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培优卷)第3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培优卷)第3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0 13:4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苏教版)
第3单元 分数除法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两个长方形A、B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面积是A的,是B的。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为(  )
A.4:9 B.9:4 C.3:2 D.2:3
2.参加数学测试的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1,平均分是86,其中男生的平均分是84,则女生的平均分是(  )
A.87 B.88 C.89 D.90
3.一台压路机压路千米要小时,这台压路机每小时可以压路(  )千米.
A. B.2 C. D.
4.a,b都是自然数(且均不为0),如果ab,那么,a和b相比(  )
A.a大 B.b大 C.同样大 D.不能确定
5.六年级二班图书角放着一些课外书,书的本数在100~200之间,其中是科技类书籍,是文学类书籍。该班图书角可能有(  )本科技类书籍。
A.12 B.15 C.63
6.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的长度是(  )米.
A., B., C., D.,
7.“甲比乙少”,应该把(  )看作单位“1”.
A.甲 B.乙 C.无法确定
8.饲养场养白兔51只,占兔子总数的,要求(  )可以列式为“51”
A.黑兔只数 B.兔子总数 C.无法确定
9.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速度是甲车的,求乙车速度的算式是(  )
A.60×10÷9 B.60 C.60
10.若a,那么a一定是(  )
A.真分数 B.假分数 C.任何小于1的数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小张小时步行千米,步行1千米需   小时,他每小时步行   千米.
12.学校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已经吃了全部大米的,正好是2.4吨。学校食堂运来的这批大米一共有___________吨。
13.一辆汽车行千米用汽油升。行1千米用汽油   升,升汽油可供这这辆汽车行   千米。
14.下图是由8个小三角形拼成的,其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与空白部分的面积比是    ;如果大长方形的面积是128平方厘米,那么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5.分装20千克糖,若每袋装,可以装   袋,若每袋装千克,可以装   袋.
16.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底是米,它的高是   米.
17.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   ,比的后项相当于   ,比值相当于   ;同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   ,比的后项相当于   ,比值相当于   .
18.计算2.3÷0.46,要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    倍,变为    ÷   。
19.冰融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现有一块冰融化成水以后的体积是36dm3,这块冰的体积是___________dm3。
20.快递员送快递,从一楼到二楼王老师家用了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到五楼的李老师家要用_____________分钟。
21.      ×11=   1
22.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女生的80%,   的人数是单位“1”的量.如果男生有160人,求女生人数.列式为:   .
三.判断题(共10小题)
23.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   .
24.甲比乙多,那么乙比甲少   .
25.足球的个数比篮球少,那么篮球的个数比足球多.   .
26.一批水泥,用去,剩下的是用去的.   .
27.一个自然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这个自然数.    .
28.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9.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的,也就是.   .
30.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就等于除以这个数的倒数.   
31.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分数,所得的结果一定大于被除数.   .
32.如果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3倍,那么比值也扩大3倍.    
四.计算题(共2小题)
33.直接写出得数.
4 1 0 2
34.解方程.
x=8 x=1 x=22
五.应用题(共7小题)
35.小明看一本课外书,已经看了200页,正好占这本书总页数的。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36.水果店运来香蕉48筐,运来苹果的筐数是香蕉的,又是梨的.运来梨多少筐?
37.学校买来800本书,五年级分得这些书的,四年级分得的本数是五年级的,四年级分得多少本?
38.王大叔用24米长的篱笆围一个长方形鸡舍,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鸡舍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9.一家玩具厂生产一批儿童玩具,已经生产了总个数的,如果再生产600个,已完成的个数与剩下的个数的比是2:3.这批儿童玩具共有多少个?
40.在学校举行的“六一”画展活动中,五年级上交100幅画,六年级上交80幅画,六年级上交的画幅数是五六年级总幅数的几分之几?你还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1.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距离乙地还有245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考点】重叠问题.
【答案】D
【思路分析】因为重叠的面积相等。所以根据题意可知A的面积B的面积,再根据比例的性质,即可求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
【解答】解:A的面积B的面积
A的面积:B的面积:
化简可得A的面积:B的面积=2:3
答: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为2:3。
故选:D。
【名师点评】抓住阴影面积一样,根据比例的性质可得A的面积B的面积,是解本题的关键。
2.【考点】比的应用.
【答案】D
【思路分析】把参加数学测试的男生人数看作“2”,则女生人数为“1”。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用平均分乘参加人数,就是总份,再用男生平均分乘男生人数,就是男生总分,用总份减男生总分,再除以女生人数,就是女生平均分。
【解答】解:[86×(2+1)﹣84×2]÷1
=[86×3﹣84×2]÷1
=[258﹣168]÷1
=90÷1
=90(分)
答:女生的平均分是90分。
故选:D。
【名师点评】关键是根据参加的男、女生人数的比,求出男、女生及总“人数”,再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解答。
3.【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
【答案】C
【思路分析】这台压路机每小时可以压路长度,就是求压路机的工作效率,依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即可解答.
【解答】解:1(千米)
答:这台压路机每小时可以压路1千米.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属于比较简单应用题,只要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4.【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答案】B
【思路分析】首先根据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去掉除号;因为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所以ab大于0,不等式两边同时乘大于0的数ab,则不等号方向不变;得到a3<b3,所以a<b;因此得解.
【解答】解:a,b都是自然数(且均不为0),
ab,
ab,
两边同时乘ab,得a3<b3,
所以a<b;
故选:B.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利用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来解决问题.
5.【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
【答案】B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图书角书的数量必须能平均分成7份和5份,也就是书的本数必须是7和5的倍数,找到满足条件的课外书本数,进一步得到可能有的科技类图书的数量;由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六年级二班图书角放着一些课外书,书的本数在100~200之间,其中是科技类书籍,是文学类书籍,
则书的本数必须是7和5的倍数,书的本数是105或140或175,
则可能有的科技类图书的数量是15或20或25。
故选:B。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和的意思。
6.【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分数除法.
【答案】B
【思路分析】求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5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都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每段占全长的分率:1÷7;
每段长的米数:5÷7(米),
答:每段是全长的,每段的长度是米;
故选:B.
【名师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
7.【考点】单位“1”的认识及确定.
【答案】B
【思路分析】在两个量做比较时,把“比”这个字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本题应把乙看作单位“1”.
【解答】解:甲比乙少,应该把乙看作单位“1”.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对单位“1”的认识及确定.在两个量做比较时,把“比”或“是”这个字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
8.【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
【答案】B
【思路分析】饲养场养白兔51只,占兔子总数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可知,列式为“51”是求兔子总数是多少.
【解答】解:列式为“51”是求兔子总数是多少.
故选:B.
【名师点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9.【考点】分数乘法应用题.
【答案】C
【思路分析】把甲车的速度看成单位“1”,用甲车的速度乘上就是乙车的速度.
【解答】解:乙车的速度为:
6054(千米/时);
故选:C。
【名师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0.【考点】分数除法;分数大小的比较.
【答案】A
【思路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解答:两个非零的数相除,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解答】解:若a,那么a一定是小于1的分数但不为0,即真分数.
故选:A。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商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首先用小张步行千米用的时间除以,求出步行1千米需多少小时;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小张小时步行的路程除以,求出他每小时步行多少千米即可.
【解答】解:(小时)
(千米)
答:步行1千米需小时,他每小时步行千米.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12.【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把这批大米的吨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2.4吨除以就是这比大米的吨数。
【解答】解:2.42.8(吨)
答:学校食堂运来的这批大米一共有2.8吨。
故答案为:2.8。
【名师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应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已知数除以它所对应的分率。
13.【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
【答案】,。
【思路分析】把汽车行1千米用汽油的升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升除以就是行1千米用汽油的升数;由前面计算可知,行1千米用汽油升,就是升里面包含多少个升,用升除以升就是升汽油可供这这辆汽车行的行的千米数。
【解答】解:(升)
(千米)
答:行1千米用汽油升,升汽油可供这这辆汽车行千米。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应用。
14.【考点】分数乘法;比的应用.
【答案】5:3;48。
【思路分析】整个图形平均分成8份,空白部分占3份,涂色部分占5份,据此完成第一空;空白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面积的,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涂色部分的面积与空白部分的面积比是5:3;
12848(平方厘米),那么空白部分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5:3;48。
【名师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比的应用的题目,弄清图中各部分面积间的关系是关键。
15.【考点】分数除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把20千克糖看作单位“1”,若每袋装,可以1袋;若每袋装千克,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用20即可可以装的袋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1(袋),
20
=20×4
=80(袋),
答:若每袋装,可以装4袋,若每袋装千克,可以装80袋.
故答案为:4,80.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关键是明确:与的意义.
16.【考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知道h=2S÷a,由此把数据代入即可求出高.
【解答】解:22.5(米)
答:它的高是2.5米.
故答案为:2.5.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的灵活应用.
17.【考点】比的意义;求比值和化简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数、分子,比号相当于除号、分数线,后项相当于除数、分母,比值相当于商、分数值.
【解答】解: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同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比值.
故答案为:被除数,除,商,分子,分母,分数值.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
18.【考点】小数除法.
【答案】100,230,46。
【思路分析】本题根据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解:计算2.3÷0.46,先把0.4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也就是把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被除数也相应的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变成230÷46。
故答案为:100,230,46。
【名师点评】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19.【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
【答案】40。
【思路分析】把冰的体积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这块冰化成的水的体积除以,就是这块冰的体积。
【解答】解:3640(dm3)
答:这块冰的体积是40dm3。
故答案为:40。
【名师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应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已知数除以它所对应的分率。
20.【考点】植树问题.
【答案】1。
【思路分析】快递员从一楼到二楼王老师家,实际上就是走了1层,所以快递员走一层楼所用的时间为分钟;从一楼走到五楼需要经过5﹣1=4(层),则走的层数×每走一层需要的时间=一共所需要的时间,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5﹣1=4(层)
41(分钟)
答: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到五楼的李老师家要用1分钟。
故答案为:1。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的一般类型,要注意此题中走的层数=楼数﹣1。
21.【考点】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答案】、、。
【思路分析】分数乘法: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分数除法: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解答】解:111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2.【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单位“1”的认识及确定.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根据“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女生的80%,”得出是把女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
(2)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除法列式求出女生的人数.
【解答】解:(1)把女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
(2)160÷80%=200(人),
故答案为:女生;160÷80%.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三.判断题(共10小题)
23.【考点】分数除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求每段长的米数,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表示把3米平均分成5份,求出每一份的具体的长度,也就是每段长的米数.
【解答】解:3(米);
答:每段长米.
故判断为:正确.
【名师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
24.【考点】分数除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设乙数是1,那么甲数就是1;然后把甲数看成单位“1”,求出甲数与乙数的差,再用差除以甲数即可.
【解答】解:设乙数是1,那么甲数是:
1;
(1),


乙比甲少;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别,找清各自以谁为标准,再把数据设出,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求解.
25.【考点】分数除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先把篮球的个数看成单位“1”,足球的个数比篮球少,就是(1),然后用除以足球的个数就是篮球的个数比足球多几分之几,然后与比较判断.
【解答】解:(1),


篮球的个数比足球多;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先找出单位“1”,用单位“1”的量分别表示出篮球、足球已知两者的差,再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方法求解.
26.【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把水泥重量看作单位“1”,先求出剩余重量占总重量的分率,再用剩余重量占的分率除以用去重量占的分率即可解答.
【解答】解:(1)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剩余重量占总重量的分率.
27.【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答案】×
【思路分析】自然数大于0时,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这个自然数;但要考虑自然数为0的情况,自然数为0时,除以一个真分数商就等于0,即等于这个自然数,由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自然数大于0时,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这个自然数;
自然数等于0时,除以一个真分数商就等于0,即等于这个自然数.
故判断为:错误.
【名师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要考虑这个自然数为0的情况,再做出判断.
28.【考点】比的性质.
【答案】×
【思路分析】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根据比的性质直接判断.
【解答】解: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是0除外,比值才不变.
故判断为:×.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对比的性质内容的理解,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因为比的后项为0无意义.
29.【考点】分数乘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把一个数平均分成n份,每份就是1÷n,即每份就是它的,因此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的,也就是.
【解答】解: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的,也就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查了分数乘除法的相互转化,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理解和计算.
30.【考点】分数除法.
【答案】×
【思路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解答即可: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解答】解: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而不是除以这个数的倒数;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1.【考点】商的变化规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解答:两个非零的数相除,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解答】解: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分数,所得的结果一定大于被除数的说法错误,因为所得的结果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被除数.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商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32.【考点】比的性质.
【答案】×
【思路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知,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3倍,比值不变,
所以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3倍,比值也扩大3倍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基本性质,注意比值不变.
四.计算题(共2小题)
33.【考点】分数除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直接计算即可.
【解答】解:416
1
00
2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两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
34.【考点】分数方程求解.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即可.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即可.
(3)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即可.
【解答】解:(1)x=8
x8
x=20
(2)x=1
x1
x
(3)x=22
x22
x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
五.应用题(共7小题)
35.【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
【答案】250页。
【思路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求单位“1”,用对应的数量除以对应的分率,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200250(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250页。
【名师点评】明确单位“1”未知,求单位“1”,用对应的数量除以对应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
36.【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水果店运来香蕉48筐,运来苹果的筐数是香蕉的,把香蕉的筐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运来苹果有4840筐,又是梨的,再把梨的筐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苹果的筐数除以其占梨的筐数的分率,即得梨有多少筐.
【解答】解:48
=40
=70(筐)
答:运来梨70筐.
【名师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7.【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
【答案】120本。
【思路分析】先把这些书的总本数看作单位“1”,用总本数乘五年级占的分率,求出五年级分得的本数;再把五年级分得的本数看作单位“1”,用五年级分得的本数乘四年级分得的本数占五年级的分率即可求解。
【解答】解:800
=160
=120(本)
答:四年级分得120本。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五年级的本数。
38.【考点】比的应用.
【答案】32平方米。
【思路分析】先计算出长方形鸡舍长与宽的和,再根据按比分配的方法计算出长和宽,进一步计算出鸡舍的面积。
【解答】解:24÷2=12(米)
124(米)
128(米)
4×8=32(平方米)
答:这个鸡舍的面积是32平方米。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答规律,先求出总份数,用它作公分母,再分别求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39.【考点】比的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把这批儿童玩具的个数看作单位“1”,已经生产了总个数的,再生产600个,就生产了总个数的,600个所对应的分率就是(),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600个除以()就是这批儿童玩具的总个数.
【解答】解:600÷()
=600÷()
=600
=9000(个)
答:这批儿童玩具共有9000个.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比转化成分数(即已完成的个数占总个数的),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40.【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把五六年级上交画的总数看总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提出的问题是:六年级上交的画幅数是五年级的几分之几?把五年级上交画的幅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80÷(100+80)
=80÷180
答:六年级上交的画幅数是五六年级总幅数的.
提出的问题是:六年级上交的画幅数是五年级的几分之几?
80÷100
答:六年级上交的画幅数是五年级的.
【名师点评】此题属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量作除数.
41.【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的单位“1”是全程的米数,行了全程的 ,剩下全程的(1),用对应的数(245)除以对应的分数(1),就是要求的结果.
【解答】解:245÷(1),
=245,
=245,
=612.5(千米);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612.5千米.
【名师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基本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1”,找出对应量,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