区小
C.青藏地区水资源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区小
D.北方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D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我国北方地区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比南方地区大,故A错误。
我国西北地区人口数列所占比重比青藏地区大,故B错误。
我国青藏地区水资源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区大,故C错误。
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耕地多、水资源少,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耕地、人口、水资源概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5.图中各区域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B.南水北调缓解了B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有利于工农业生产
C.C地区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位置优势于一体,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D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形成了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D
【分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由南向北排列依次是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点是都分布在沿海地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A为辽中南地区,该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故A正确。
图中B为京津唐地区,南水北调缓解了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有利于工农业生产,故B正确。
图中C为长三角地区,该地区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位置优势于一体,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故C正确。
图中D为珠三角地区,该地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该地区与香港合作形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16.如图为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图A﹣B﹣C﹣D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甲:我看到了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
B.乙:我看到沙漠之舟骆驼,也看到了高原之舟牦牛
C.丙: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
D.丁:我看到了热带雨林的美景
【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文化特色和旅游业.
【答案】D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可以看到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可以看到沙漠之舟骆驼,高原之舟牦牛;四地降水最多的是南方地区;我国的热带雨林景观位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故看不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各区域的地理特征。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两区的分界线是甲 秦岭 (山脉)﹣乙 淮河 (河流),此界线大致与我国一月 0 ℃等温线吻合.
(2)C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 水田 (水田或旱地);驼队景观出现在 A 地区(填字母),此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干旱 .
(3)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① (填数字序号),夏秋季节对该岛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B .
A.寒潮 B.台风 C.干旱 D.沙尘暴
(4)黄河中游流经丙 黄土高原 (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其下游地势平坦,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 地上河 ”.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A为西北地区,B为北方地区,C为南方地区,D为青藏地区;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此线大致与一月份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2)南方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驼队景观出现在西北地区,此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3)我国岛屿众多,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①台湾岛;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所以夏秋季节,对台湾岛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台风.
(4)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大量的泥沙被携带,到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
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0;(2)水田;A;干旱;(3)①;B;(4)黄土高原;地上河.
【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概况,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1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 青藏 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地形因素 。④是 西北 地区,该区与地区③的界线D大致与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2)填数字代号: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②和③ ,牧区主要分布在 ①和④ 。
(3)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 秦岭 (山脉)和C 淮河 (河) 一线,该线是1月平均气温 0℃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 亚热带 (温度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 湿润地区 (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可得,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西北地区。
【解答】解:(1)图中数字①是青藏地区,A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该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④是西北地区,该地区与③北方地区的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耕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其中北方地区主要是旱地,南方地区主要是水田,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该线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1)青藏;地形因素;西北;400;
(2)②和③;①和④;
(3)秦岭;淮河;0℃;亚热带;800;湿润地区。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等,读图解答即可。
19.如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降水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气温 和 降水 ,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地形 。
(2)在①②③④四大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 ③ 和 ④ (填数字),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① 和 ② (填数字)。
(3)从气候资料看,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较冷的是 甲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 ;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丙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海陆位置 。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气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青藏地区,②为西北地区,③为北方地区,④为南方地区。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理界线A为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其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因此,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界线B为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即气候;界线C为青藏高原边缘线,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2)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3)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从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较冷的是甲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丙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故答案为:(1)降水;气温;降水;地形;(2)③;④;①;②;(3)甲;纬度位置;丙;海陆位置。
【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20.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 线。
(2)区域①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干旱 。
(3)区域②的小麦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太阳光照强 。
(4)下列四句话描述的景观出现在①地区的是 B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
(5)④地区的河流具有分布密集、多外流河的特点,①地区的河流具有 分布少、多内流河 的特点,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区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
(6)如图1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所示气候特点与③区域相符的是 C 。
(7)图1中甲、乙、丙、丁四条线的地势剖面图与如图2相符的是 乙 。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1)秦岭与淮河是我国A南方地区和B北方地区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2)①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②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①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
(5)①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新疆的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新疆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新疆湖泊数量较多,但多为咸水湖。
(6)③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如图1中C,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7)如图2,根据图中的经度可判定,是我国沿东西向的剖面图,依次穿过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乙路线基本一致。
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2)干旱;(3)太阳光照强;(4)B;(5)分布少、多内流河;深居内陆、降水稀少;(6)C;(7)乙。
【点评】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