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谱唱歌)可爱的羊群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听赏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感受草原的宽广与美丽。
2、能用不同速度、力度学会演唱《可爱的羊群》这首歌曲。
3、感知《可爱的羊群》中的乐句划分。
4、能学会跳简单的筷子舞,并随乐表演舞蹈。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读谱学唱《可爱的羊群》、随乐跳筷子舞,并从这两个内容中感受草原美丽的景象。教学难点:学跳筷子舞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导入
听赏《森吉德玛》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段音乐,想象一下你到了哪里?A、初听第一遍(感受基本情绪和意境)师:你觉得刚才的音乐美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请同学们说说聆听音乐的感受。)B、复听第二遍,并观看课件所示情景。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首管弦乐曲,是蒙古的经典民歌《森吉德玛》。如果你觉得它很美,就跟着老师随着音乐动一动。(全班聆听全曲,教师引导学生随乐律动。)
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
1、导学铺垫:游戏“我跳你猜”师:同学们,从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和咱们律动时的动作中,知道咱们今天这节音乐课将要走进哪个民族了吗?(蒙古族)对于蒙古族,你们了解多少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师:大家对蒙古族的了解还真是多,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我跳你猜”的游戏。老师跳蒙古族舞蹈的动作,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动作表示的是什么?如果能跟着老师学,那就更好了。A、“挤奶”动作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在蒙古族的舞蹈中会有挤奶的动作呢?(课件展示草原上牛羊满地的风景,老师随风光片介绍。)B、“抖肩”动作C、“雄鹰展翅”动作D、“骑马”的动作师:蒙古族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在羊群中生活,这些动物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好伙伴,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都有赛马、摔跤、射箭等项目,瞧,有四只小羊过来了(课件展示:四只小羊分别拖着四条节奏出现。)第一只:X X X| X X |X X X X| X — ||第二只:X X X| X X X |X X X X| X — ||第三只: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第四只:X X |X X X X|X X X X| X — ||B、认识附点四分节奏C、节奏练习2、读谱唱歌A、教学导入
师:刚才的管弦乐曲《森吉德玛》展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那么现在我们也来用美妙的声音表现清晨的草原,首先请大家听一听这段旋律,然后再用“噜”来模唱。B、教师范唱(学生用“噜”音模唱)C、识读乐谱(课件展示《可爱的羊群》乐谱。)
3 3 3 |6 6 | 5 6 3 5 | 6 —|(第一乐句)
2 2 3 |5 6 7 | 6 5 3 5 | 3 —|(第二乐句)
6 6 6 |1 2 3 | 2 1 6 1 | 2· 5|(第三乐句)
3 6 |1 2 3 3| 2 1 6 1 | 6 —||(第四乐句)
D、学生跟唱(教师弹琴正音打节奏)
E、带歌词试唱歌曲《可爱的羊群》,并感受速度和力度不同条件下演唱歌曲的不同效果。
3 3 3 |6 6 | 5 6 3 5 | 6 —|(第一乐句)
蓝 蓝的 天 上 飘着 白 云,
2 2 3 |5 6 7 | 6 5 3 5 | 3 —|(第二乐句)
白 云 撒落 在 大 草 原,
6 6 6 |1 2 3 | 2 1 6 1 | 2· 5|(第三乐句)
草 原是 我 们 美 丽的 家,
3 6 |1 2 3 3| 2 1 6 1 | 6 —||(第四乐句)
家 里的 小伙伴是 可爱 的羊 群。
F、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可爱的羊群》。
活动3【活动】拓展表现
1、用筷子为歌曲伴奏师:为了加强这种欢快的感觉,让我们用筷子为《可爱的羊群》伴奏好吗?师:刚才跟着老师用筷子伴奏的时候,除了筷子互相敲击之外,老师还敲击了身体的哪些部位?2、介绍筷子舞及蒙古族的其他舞蹈师:刚才你们随老师敲击身体的不同部位和身体韵律的变化,是不是使我们的动作具有了舞蹈的韵味?其实,老师带大家跳的就是蒙古族人民非常喜爱的筷子舞中的典型动作。师:蒙古族人民不仅能骑马射箭,而且能歌善舞,他们的传统舞蹈有安代舞、顶碗舞和筷子舞。今天我们就来跳一跳蒙古族人民特别喜爱的筷子舞吧。(老师随《可爱的羊群》音乐示范筷子舞,学生跟跳。)师:这些动作你们熟悉吗?其实,我们只要把“我跳你猜”环节中学到的动作和我们刚才敲击筷子的动作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筷子舞。(师生一起随乐跳筷子舞。)3、表演筷子舞
活动4【练习】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在你们欢乐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中,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魅力。我们这堂愉快的音乐课到这儿就结束啦。让我们大家唱起歌跳起舞,随着下课的铃声走出教室吧!
课件24张PPT。可爱的羊群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听赏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感受草原的宽广与美丽。
2、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学会演唱《可爱的羊群》这首歌曲。
3、感知《可爱的羊群》中的乐句划分。
4、学会跳简单的筷子舞,并随乐表演舞蹈。教学重点: 通过读谱学唱《可爱的羊群》、随乐跳筷子
舞,并从这两个内容中感受草原美丽的景象。教学难点:学跳筷子舞教具准备
课件、琴、筷子
教学时间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学习新课
三、拓展表现
四、课堂小结
一、教学导入
森
吉
德
玛
二、学习新课
《可爱的羊群》 蒙古族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少数聚居或散居在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宁夏、河南、河北、北京等北方地区,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等地也有少量的蒙古族居住。“蒙古”,是蒙古人的自称。其意为“永恒之火”。
蒙古族有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他们的祖先曾骑着马四处征战,创造了英雄的业绩。他们劳动生产离不开马,行路离不开马,就连吃、住、娱乐都离不开马。蒙古族盛行的体育运动之一是赛马,歌唱的是骏马,跳的舞是《牧马舞》、《马刀舞》,连最有名的乐器也叫马头琴。因此,人们把蒙古族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简介:挤奶舞蒙古族舞蹈——抖肩蒙古族舞蹈——雄鹰展翅蒙古族舞蹈——骑马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 3 I 6 6 I 5 6 3 5 I 6 — I (第一乐句) 2 2 3︱5 6 7︱6 5 3 5 ︱ 3 —︱(第二乐句)6 6 6 ︱ 1 2 3 ︱ 2 1 6 1 ︱ 2 · 5 ︱(第三乐句)3 6 ︱1 2 3 3 ︱ 2 1 6 1 ︱ 6 —︱︱(第四乐句). .. . . . 3 3 3 I 6 6 I 5 6 3 5 I 6 — I (第一乐句)
蓝 蓝的 天 上 飘着 白 云,
2 2 3︱5 6 7︱6 5 3 5 ︱ 3 —︱(第二乐句)
白 云 撒落 在 大 草 原。
6 6 6 ︱ 1 2 3 ︱ 2 1 6 1 ︱ 2 · 5 ︱(第三乐句)
草 原是 我 们 美 丽的 家, 3 6 ︱1 2 3 3 ︱ 2 1 6 1 ︱ 6 —︱︱(第四乐句)
家 里的 小伙伴是 可爱 的 羊 群。. .. . . . 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演唱《可爱的羊群》,
感受不一样的表现效果。三、拓展表现:欢腾的草原
学习、表演筷子舞筷子舞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你们欢乐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中,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魅力。我们这堂愉快的音乐课到这儿就结束啦,让我们大家一起唱起歌跳起舞,随着下课的铃声出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