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
第二单元
《和声的力量》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学生能通过聆听、演奏等活动,感受分解和弦独特的音色特点与音乐表现力,体会其在不同风格音乐中营造的氛围与情感,提升对音乐和声美的感知能力。
(二)艺术表现
熟练掌握分解和弦的演奏技巧,准确识读包含分解和弦的乐谱,能够在演奏中恰当表现出分解和弦的节奏与韵律,增强音乐表现力与感染力。
(三)创意实践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解和弦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或改编,如为熟悉的旋律编配分解和弦伴奏,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分解和弦在不同音乐文化与历史时期的运用与发展,理解其背后蕴含的音乐文化内涵,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目标
新知导入
同学们,在正式开启今天的音乐探索之旅前,咱们先来听两段风格截然不同的音乐片段。
大家仔细聆听,感受这两段音乐给你们带来的不同听觉体验和情感触动
大家都很敏锐地捕捉到了它们的差异。
那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同样的旋律,搭配不同的和弦演奏方式,会产生如此大的区别呢?
其实,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和弦的运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种独特的和弦形式——分解和弦,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探寻它在音乐中独特的魅力。
《学习项目二: 旋律中的分解和弦》
新知讲解
许多歌曲的旋律常常由分解和弦音与和弦外音构成。找到旋律中的分解和弦,也就找到了为旋律配和声伴奏的“钥匙”。
如果你想为音乐配上恰当的和声,除了需要掌握和弦的构成,还需要知道什么是和弦外音?
不属于和弦结构内的音称为和弦外音。常见的和弦外音有经过音、辅助音、延留音、倚音、先现音等。
经过音-在相对弱位置上,以级进、填充的形式出现于两个和弦音之间的和弦外音。经过音可使旋律进行更加流畅。
辅助音-在相对弱位置上,在两个相同和弦音之间出现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的和弦外音。
延留音-在相对强位置上的前一个和弦音的延长音,会通过下行级进的方式进行到下一个和弦音。
倚音-无准备地出现在强位置上,通过级进的方式解决的和弦外音。不协和音响突出,节拍位置清晰。
先现音-以和弦外音的形式提前出现在前一个和弦的弱位置的后一个和弦中的音。下面我们通过作品了解一下
我们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表示大、小调式的第一至第七级音。Ⅰ、Ⅳ、Ⅴ级音上的三和弦组合在一起,可以覆盖全部大、小调式音级。
以大调式音阶为例:
按照旋律谱上的和弦标记,将伴奏和弦写在低声部乐谱中,与同学合作表演。
3
1
6
3
1
6
5
3
7
2
7
5
3
1
6
7
5
3
2
7
5
6
4
1
3
1
6
3
1
6
4
2
6
4
7
5
3
1
6
2
7
5
3
1
6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课堂达标
1. 经过音-在相对弱位置上,以级进、填充的形式出现于两个和弦音之间的和弦外音。经过音可使旋律进行更加流畅。
2. 在相对弱位置上,在两个相同和弦音之间出现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的和弦外音。
3. 延留音-在相对强位置上的前一个和弦音的延长音,会通过下行级进的方式进行到下一个和弦音。
4. 无准备地出现在强位置上,通过级进的方式解决的和弦外音。不协和音响突出,节拍位置清晰。
5. 以和弦外音的形式提前出现在前一个和弦的弱位置的后一个和弦中的音。
答案:1.经过音
2.辅助音
3.延留音
4.倚音
5.先现音
课堂总结
《学习项目一原位和弦的构成与变体》
经过音-在相对弱位置上,以级进、填充的形式出现于两个和弦音之间的和弦外音。经过音可使旋律进行更加流畅。
辅助音-在相对弱位置上,在两个相同和弦音之间出现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的和弦外音。
延留音-在相对强位置上的前一个和弦音的延长音,会通过下行级进的方式进行到下一个和弦音。
倚音-无准备地出现在强位置上,通过级进的方式解决的和弦外音。不协和音响突出,节拍位置清晰。
先现音-以和弦外音的形式提前出现在前一个和弦的弱位置的后一个和弦中的音。
感谢您的观看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乐理课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声的力量》第2课时《学习项目二 旋律中的分解和弦》
【教材分析】
《学习项目二 旋律中的分解和弦》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声的力量》第2课时乐理课。分解和弦作为音乐创作与演奏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常作为伴奏织体在主调音乐里广泛应用 。其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上半叶,早期钢琴音乐中著名的阿尔贝蒂低音,便是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在18 - 19世纪浪漫派作家作品里,分解和弦应用愈发普遍且复杂,逐渐成为和声重要织体类型,在各类音乐风格与体裁中发挥关键作用,像民谣、古典音乐等,是构建音乐丰富性与表现力的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音乐学习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有所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旋律,开始关注歌曲背后的情感、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对音乐抱有浓厚兴趣,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对流行音乐尤为热衷,却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接触较少,存在一定偏见。在演唱与演奏技巧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节奏感强、嗓音条件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把握上存在困难。此外,八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在音乐展示时,部分学生因害怕出错,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鼓励引导。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学生能通过聆听、演奏等活动,感受分解和弦独特的音色特点与音乐表现力,体会其在不同风格音乐中营造的氛围与情感,提升对音乐和声美的感知能力。
(二)艺术表现
熟练掌握分解和弦的演奏技巧,准确识读包含分解和弦的乐谱,能够在演奏中恰当表现出分解和弦的节奏与韵律,增强音乐表现力与感染力。
(三)创意实践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解和弦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或改编,如为熟悉的旋律编配分解和弦伴奏,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分解和弦在不同音乐文化与历史时期的运用与发展,理解其背后蕴含的音乐文化内涵,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清晰理解分解和弦的概念、构成与常见类型,如大三和弦、小三和弦等分解形式。
2.熟练掌握分解和弦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手指的运用、节奏把握 。
3.能够准确识别音乐作品中的分解和弦,并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与效果。
(二)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不同类型分解和弦,根据音乐风格、情感等因素,为旋律进行恰当的和弦编配。
2.在演奏复杂节奏型或多声部的分解和弦时,保持节奏稳定与声部平衡,做到演奏流畅、富有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在音乐创作中,创造性地运用分解和弦表达情感、塑造音乐形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正式开启今天的音乐探索之旅前,咱们先来听两段风格截然不同的音乐片段。(播放一段用柱式和弦伴奏的激昂的进行曲和一段用分解和弦伴奏的抒情的民谣)大家仔细聆听,感受这两段音乐给你们带来的不同听觉体验和情感触动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没错,大家都很敏锐地捕捉到了它们的差异。那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同样的旋律,搭配不同的和弦演奏方式,会产生如此大的区别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其实,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和弦的运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种独特的和弦形式——分解和弦,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探寻它在音乐中独特的魅力。书写板书《学习项目二 旋律中的分解和弦》。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许多歌曲的旋律常常由分解和弦音与和弦外音构成。找到旋律中的分解和弦,也就找到了为旋律配和声伴奏的“钥匙”。如果你想为音乐配上恰当的和声,除了需要掌握和弦的构成,还需要知道什么是和弦外音?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不属于和弦结构内的音称为和弦外音。常见的和弦外音有经过音、辅助音、延留音、倚音、先现音等。
经过音-在相对弱位置上,以级进、填充的形式出现于两个和弦音之间的和弦外音。经过音可使旋律进行更加流畅。
辅助音-在相对弱位置上,在两个相同和弦音之间出现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的和弦外音。
延留音-在相对强位置上的前一个和弦音的延长音,会通过下行级进的方式进行到下一个和弦音。
倚音-无准备地出现在强位置上,通过级进的方式解决的和弦外音。不协和音响突出,节拍位置清晰。
先现音-以和弦外音的形式提前出现在前一个和弦的弱位置的后一个和弦中的音。下面我们通过作品了解一下
预设:分析作品
教师:我们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表示大、小调式的第一至第七级音。Ⅰ、Ⅳ、Ⅴ级音上的三和弦组合在一起,可以覆盖全部
大、小调式音级。以大调式音阶为例: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按照旋律谱上的和弦标记,将伴奏和弦写在低声部乐谱中,与同学合作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预设:欣赏
教师: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体会歌曲中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激发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丰富的音乐实例展示与实践活动,学生对分解和弦的概念和演奏技巧有了初步掌握 ,在审美感知上,学生能较好地感受分解和弦在不同音乐中的效果。不过,在创意实践环节,学生的创造力有待进一步激发,部分学生在进行分解和弦编配时较为保守。在今后教学中,应引入更多优秀音乐创作案例启发学生思维,增加小组讨论与交流环节,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同时,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对于复杂节奏型分解和弦的演奏练习,可设计更多针对性练习,放慢教学节奏,确保学生扎实掌握,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
七、课堂达标
1. 经过音-在相对弱位置上,以级进、填充的形式出现于两个和弦音之间的和弦外音。经过音可使旋律进行更加流畅。
2. 在相对弱位置上,在两个相同和弦音之间出现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的和弦外音。
3. 延留音-在相对强位置上的前一个和弦音的延长音,会通过下行级进的方式进行到下一个和弦音。
4. 无准备地出现在强位置上,通过级进的方式解决的和弦外音。不协和音响突出,节拍位置清晰。
5. 以和弦外音的形式提前出现在前一个和弦的弱位置的后一个和弦中的音。
答案:1.经过音
2.辅助音
3.延留音
4.倚音
5.先现音
【板书设计】
《学习项目一 原位和弦的构成与变体》
经过音-在相对弱位置上,以级进、填充的形式出现于两个和弦音之间的和弦外音。经过音可使旋律进行更加流畅。
辅助音-在相对弱位置上,在两个相同和弦音之间出现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的和弦外音。
延留音-在相对强位置上的前一个和弦音的延长音,会通过下行级进的方式进行到下一个和弦音。
倚音-无准备地出现在强位置上,通过级进的方式解决的和弦外音。不协和音响突出,节拍位置清晰。
先现音-以和弦外音的形式提前出现在前一个和弦的弱位置的后一个和弦中的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单元
目 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学生能通过聆听、演奏等活动,感受分解和弦独特的音色特点与音乐表现力,体会其在
不同风格音乐中营造的氛围与情感,提升对音乐和声美的感知能力。
(二)艺术表现
熟练掌握分解和弦的演奏技巧,准确识读包含分解和弦的乐谱,能够在演奏中恰当表现
出分解和弦的节奏与韵律,增强音乐表现力与感染力。
(三)创意实践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解和弦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或改编,如为熟悉的旋律编配分解和弦
伴奏,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分解和弦在不同音乐文化与历史时期的运用与发展,理解其背后蕴含的音乐文化内
涵,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新知导入
同学们,在正式开启今天的音乐探索之旅前,咱们先来听两段风格截然不同的音
乐片段。
大家仔细聆听,感受这两段音乐给你们带来的不同听觉体验和情感触动
大家都很敏锐地捕捉到了它们的差异。
那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同样的
旋律,搭配不同的和弦演奏方式,会产
生如此大的区别呢?
其实,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和弦的运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种独特的和弦形
式——分解和弦,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探寻它在音乐中独特的魅力。
《 》
新知讲解
如果你想为音乐配上恰当的和声,除了需要掌握和弦的构成,还需要知道什么是和弦
外音?
不属于和弦结构内的音称为和弦外音。常见的和弦外音有经过音、
辅助音、延留音、倚音、先现音等。
经过音-在相对弱位置上,以级进、填充的形式出现于两个和弦音之
间的和弦外音。经过音可使旋律进行更加流畅。
辅助音-在相对弱位置上,在两个相同和弦音之间出现的上方二度或
下方二度的和弦外音。
延留音-在相对强位置上的前一个和弦音的延长音,会通过下行级进
的方式进行到下一个和弦音。
倚音-无准备地出现在强位置上,通过级进的方式解决的和弦外音。
不协和音响突出,节拍位置清晰。
先现音-以和弦外音的形式提前出现在前一个和弦的弱位置的后一个
和弦中的音。下面我们通过作品了解一下
我们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表示大、小调式的第一至
第七级音。Ⅰ、Ⅳ、Ⅴ级音上的三和弦组合在一起,可以覆盖全部大、小调
式音级。
以大调式音阶为例:
按照旋律谱上的和弦标记,将伴奏和弦写在低声部乐谱中,与同学合作表演。
3 3 5 2
1 1 3 7
6 6 7 5
3 7 2 3 6
1 5 7 1 4
6 3 5 6 1
3 4 4 3
1 2 7 1
6 6 5 6
2 3
7 1
5 6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
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课堂达标
1. 经过音-在相对弱位置上,以级进、填充的形式出现于两个和弦音之
间的和弦外音。经过音可使旋律进行更加流畅。
2. 在相对弱位置上,在两个相同和弦音之间出现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
的和弦外音。
3. 延留音-在相对强位置上的前一个和弦音的延长音,会通过下行级进
的方式进行到下一个和弦音。
4. 无准备地出现在强位置上,通过级进的方式解决的和弦外音。不协和
音响突出,节拍位置清晰。
5. 以和弦外音的形式提前出现在前一个和弦的弱位置的后一个和弦中的
音。
答案:1.经过音
2.辅助音
3.延留音
4.倚音
5.先现音
课堂总结
《学习项目一原位和弦的构成与变体》
经过音-在相对弱位置上,以级进、填充的形式出现于两个和弦音之间的和
弦外音。经过音可使旋律进行更加流畅。
辅助音-在相对弱位置上,在两个相同和弦音之间出现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
度的和弦外音。
延留音-在相对强位置上的前一个和弦音的延长音,会通过下行级进的方式
进行到下一个和弦音。
倚音-无准备地出现在强位置上,通过级进的方式解决的和弦外音。不协和
音响突出,节拍位置清晰。
先现音-以和弦外音的形式提前出现在前一个和弦的弱位置的后一个和弦中
的音。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