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学习项目三 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学习项目三 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9-05 10:23:25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目 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学生通过聆听各类优秀小乐队合奏曲,感受不同乐器组合、和声编排、节奏型所营造的
多样音乐风格和情感氛围,提升对音乐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通过聆听各类优秀小乐队合奏曲,感受不同乐器组合、和声编排、节奏型所营造的
多样音乐风格和情感氛围,提升对音乐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三)创意实践
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旋律或主题,结合小乐队乐器特点,进行合奏曲的编配创作,包括
乐器声部安排、节奏设计、和声选择等,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小乐队的发展历史、风格特点,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拓宽音乐文
化视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新知导入
大家都看过乐队的精彩演出吧!
是不是被他们酷炫的表演和美妙的音乐深深吸引了?
在这个乐队里,吉他手弹出灵动的旋律,鼓手敲出有力的节奏,键盘手则营造出丰富的和声,他们紧
密配合,共同为我们带来一场听觉盛宴。
今天,我们就来开启这段奇妙的音乐之旅,学习如何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把我们脑海中的音乐想
法变成现实,让我们的小乐队也能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大家有没有信心?


新知讲解
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歌曲是充满诗意的,旋律优美。
接下来我们跟琴哼唱
按下面的步骤,将歌曲《西风的话》改编为合奏曲。
步骤一:找到旋律中的分解和弦,并将其以柱式和弦
的形式填入低声部的乐谱中。
5 5 5 5 2 6
3 3 2 3 7 4
1 1 7 1 5 1
6 2 2 5 2 5
4 7 7 3 7 3
1 5 5 1 5 1
5 6 5 6 6 2 2
3 4 3 4 4 7 7
1 1 1 1 1 5 5
5 5 6 2 2 5
3 5 3 4 7 7 3
1 3
1 1 1 5 5 1
步骤二:了解班级中的同学可以演奏哪些乐器,将每个和弦音分配至不同的乐器声部。
5 5 5 5 2 6
3 3 2 3 7 4
口风琴 1 1 7 1 5 1
三角铁 X 0 0 0 | X 0 0 0 | X 0 0 0 | X 0 0 0 |
手鼓 X 0 X 0 | X 0 X 0 | X 0 X 0 | X 0 X 0
|
碰铃 X 0 0 0 | X 0 0 0 | X 0 0 0 | X 0 0 0 |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三度叠置”
试一试用四度叠置的方法构成和弦。
奏一奏、听一听以下的和声进行,是不是与中国音乐的风格更贴切?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
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
音乐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
感受和想法?
课堂达标
判断题:
1.三度叠置的和弦构成方法及理论是在西方
音乐文化背景下经过长期发展才确立的和声规则。
( )
答案:1.√
课堂总结
《学习项目三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
三度叠置的和弦构成方法及理论是在西方音
乐文化背景下经过长期发展才确立的和声规则。
谢谢您的观看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乐理课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声的力量》第2课时《学习项目三 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
【教材分析】
《学习项目三 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声的力量》第3课时乐理课。在校园音乐活动中,小乐队演奏是学生们喜爱的艺术形式。通过编配合奏曲,学生能将各自的音乐特长融合,共同展现音乐魅力。这种实践不仅提升音乐技能,更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班级小乐队常见的乐器有吉他、钢琴、架子鼓、小提琴等,不同乐器组合能带来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而编配合奏曲则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乐器特点、和声运用、节奏配合等知识,是对音乐综合素养的挑战与提升。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音乐学习方面呈现出鲜明特点。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有所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旋律,开始关注歌曲背后的情感、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对音乐抱有浓厚兴趣,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对流行音乐尤为热衷,却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接触较少,存在一定偏见。在演唱与演奏技巧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节奏感强、嗓音条件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把握上存在困难。此外,八年级学生自尊心较强,在音乐展示时,部分学生因害怕出错,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鼓励引导。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学生通过聆听各类优秀小乐队合奏曲,感受不同乐器组合、和声编排、节奏型所营造的多样音乐风格和情感氛围,提升对音乐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通过聆听各类优秀小乐队合奏曲,感受不同乐器组合、和声编排、节奏型所营造的多样音乐风格和情感氛围,提升对音乐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三)创意实践
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旋律或主题,结合小乐队乐器特点,进行合奏曲的编配创作,包括乐器声部安排、节奏设计、和声选择等,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小乐队的发展历史、风格特点,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拓宽音乐文化视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深入了解班级小乐队中各类乐器的音色特点、音域范围、演奏技巧和表现力,以便在编配中合理运用。
2.掌握合奏曲编配的基本要素,如旋律的分配、和声的构建、节奏的设计以及各乐器声部之间的平衡与协作 。
3.能够准确识读总谱,理解各乐器声部在总谱中的作用,并能根据总谱指导乐队进行排练和演奏。
(二)教学难点
1.在合奏曲编配中,实现各乐器声部之间的巧妙融合与平衡,避免某个声部过于突出或被掩盖,使整体音响效果和谐统一 。
2.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需求,灵活运用编配技巧,创作出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合奏曲,而非千篇一律。
3.在小乐队排练和演奏过程中,有效解决成员之间的节奏配合、音准协调、演奏默契等问题,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同学们,大家都看过乐队的精彩演出吧!(播放一段知名乐队激情演奏的视频)是不是被他们酷炫的表演和美妙的音乐深深吸引了?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在这个乐队里,吉他手弹出灵动的旋律,鼓手敲出有力的节奏,键盘手则营造出丰富的和声,他们紧密配合,共同为我们带来一场听觉盛宴。今天,我们就来开启这段奇妙的音乐之旅,学习如何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 ,把我们脑海中的音乐想法变成现实,让我们的小乐队也能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大家有没有信心?
书写板书《学习项目三 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歌曲《西风的话》,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是充满诗意的,旋律优美,接下来我们跟琴哼唱
预设:哼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按下面的步骤,将歌曲《西风的话》改编为合奏曲。
步骤一:找到旋律中的分解和弦,并将其以柱式和弦的形式填
入低声部的乐谱中。
预设:回答问题
步骤二:了解班级中的同学可以演奏哪些乐器,将每个和弦音分配至不同的乐器声部。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三度叠置”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试一试用四度叠置的方法构成和弦。奏一奏、听一听以下的和声进行,是不是与中国音乐的风格更贴切?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预设:欣赏
教师: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体会歌曲中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激发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小乐队合奏曲编配的学习与实践,对乐器特点和编配要素有了一定认识,部分学生在创意实践环节展现出独特想法 。然而,在审美感知培养上,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深度不足,导致学生对一些复杂音乐风格理解不够透彻。在团队协作排练时,成员间的配合问题较为突出,节奏和音准的协调花费较多时间。后续教学应增加经典作品赏析,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剖析音乐;同时,加强排练指导,设计更多团队协作练习,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与团队合作能力。
七、课堂达标
1.三度叠置的和弦构成方法及理论是在西方音乐文化背景下经过长期发展才确立的和声规则。( )
答案:1.√
【板书设计】
《学习项目三 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
三度叠置的和弦构成方法及理论是在西方音乐文化背景下经过长期发展才确立的和声规则。按照西方和声理论为中国音乐编配和声,往往会产生风格上的冲突。因此,我们可以不拘于西方和声体系的规则,创造性地为“中国风”的旋律配和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
第二单元
《和声的力量》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学生通过聆听各类优秀小乐队合奏曲,感受不同乐器组合、和声编排、节奏型所营造的多样音乐风格和情感氛围,提升对音乐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通过聆听各类优秀小乐队合奏曲,感受不同乐器组合、和声编排、节奏型所营造的多样音乐风格和情感氛围,提升对音乐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三)创意实践
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旋律或主题,结合小乐队乐器特点,进行合奏曲的编配创作,包括乐器声部安排、节奏设计、和声选择等,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小乐队的发展历史、风格特点,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拓宽音乐文化视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教学目标
新知导入
大家都看过乐队的精彩演出吧!
是不是被他们酷炫的表演和美妙的音乐深深吸引了?
在这个乐队里,吉他手弹出灵动的旋律,鼓手敲出有力的节奏,键盘手则营造出丰富的和声,他们紧密配合,共同为我们带来一场听觉盛宴。
今天,我们就来开启这段奇妙的音乐之旅,学习如何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把我们脑海中的音乐想法变成现实,让我们的小乐队也能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大家有没有信心?
《学习项目三:
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
新知讲解
聆听歌曲《西风的话》
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歌曲是充满诗意的,旋律优美。
接下来我们跟琴哼唱
按下面的步骤,将歌曲《西风的话》改编为合奏曲。
步骤一:找到旋律中的分解和弦,并将其以柱式和弦的形式填入低声部的乐谱中。
5
3
1
5
3
1
5
2
7
5
3
1
2
7
5
6
4
1
6
4
1
2
7
5
2
7
5
5
3
1
2
7
5
5
3
1
5
3
1
6
4
1
6
4
1
6
4
1
2
7
5
2
7
5
2
7
5
5
3
1
5
3
1
5
3
1
5
3
1
5
3
1
6
4
1
2
7
5
步骤二:了解班级中的同学可以演奏哪些乐器,将每个和弦音分配至不同的乐器声部。
5
3
1
5
3
1
5
2
7
5
3
1
2
7
5
6
4
1
口风琴
三角铁
手鼓
碰铃
X 0 0 0 | X 0 0 0 | X 0 0 0 | X 0 0 0 |
X 0 X 0 | X 0 X 0 | X 0 X 0 | X 0 X 0 |
X 0 0 0 | X 0 0 0 | X 0 0 0 | X 0 0 0 |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三度叠置”
试一试用四度叠置的方法构成和弦。
奏一奏、听一听以下的和声进行,是不是与中国音乐的风格更贴切?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律动、乐器伴奏等的方法表现音乐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课堂达标
判断题:
1.三度叠置的和弦构成方法及理论是在西方音乐文化背景下经过长期发展才确立的和声规则。( )
答案:1.√
课堂总结
《学习项目三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
三度叠置的和弦构成方法及理论是在西方音乐文化背景下经过长期发展才确立的和声规则。
谢谢您的观看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