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分子动理论 第一课时 课件(26张PPT)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2 分子动理论 第一课时 课件(26张PPT)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0 16:2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
第2节 分子动理论
第十三章 内能


CONTENS
学习目标
1
课堂小结
6
物质的构成
3
新课导入
2
分子热运动
4
典型例题
7
分子间的作用力
5
学习目标
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了解其尺度。
通过实验观察扩散现象,认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且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培养观察能力及通过现象推测本质的能力。
在老师帮助下,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能概述分子动理论内容,并用其解释现象。
【重点】分子动理论
【难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引力与斥力)
新课导入
【想一想】
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吸食花蜜。
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花香是如何传播的?
很久以前就有人猜想:我们在远处就可以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里的“原子”,飘到了我们鼻子里。
一、物质的构成
水分子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的体积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体, 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米,用肉眼直接看不到。比如,水分子的直径:4×10-10m。
一、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分子、原子构成的
电子显微镜
细小的灰尘、空气中极小的水珠、极细的铁粉都是微小的物体,而不是分子。它们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宏观物体,分子的尺度很小,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的都不是分子,而是物质的微粒,真正的分子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
二、分子热运动
思考:我们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
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肥皂中挥发出来,扩散空气中,当它们到达鼻子里时,我们就会闻到香味。
2-1、分子热运动——扩散
气体的扩散实验
【实验】气体扩散
【演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讨论】
(1)抽掉玻璃板后,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2)空气瓶中颜色变深说明了什么?
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盛放空气的瓶内
(3)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浅说明了什么?
空气进入了盛放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内
2-1、分子热运动——扩散
气体的扩散实验
【实验】气体扩散
【演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讨论】
(4)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彼此进入对方,说明气体分子在运动。
【结论】
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2-1、分子热运动——扩散
【实验】液体扩散
【演示】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比水的密度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因此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明显的界面。静放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讨论】
(1)分界面变模糊说明了什么?
硫酸铜和水彼此进入对方
【结论】
硫酸铜分子和水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2-1、分子热运动——扩散
【实验】固体扩散
【演示】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
铅块
金块
实验前
叠放在一起
五年后
【结论】
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2-1、分子热运动——扩散
【实验归纳】
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论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结论2】分子之间有间隙
2-1、分子热运动——扩散
相互接触 不同的物质必须相互接触才会发生扩散现象,如果物质之间彼此不是接触,是不可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彼此进入 扩散不是单一的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而是同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微观本质 从宏观上讲,扩散是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从微观角度来看,扩散其实是不同物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进入到对方分子空隙的结果。
2-1、分子热运动——扩散
同学们能列举生活中见到或感受到的扩散现象吗?
1. 人闻到的各种气味;
2. 浸入盐水的东西变咸;
3.“墙内开花墙外香”;
4. 存放煤的墙角,几年后墙壁表面有一层厚厚的黑色印迹;
5. 令人窒息的“二手烟”;
6. 湿衣服晾干了(蒸发);
……
2-2、分子热运动——扩散速度的影响因素
【演示】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比较扩散现象快慢。
(1)观察现象
(2)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分子扩散越_____。
剧烈

2-2、分子热运动——扩散速度的影响因素
分子的扩散速度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速度越快。我们把分子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现象解释】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后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扩散加快。
【问题】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分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演示】把两个铅柱的地面用小刀削平。然后紧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挂上两个钩码。试着将它们拉开。
【结论】拉不开。
【说明】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
实验观察3
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变大?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r
L1
L2
L 3 >10r
“r ”是分子间的平衡距离
① 分子间距离等于r 时,
引力等于斥力
② 分子间距离小于r 时,
表现为斥力,还存在引力
③ 分子间距离大于r 时,
表现为引力,还存在斥力
④ 分子间距离大于10r 时,
引力和斥力都可以忽略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表现与它们的 有关系。
距离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 距离 分子间 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
固态 很大
液态 较大 较大
气态 很大
很小




很小


【填一填】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它们不同的宏观特征。
固态物质的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振动,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其他位置,就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的约束,可以到处自由移动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动理论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分子间的距离决定分子间作用力
课堂小结
(2024·广东)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扬
B. 秋天落叶飘零
C. 夏天荷花飘香
D. 冬天雪花飞舞
C
典型例题
2024·江苏无锡)通过可观测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原子可分
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间有空隙
C. 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空隙
D. 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C
典型例题
(2024·北京模拟)关于分子动理论,说法错误的是( )
A. 固体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 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之间
C.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 铅块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典型例题
(2024·成都)“二十里中香不断”中闻到花香属于________现象;“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
扩散
典型例题
温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