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项目一 色彩丰富的声音世界》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项目一 色彩丰富的声音世界》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10-09 11:06:59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目 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大量聆听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各种乐器、人声的独特音色,以及不同音乐
风格中节奏、和声所营造出的独特氛围,提升学生对音乐丰富色彩与层次的感知能力 。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常见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或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通过控制音
准、节奏、力度、音色等要素,生动地表现出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情感与意境,增强音乐表
现力。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尝试进行音乐创作。
(四)文化理解
了解不同国家、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新知导入
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不同的颜色总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比如红色
热情似火,蓝色宁静深邃。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声音其实也有自己独特的
“色彩”呢?
在听的过程中,你们脑海里有没有浮现出一些画面
或者感受到一些特别的情绪?
1.刚刚这段音乐让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颜色?
2.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大家的感受都很独特!就像大家说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就像不同颜色一样,有着各自独特的
“性格”,它们交织在一起,就为我们编织出了一个色彩丰富的声音世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
奇妙的世界,去探索声音背后的奥秘 。
新知讲解
配器能将各种乐器的独特音色巧妙融合,展现出绚丽多彩的音响效果。让我们来听一听作曲
家如何将独奏作品改编为音色丰富的管弦乐队合奏曲。
接下来进入“作品欣赏”环节: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作品背景:
《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于1874年创作的钢琴套曲。作品源于穆索尔斯
基为纪念好友——画家维克托·哈特曼而作,哈特曼去世后,其画作在圣彼得堡举办展览,穆索尔斯基
参观后深受触动,选取其中10幅画作,以音乐形式再现画面意境,同时用“漫步主题”串联各段落,象
征作曲家在画展中行走的足迹。
你们了解俄国作曲家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吗?
逐段对比欣赏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的钢琴版原曲
与拉威尔配器的同名管弦乐曲,听辨原曲中钢琴演奏的旋律在管弦
乐曲中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图画展览会》由穆索尔斯基创作,原曲为钢琴组曲,后经拉威尔配器成管弦乐曲。以下为你逐段对比欣赏并分析原曲中
钢琴演奏的旋律在管弦乐曲中对应的演奏乐器:
1.《漫步》
钢琴版:钢琴以平稳、舒缓的节奏弹奏出简单的旋律,就像一个人在展览厅中悠闲地漫步,旋律线条清晰,和声简单朴
素,给人一种沉稳、闲适的感觉。
管弦乐版:通常由木管乐器如单簧管或长笛来演奏这一旋律。木管乐器柔和、圆润的音色能够很好地模仿钢琴原曲中那
种悠闲、自在的氛围,同时又为乐曲增添了一份灵动和轻盈。
2.《侏儒》
钢琴版:钢琴通过快速的音阶跑动、大跳音程和不和谐的和弦,描绘出侏儒畸形、怪异又蹒跚的形象,旋律充满了紧张
和扭曲的感觉。
管弦乐版:一般由低音铜管乐器如大号、长号来演奏主要旋律。它们低沉、厚重的音色可以表现出侏儒的笨拙和沉重,
同时铜管乐器强大的音量和力度也能突出旋律中的紧张感和冲突感。
3.《古堡》
钢琴版:钢琴以缓慢、庄重的节奏,用琶音和和弦营造出一种古老、神秘的氛围,旋律带有一种悠远、深沉的感觉。
管弦乐版:弦乐器如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会演奏这一旋律。弦乐器柔和、悠长的音色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古堡的沧桑和神秘,
同时弦乐组的合奏可以增强旋律的层次感和厚重感。
4.《杜乐利花园》
钢琴版:钢琴的旋律轻快、活泼,通过跳跃的音符和明亮的和弦,描绘出花园中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欢乐场景。
管弦乐版:由小提琴和短笛来演奏。小提琴明亮、清脆的音色和短笛尖锐、活泼的音色相结合,能够生动地表
现出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花园的生机勃勃。
5.《牛车》
钢琴版:钢琴用缓慢、沉重的节奏和低沉的音符,模拟出牛车缓缓前行的声音,旋律有一种质朴、厚重的感觉。
管弦乐版:由低音弦乐器如大提琴、低音提琴和定音鼓来演奏。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低沉音色与定音鼓的节奏
配合,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牛车的沉重和缓慢。
6.《蛋中小鸡的舞蹈》
钢琴版:钢琴以快速、跳跃的音符和活泼的节奏,描绘出小鸡在蛋壳中欢快舞蹈的场景,旋律充满了童趣。
管弦乐版:通常由短笛、长笛等木管乐器和一些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来演奏。短笛和长笛明亮、清脆的音色能够
表现出小鸡的活泼可爱,三角铁的清脆声音则为旋律增添了一份欢快的氛围。
7.《穷富犹太人》
钢琴版:钢琴通过对比强烈的旋律和节奏,分别表现出穷犹太人的谦卑、怯懦和富犹太人的傲慢、嚣张。
管弦乐版:对于穷犹太人的旋律部分,可能由单簧管或巴松管来演奏,它们柔和、暗淡的音色可以表现出谦卑
和怯懦;而富犹太人的旋律部分则由小号等铜管乐器来演奏,铜管乐器明亮、辉煌的音色能够体现出傲慢和嚣张。
8.《市集》
钢琴版:钢琴以快速、复杂的节奏和丰富的和声,描绘出市集热闹、嘈杂的场景,旋律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管弦乐版:各种乐器都参与其中,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合奏。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弦乐器交织在一起,打击乐
器如小军鼓、钹等也增加了节奏的复杂性和热闹的氛围。
9.《墓穴》
钢琴版:钢琴用缓慢、低沉的音符和不和谐的和弦,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旋律充满了压抑和悲伤。
管弦乐版:主要由低音铜管乐器和大管来演奏。它们低沉、阴暗的音色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墓穴的阴森和恐怖,
同时弦乐器的弱奏也可以增加旋律的凄凉感。
10.《女巫的小屋》
钢琴版:钢琴以快速、诡异的节奏和尖锐的音符,描绘出女巫神秘、恐怖的形象,旋律充满了奇幻和惊悚的感
觉。
管弦乐版:通常由木管乐器中的双簧管和单簧管演奏一些诡异的装饰音和旋律片段,而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
则会在强奏时突出旋律的紧张感和力量感,打击乐器如定音鼓和钹也会营造出恐怖的氛围。
11.《基辅城门楼》
钢琴版:钢琴以宏大、庄严的旋律和强烈的和弦,展现出城门楼的雄伟壮观,旋律充满了威严和气势。
管弦乐版:由整个管弦乐队共同演奏。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大号在高音区演奏辉煌的旋律,弦乐器在低音
区提供坚实的和声支持,木管乐器则在中间起到连接和丰富音色的作用,打击乐器如定音鼓和大鼓在强拍时增强节奏
的力度,共同营造出宏大、庄严的氛围。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
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课堂达标
填空题:
1.《图画展览会》是 国作曲家 基于1874年创作的钢琴套曲。
答案:1.俄、莫杰斯特·穆索尔斯
课堂总结
《学习项目一色彩丰富的声音世界》
《图画展览会》 俄、莫杰斯特·穆索尔斯
感谢您的聆听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22张PPT)
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
第四单元
《配器的色彩》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通过大量聆听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各种乐器、人声的独特音色,以及不同音乐风格中节奏、和声所营造出的独特氛围,提升学生对音乐丰富色彩与层次的感知能力 。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常见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或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通过控制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要素,生动地表现出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情感与意境,增强音乐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尝试进行音乐创作。
(四)文化理解
了解不同国家、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教学目标
新知导入
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不同的颜色总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比如红色热情似火,蓝色宁静深邃。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声音其实也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呢?
聆听音乐: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
在听的过程中,你们脑海里有没有浮现出一些画面或者感受到一些特别的情绪?
1.刚刚这段音乐让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颜色?
2.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大家的感受都很独特!就像大家说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就像不同颜色一样,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它们交织在一起,就为我们编织出了一个色彩丰富的声音世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奇妙的世界,去探索声音背后的奥秘 。
《学习项目一:色彩丰富的声音世界》
新知讲解
配器能将各种乐器的独特音色巧妙融合,展现出绚丽多彩的音响效果。让我们来听一听作曲家如何将独奏作品改编为音色丰富的管弦乐队合奏曲。
接下来进入“作品欣赏”环节: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作品背景:
《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于1874年创作的钢琴套曲。作品源于穆索尔斯基为纪念好友——画家维克托·哈特曼而作,哈特曼去世后,其画作在圣彼得堡举办展览,穆索尔斯基参观后深受触动,选取其中10幅画作,以音乐形式再现画面意境,同时用“漫步主题”串联各段落,象征作曲家在画展中行走的足迹。
你们了解俄国作曲家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吗?
逐段对比欣赏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的钢琴版原曲与拉威尔配器的同名管弦乐曲,听辨原曲中钢琴演奏的旋律在管弦乐曲中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图画展览会》由穆索尔斯基创作,原曲为钢琴组曲,后经拉威尔配器成管弦乐曲。以下为你逐段对比欣赏并分析原曲中钢琴演奏的旋律在管弦乐曲中对应的演奏乐器:
1.《漫步》
钢琴版:钢琴以平稳、舒缓的节奏弹奏出简单的旋律,就像一个人在展览厅中悠闲地漫步,旋律线条清晰,和声简单朴素,给人一种沉稳、闲适的感觉。
管弦乐版:通常由木管乐器如单簧管或长笛来演奏这一旋律。木管乐器柔和、圆润的音色能够很好地模仿钢琴原曲中那种悠闲、自在的氛围,同时又为乐曲增添了一份灵动和轻盈。
2.《侏儒》
钢琴版:钢琴通过快速的音阶跑动、大跳音程和不和谐的和弦,描绘出侏儒畸形、怪异又蹒跚的形象,旋律充满了紧张和扭曲的感觉。
管弦乐版:一般由低音铜管乐器如大号、长号来演奏主要旋律。它们低沉、厚重的音色可以表现出侏儒的笨拙和沉重,同时铜管乐器强大的音量和力度也能突出旋律中的紧张感和冲突感。
3.《古堡》
钢琴版:钢琴以缓慢、庄重的节奏,用琶音和和弦营造出一种古老、神秘的氛围,旋律带有一种悠远、深沉的感觉。
管弦乐版:弦乐器如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会演奏这一旋律。弦乐器柔和、悠长的音色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古堡的沧桑和神秘,同时弦乐组的合奏可以增强旋律的层次感和厚重感。
4.《杜乐利花园》
钢琴版:钢琴的旋律轻快、活泼,通过跳跃的音符和明亮的和弦,描绘出花园中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欢乐场景。
管弦乐版:由小提琴和短笛来演奏。小提琴明亮、清脆的音色和短笛尖锐、活泼的音色相结合,能够生动地表现出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花园的生机勃勃。
5.《牛车》
钢琴版:钢琴用缓慢、沉重的节奏和低沉的音符,模拟出牛车缓缓前行的声音,旋律有一种质朴、厚重的感觉。
管弦乐版:由低音弦乐器如大提琴、低音提琴和定音鼓来演奏。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低沉音色与定音鼓的节奏配合,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牛车的沉重和缓慢。
6.《蛋中小鸡的舞蹈》
钢琴版:钢琴以快速、跳跃的音符和活泼的节奏,描绘出小鸡在蛋壳中欢快舞蹈的场景,旋律充满了童趣。
管弦乐版:通常由短笛、长笛等木管乐器和一些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来演奏。短笛和长笛明亮、清脆的音色能够表现出小鸡的活泼可爱,三角铁的清脆声音则为旋律增添了一份欢快的氛围。
7.《穷富犹太人》
钢琴版:钢琴通过对比强烈的旋律和节奏,分别表现出穷犹太人的谦卑、怯懦和富犹太人的傲慢、嚣张。
管弦乐版:对于穷犹太人的旋律部分,可能由单簧管或巴松管来演奏,它们柔和、暗淡的音色可以表现出谦卑和怯懦;而富犹太人的旋律部分则由小号等铜管乐器来演奏,铜管乐器明亮、辉煌的音色能够体现出傲慢和嚣张。
8.《市集》
钢琴版:钢琴以快速、复杂的节奏和丰富的和声,描绘出市集热闹、嘈杂的场景,旋律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管弦乐版:各种乐器都参与其中,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合奏。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弦乐器交织在一起,打击乐器如小军鼓、钹等也增加了节奏的复杂性和热闹的氛围。
9.《墓穴》
钢琴版:钢琴用缓慢、低沉的音符和不和谐的和弦,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旋律充满了压抑和悲伤。
管弦乐版:主要由低音铜管乐器和大管来演奏。它们低沉、阴暗的音色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墓穴的阴森和恐怖,同时弦乐器的弱奏也可以增加旋律的凄凉感。
10.《女巫的小屋》
钢琴版:钢琴以快速、诡异的节奏和尖锐的音符,描绘出女巫神秘、恐怖的形象,旋律充满了奇幻和惊悚的感觉。
管弦乐版:通常由木管乐器中的双簧管和单簧管演奏一些诡异的装饰音和旋律片段,而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则会在强奏时突出旋律的紧张感和力量感,打击乐器如定音鼓和钹也会营造出恐怖的氛围。
11.《基辅城门楼》
钢琴版:钢琴以宏大、庄严的旋律和强烈的和弦,展现出城门楼的雄伟壮观,旋律充满了威严和气势。
管弦乐版:由整个管弦乐队共同演奏。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大号在高音区演奏辉煌的旋律,弦乐器在低音区提供坚实的和声支持,木管乐器则在中间起到连接和丰富音色的作用,打击乐器如定音鼓和大鼓在强拍时增强节奏的力度,共同营造出宏大、庄严的氛围。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填空题:
1.《图画展览会》是 国作曲家 基于1874年创作的钢琴套曲。
答案:1.俄、莫杰斯特·穆索尔斯
课堂达标
课堂总结
《学习项目一色彩丰富的声音世界》
《图画展览会》 俄、莫杰斯特·穆索尔斯
感谢您的聆听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乐理课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配器的色彩》第1课时《学习项目一色彩丰富的声音世界》
【教材分析】
《学习项目一色彩丰富的声音世界》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配器的色彩》第1课时乐理课。在音乐的发展长河中,人们对声音的探索从未停止。从原始社会的简单敲击发声,到如今种类繁多、表现力丰富的乐器演奏,声音的色彩不断被挖掘与拓展。不同地域、文化孕育出风格各异的音乐形式,如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编钟的古朴醇厚、二胡的婉转悠扬;西方交响乐中,小提琴的明亮华丽、大提琴的深沉厚重 。这些丰富多样的声音不仅是音乐表达的载体,更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它们相互交融、影响,共同构成了如今色彩斑斓的声音世界,成为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素材,帮助学生打开感知音乐、理解文化的大门。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音乐学习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有所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旋律,开始关注歌曲背后的情感、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对音乐抱有浓厚兴趣,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对流行音乐尤为热衷,却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接触较少,存在一定偏见。在演唱与演奏技巧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节奏感强、嗓音条件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把握上存在困难。此外,八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在音乐展示时,部分学生因害怕出错,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鼓励引导。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大量聆听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各种乐器、人声的独特音色,以及不同音乐风格中节奏、和声所营造出的独特氛围,提升学生对音乐丰富色彩与层次的感知能力 。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常见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或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通过控制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要素,生动地表现出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情感与意境,增强音乐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尝试进行音乐创作。
(四)文化理解
了解不同国家、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乐器(包括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熟悉其音色特点、音域范围和演奏方式,能够准确听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 。
2.理解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在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学会分析音乐作品中各要素的运用 。
3.掌握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如节奏创编、旋律发展手法等,能够进行初步的音乐创作实践。
(二)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中,从对音乐表面的感受深入到对音乐内在结构、文化内涵的理解,培养深度聆听与分析音乐的能力。
2.在音乐创作中,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局限,创作出富有个性、情感真挚且符合音乐基本规律的作品,避免创作内容的空洞与形式的单一。
3.让学生在多元音乐文化的学习中,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独特审美标准,避免以单一的文化视角去评判其他文化的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不同的颜色总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比如红色热情似火,蓝色宁静深邃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声音其实也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播放一段包含多种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段,如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 )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段音乐 。在听的过程中,你们脑海里有没有浮现出一些画面或者感受到一些特别的情绪?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播放结束后,稍作停顿 )好啦,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和老师分享一下,刚刚这段音乐让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颜色,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邀请几位同学回答 )大家的感受都很独特!就像大家说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就像不同颜色一样,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它们交织在一起,就为我们编织出了一个色彩丰富的声音世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奇妙的世界,去探索声音背后的奥秘 。
书写板书《学习项目一色彩丰富的声音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配器能将各种乐器的独特音色巧妙融合,展现出绚丽多彩的音
响效果。让我们来听一听作曲家如何将独奏作品改编为音色丰富的管弦乐队合奏曲。接下来进入“作品欣赏”环节: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首作品:《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于1874年创作的钢琴套曲。作品源于穆索尔斯基为纪念好友——画家维克托·哈特曼而作,哈特曼去世后,其画作在圣彼得堡举办展览,穆索尔斯基参观后深受触动,选取其中10幅画作,以音乐形式再现画面意境,同时用“漫步主题”串联各段落,象征作曲家在画展中行走的足迹。你们了解俄国作曲家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逐段对比欣赏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的钢琴版原曲与拉威尔配器的同名管弦乐曲,听辨原曲中钢琴演奏的旋律在管弦乐曲中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图画展览会》由穆索尔斯基创作,原曲为钢琴组曲,后经拉威尔配器成管弦乐曲。以下为你逐段对比欣赏并分析原曲中钢琴演奏的旋律在管弦乐曲中对应的演奏乐器:
1.《漫步》
钢琴版:钢琴以平稳、舒缓的节奏弹奏出简单的旋律,就像一个人在展览厅中悠闲地漫步,旋律线条清晰,和声简单朴素,给人一种沉稳、闲适的感觉。
管弦乐版:通常由木管乐器如单簧管或长笛来演奏这一旋律。木管乐器柔和、圆润的音色能够很好地模仿钢琴原曲中那种悠闲、自在的氛围,同时又为乐曲增添了一份灵动和轻盈。
2.《侏儒》
钢琴版:钢琴通过快速的音阶跑动、大跳音程和不和谐的和弦,描绘出侏儒畸形、怪异又蹒跚的形象,旋律充满了紧张和扭曲的感觉。
管弦乐版:一般由低音铜管乐器如大号、长号来演奏主要旋律。它们低沉、厚重的音色可以表现出侏儒的笨拙和沉重,同时铜管乐器强大的音量和力度也能突出旋律中的紧张感和冲突感。
3.《古堡》
钢琴版:钢琴以缓慢、庄重的节奏,用琶音和和弦营造出一种古老、神秘的氛围,旋律带有一种悠远、深沉的感觉。
管弦乐版:弦乐器如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会演奏这一旋律。弦乐器柔和、悠长的音色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古堡的沧桑和神秘,同时弦乐组的合奏可以增强旋律的层次感和厚重感。
4.《杜乐利花园》
钢琴版:钢琴的旋律轻快、活泼,通过跳跃的音符和明亮的和弦,描绘出花园中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欢乐场景。
管弦乐版:由小提琴和短笛来演奏。小提琴明亮、清脆的音色和短笛尖锐、活泼的音色相结合,能够生动地表现出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花园的生机勃勃。
5.《牛车》
钢琴版:钢琴用缓慢、沉重的节奏和低沉的音符,模拟出牛车缓缓前行的声音,旋律有一种质朴、厚重的感觉。
管弦乐版:由低音弦乐器如大提琴、低音提琴和定音鼓来演奏。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低沉音色与定音鼓的节奏配合,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牛车的沉重和缓慢。
6.《蛋中小鸡的舞蹈》
钢琴版:钢琴以快速、跳跃的音符和活泼的节奏,描绘出小鸡在蛋壳中欢快舞蹈的场景,旋律充满了童趣。
管弦乐版:通常由短笛、长笛等木管乐器和一些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来演奏。短笛和长笛明亮、清脆的音色能够表现出小鸡的活泼可爱,三角铁的清脆声音则为旋律增添了一份欢快的氛围。
7.《穷富犹太人》
钢琴版:钢琴通过对比强烈的旋律和节奏,分别表现出穷犹太人的谦卑、怯懦和富犹太人的傲慢、嚣张。
管弦乐版:对于穷犹太人的旋律部分,可能由单簧管或巴松管来演奏,它们柔和、暗淡的音色可以表现出谦卑和怯懦;而富犹太人的旋律部分则由小号等铜管乐器来演奏,铜管乐器明亮、辉煌的音色能够体现出傲慢和嚣张。
8.《市集》
钢琴版:钢琴以快速、复杂的节奏和丰富的和声,描绘出市集热闹、嘈杂的场景,旋律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管弦乐版:各种乐器都参与其中,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合奏。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弦乐器交织在一起,打击乐器如小军鼓、钹等也增加了节奏的复杂性和热闹的氛围。
9.《墓穴》
钢琴版:钢琴用缓慢、低沉的音符和不和谐的和弦,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旋律充满了压抑和悲伤。
管弦乐版:主要由低音铜管乐器和大管来演奏。它们低沉、阴暗的音色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墓穴的阴森和恐怖,同时弦乐器的弱奏也可以增加旋律的凄凉感。
10.《女巫的小屋》
钢琴版:钢琴以快速、诡异的节奏和尖锐的音符,描绘出女巫神秘、恐怖的形象,旋律充满了奇幻和惊悚的感觉。
管弦乐版:通常由木管乐器中的双簧管和单簧管演奏一些诡异的装饰音和旋律片段,而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则会在强奏时突出旋律的紧张感和力量感,打击乐器如定音鼓和钹也会营造出恐怖的氛围。
11.《基辅城门楼》
钢琴版:钢琴以宏大、庄严的旋律和强烈的和弦,展现出城门楼的雄伟壮观,旋律充满了威严和气势。
管弦乐版:由整个管弦乐队共同演奏。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大号在高音区演奏辉煌的旋律,弦乐器在低音区提供坚实的和声支持,木管乐器则在中间起到连接和丰富音色的作用,打击乐器如定音鼓和大鼓在强拍时增强节奏的力度,共同营造出宏大、庄严的氛围。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预设:欣赏
教师: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体会歌曲中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激发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展现出浓厚兴趣,通过聆听与分析,对不同乐器音色和音乐要素有了初步认识 。在艺术表现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乐器演奏和歌唱练习,但在技巧掌握和情感表达上仍有不足,演奏和演唱时存在音准、节奏把握不准的问题 。创意实践部分,学生勇于尝试音乐创作,但在创作中音乐元素运用不够协调,缺乏创新性。今后教学应增加针对性技巧训练,如音准、节奏练习;引入更多优秀音乐创作案例启发学生思维,加强一对一指导,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能力 。
七、课堂达标
1.图画展览会》是 国作曲家 基于1874年创作的钢琴套曲。
答案:1.俄、莫杰斯特·穆索尔斯
【板书设计】
《学习项目一色彩丰富的声音世界》
《图画展览会》 俄、莫杰斯特·穆索尔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