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旋律的奥秘》第3课时《学习项目三 让旋律“不一般”》
【教材分析】
《学习项目三 让旋律“不一般”》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旋律的奥秘》第3课时欣赏课。此单元聚焦于旋律这一音乐核心要素 ,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旋律构成,体会不同旋律带来的独特音乐感受,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线性美感与和谐性;旋律碎片化、不连贯,以跳进替代级进,充满不和谐音程,体现现代主义对传统音乐逻辑的突破。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风格旋律的魅力与差异。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音乐学习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有所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旋律,开始关注歌曲背后的情感、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对音乐抱有浓厚兴趣,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对流行音乐尤为热衷,却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接触较少,存在一定偏见。在演唱与演奏技巧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节奏感强、嗓音条件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把握上存在困难。此外,八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在音乐展示时,部分学生因害怕出错,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鼓励引导。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学生通过聆听不同风格音乐作品,能够敏锐感知旋律中节奏、音高、音程变化,准确把握不同旋律传达的情感与意境,提升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自信、有感情地哼唱教材中的曲目片段,精准把握旋律的音准、节奏,运用恰当的力度、速度变化,生动表现旋律蕴含的情感。
(三)创意实践
学生能依据给定的音乐主题或情境,大胆发挥想象,运用所学音程知识,小组合作创作出具有一定创意与个性的旋律片段,并在班级中自信展示、分享。
(四)文化理解
通过对不同国家、民族音乐作品旋律的探究,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尊重多元音乐文化,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在旋律创作实践中,实现旋律流畅性与创新性的完美平衡,避免旋律生硬、缺乏新意。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创作中,有效沟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高质量的旋律创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乐句的三种创作手法,你们还记得哪三种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同头换尾-两个乐句开始部分相同,后面不同,亦称“同头异尾”。换头合尾-两个乐句开始部分不同,结尾相同,亦称“异头同尾”。鱼咬尾-两个乐句中,前一个乐句的句尾音与后一个乐句的开头音相同。仅掌握旋律结构的规律还不能让你的创作与众不同,我们还可以怎样做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走进学习项目三《让旋律“不一般”》书写板书《项目三《让旋律“不一般”》》。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当音乐中的一个音出现后,我们会期待下一个音的出现。人们对
不同音程的期待感不同。完全符合期待进行的旋律会让人觉得“一般”“平庸”,但过多偏离期待又会让人觉得“怪异”“别扭”。如何把握旋律进行与期待感的关系,是作曲者智慧的体现。
接下来试一试只使用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小三度、纯四度音程创作旋律。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试一试创作包含纯五度、纯八度大跳的旋律。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试一试创作包含大六度、小六度、大七度、小七度大跳的旋律。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唱一唱、奏一奏你创作的旋律,体会不同音程给你带来的感受。
预设:唱一唱、奏一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小二度是紧张感最强的音程,在表现悲伤、紧张的情绪时必不可少;增四度与减五度音程则给人带来不稳定感和动荡感。感受下面旋律中的小二度音程,如果把小二度换成其他音程,音乐中的紧张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试一试创作一条包含小二度音程的旋律,或在你前面创作的旋律中增加小二度音程,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进入:创意工作坊
国庆节就要到了,请选择或自编长度适合的歌词,小组合作创作歌颂祖国的歌曲,表达你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小组合作创作流程建议:
(1)找到相关题材的优秀歌曲,反复聆听并跟唱;
(2)反复默读、朗读歌词,深刻体会歌词表达的情感和其中蕴含的音乐属性;
(3)讨论并构想速度、力度、节拍、节奏、旋律进行方式等表现要素在歌曲中的呈现;
(4)根据歌词的语义,构想旋律分句;
(5)以乐句为单位在组内进行旋律创作接龙,也可以尝试个人独立创作;
(6)交流创作心得,讨论改进方案,共同演唱完成的作品;
(7)分组展示。
预设:创作并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预设:欣赏
教师: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体会歌曲中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激发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作品聆听与分析,学生对旋律的审美感知能力得到一定提升,能较好分辨不同风格旋律特点。小组合作创作环节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意实践热情,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尝试创作。但教学中也存在不足,如在旋律创作技巧讲解时,部分学生理解较慢,实践操作时遇到困难,今后应增加实例演示与针对性指导。此外,在文化理解方面,可引入更多互动活动,如音乐文化知识竞赛等,加深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七、课堂达标
1. 是紧张感最强的音程,在表现悲伤、紧张的情绪时必不可少
2. 与减五度音程则给人带来不稳定感和动荡感。
答案:1.小二度
2.增四度
【板书设计】
《学习项目三 让旋律“不一般”》
小二度是紧张感最强的音程,在表现悲伤、紧张的情绪时必不可少
增四度与减五度音程则给人带来不稳定感和动荡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单元
目 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学生通过聆听不同风格音乐作品,能够敏锐感知旋律中节奏、音高、音程变化,准确把
握不同旋律传达的情感与意境,提升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自信、有感情地哼唱教材中的曲目片段,精准把握旋律的音准、节奏,运用恰
当的力度、速度变化,生动表现旋律蕴含的情感。
(三)创意实践
学生能依据给定的音乐主题或情境,大胆发挥想象,运用所学音程知识,小组合作创作
出具有一定创意与个性的旋律片段,并在班级中自信展示、分享。
(四)文化理解
通过对不同国家、民族音乐作品旋律的探究,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民俗等,
尊重多元音乐文化,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
新知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乐句的 手法,你们还记得哪三种吗?
同头换尾-两个乐句开始部分相同,后面不同,亦称“同头异尾”。
换头合尾-两个乐句开始部分不同,结尾相同,亦称“异头同尾”。
鱼咬尾-两个乐句中,前一个乐句的句尾音与后一个乐句的开头音相同。
新知讲解
当音乐中的一个音出现后,我们会期待下一个音的出现。人们对不同音程的期待感不同。完全符
合期待进行的旋律会让人觉得“一般”“平庸”,但过多偏离期待又会让人觉得“怪异”“别扭”。
接下来试一试只使用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小三度、纯四度音程创作旋律。
12 1 | 25 32 | 12 1 ||
试一试创作包含纯五度、纯八度大跳的旋律。
12 3 | 15 32 | 33 1 ||
试一试创作包含大六度、小六度、大七度、小七度大跳的旋律。
16 53 | 5 . 3 | 5 - | 31 65 | 6 .5 |6 -| 17 76 |7. 3 | 5- |
唱一唱、奏一奏你创作的旋律,体会不同音程给你带来的感受。
小二度是紧张感最强的音程,在表现悲伤、紧张的情绪时必不可少;增四度与减五度音程则给
人带来不稳定感和动荡感。感受下面旋律中的小二度音程。
如果把小二度换成其他音程,音乐中的紧张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试一试创作一条包含小二度音程的旋律,或在你前面创作的旋律中增
加小二度音程,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下面进入:创意工作坊
国庆节就要到了,请选择或自编长度适合的歌词,小组合作创作歌颂祖国的歌曲,表达你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小组合作创作流程建议:
(1)找到相关题材的优秀歌曲,反复聆听并跟唱;
(2)反复默读、朗读歌词,深刻体会歌词表达的情感和其中蕴含的音乐属性;
(3)讨论并构想速度、力度、节拍、节奏、旋律进行方式等表现要素在歌曲中的呈现;
(4)根据歌词的语义,构想旋律分句;
(5)以乐句为单位在组内进行旋律创作接龙,也可以尝试个人独立创作;
(6)交流创作心得,讨论改进方案,共同演唱完成的作品;
(7)分组展示。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
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
和想法?
课堂达标
1. 是紧张感最强的音程,在表现悲伤、紧张的情绪时必
不可少
2. 与减五度音程则给人带来不稳定感和动荡感。
答案:1.小二度
2.增四度
课堂总结
《学习项目三让旋律“不一般”》
小二度是紧张感最强的音程,在表现悲伤、紧张的情绪时
必不可少增四度与减五度音程则给人带来不稳定感和动荡感
感谢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23张PPT)
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
第一单元
《旋律的奥秘》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学生通过聆听不同风格音乐作品,能够敏锐感知旋律中节奏、音高、音程变化,准确把握不同旋律传达的情感与意境,提升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自信、有感情地哼唱教材中的曲目片段,精准把握旋律的音准、节奏,运用恰当的力度、速度变化,生动表现旋律蕴含的情感。
(三)创意实践
学生能依据给定的音乐主题或情境,大胆发挥想象,运用所学音程知识,小组合作创作出具有一定创意与个性的旋律片段,并在班级中自信展示、分享。
(四)文化理解
通过对不同国家、民族音乐作品旋律的探究,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尊重多元音乐文化,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
教学目标
新知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乐句的三种创作手法,你们还记得哪三种吗?
同头换尾-两个乐句开始部分相同,后面不同,亦称“同头异尾”。
换头合尾-两个乐句开始部分不同,结尾相同,亦称“异头同尾”。
鱼咬尾-两个乐句中,前一个乐句的句尾音与后一个乐句的开头音相同。
仅掌握旋律结构的规律还不能让你的创作与众不同,我们还可以怎样做呢?
这节课我们走进学习
项目三《让旋律“不一般”》
新知讲解
当音乐中的一个音出现后,我们会期待下一个音的出现。人们对不同音程的期待感不同。完全符合期待进行的旋律会让人觉得“一般”“平庸”,但过多偏离期待又会让人觉得“怪异”“别扭”。
如何把握旋律进行与期待感的关系,是作曲者智慧的体现。
接下来试一试只使用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小三度、纯四度音程创作旋律。
12 1 | 25 32 | 12 1 ||
试一试创作包含纯五度、纯八度大跳的旋律。
12 3 | 15 32 | 33 1 ||
试一试创作包含大六度、小六度、大七度、小七度大跳的旋律。
16 53 | 5 . 3 | 5 - | 31 65 | 6 .5 |6 -| 17 76 |7. 3 | 5- |
唱一唱、奏一奏你创作的旋律,体会不同音程给你带来的感受。
小二度是紧张感最强的音程,在表现悲伤、紧张的情绪时必不可少;增四度与减五度音程则给人带来不稳定感和动荡感。感受下面旋律中的小二度音程。
如果把小二度换成其他音程,音乐中的紧张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试一试创作一条包含小二度音程的旋律,或在你前面创作的旋律中增加小二度音程,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下面进入:创意工作坊
国庆节就要到了,请选择或自编长度适合的歌词,小组合作创作歌颂祖国的歌曲,表达你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小组合作创作流程建议:
(1)找到相关题材的优秀歌曲,反复聆听并跟唱;
(2)反复默读、朗读歌词,深刻体会歌词表达的情感和其中蕴含的音乐属性;
(3)讨论并构想速度、力度、节拍、节奏、旋律进行方式等表现要素在歌曲中的呈现;
(4)根据歌词的语义,构想旋律分句;
(5)以乐句为单位在组内进行旋律创作接龙,也可以尝试个人独立创作;
(6)交流创作心得,讨论改进方案,共同演唱完成的作品;
(7)分组展示。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课堂达标
1. 是紧张感最强的音程,在表现悲伤、紧张的情绪时必不可少
2. 与减五度音程则给人带来不稳定感和动荡感。
答案:1.小二度
2.增四度
课堂总结
《学习项目三让旋律“不一般”》
小二度是紧张感最强的音程,在表现悲伤、紧张的情绪时必不可少增四度与减五度音程则给人带来不稳定感和动荡感
感谢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