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础卷》——4.6.4商不变的规律(分层作业)-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 a、b都是自然数,a÷b=1时,a( )b。
A.> B.< C.=
2.1500÷200的商是7,余数是( )。
A.1 B.10 C.100
3.与72.9÷0.09的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7.29÷0.09 B.729÷0.9 C.72.9÷9 D.729÷0.009
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一定没有0。
B.计算800÷25时,可以运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C.□81×95的积一定是五位数。
D.直线没有端点,线段有2个端点。
5.248÷8,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4倍,那么商( )。
A.缩小4倍 B.扩大4倍 C.不变 D.无法确定
6.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5,余数是3,若甲、乙两数同时扩大10倍,那么余数( )
A.不变 B.是30 C.是0.3 D.是300
7.粗心的小强想用计算器计算216000÷2700,他错误地输入了21600÷27。聪明的小红帮助小强弥补了他的错误。下列( )是小红的做法。
A.乘100 B.除以100 C.乘10 D.除以10
8.小明在做一个除法算式时,把除数36抄成6并计算出了结果。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应该再( )。
A.除以6 B.乘6 C.除以36 D.乘36
二、判断题
9.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6,商不变。( )
10.如果÷=24,那么(+2)÷(+2)=24。( )
11.被除数一定,除数越大,商就越小。( )
12.计算6.2÷0.31时,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 10倍就可以了。( )
13.800÷25=(800×4)÷(25×4)=3200÷100=32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 )
14.因为26÷5=5……1,所以260÷50=5……10。( )
三、填空题
15.一包A4纸有500张,厚度约5厘米。十万张A4纸大约有 米高。
16.在做小数除法时,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的小数点向 移动几位后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 移动相同的位数。
17.两个数相除,商是56,余数是3,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是 ,余数是 。
18.在横线上填上“>”“<”或“=”.
2.85×0.8 2.85 4.2×0.98 4.2÷0.98
0.54×1.2 5.4×0.12 A÷0.99 A÷1.01(A≠0)
19.根据12×68=816,可知0.12×68= ,81.6÷6.8=
20.A÷B=8……5,如果A和B都乘以100,那么商是 ,余数是 。
21.明明在计算3.6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结果得24.这道题的除数是
四、计算
22.直接写得数。
15×18= 45×18= 540÷18=
992÷31= 9920÷320= 992÷62=
2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34×18= 670×58= 45×507=
957÷87= 2500÷400= ★352÷58=
24.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
875-399
24×28+28×76
五、解决问题
25.下面是某市甲、乙、丙三个学校购买钢笔的数量和所付的钱数:
学校 甲 乙 丙
所付的钱/元 800 200 400
数量/个 40 10 20
他们购买的钢笔价格相同吗
26.一个除数是700的除法算式中,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除以70,计算后发现余数比原来减少了138,则原来的余数是多少
27.小王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470末尾的0漏写了,得到的商是30。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28. 松糕是浙江温州市特色传统名点,松软香甜,美味可□。某公司计划采购50盒松糕发给员工,一共需要3500元。
(1)每盒松糕多少元
(2)采购当天商场开展促销活动,每盒松糕半价出售,请你快速写出这时3500元可以买多少盒这样的松糕。
29.两数相除,商11余13,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553,那么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多少 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扩大后被除数和除数得到的商和余数分别是多少
30.有两捆同样规格的铁丝:第一捆长5米,重250克;第二捆重1000克。第二捆铁丝长多少米?(要求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问题)
31.小公共汽车包括起点和终点站在内共有12个站,每个站上车的人中恰好在以后各站分别下去一个。要使行驶中每位乘客均有座位,车上至少应有多少个座位供乘客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b=1时,a=b。
故答案为:C。
【分析】两个数相除等于1,说明这两个数相等。
2.【答案】C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72.9÷0.09=729÷0.9,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括号10倍,商不变。
故答案为:B。
【分析】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25×44=1100,原选项说法错误;
B:(800×4)÷(25×4)=3200÷100=32,原选项说法正确;
C:181×95=17195,981×95=93195,原选项说法正确;
D:直线没有端点,线段有2个端点。原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两数相乘,乘数未尾都没有0,两乘数的个位数字相乘后有可能未尾是0,如25×44的积;
B: 计算800÷25时 , 可以运用商不变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变形为800×4)÷(25×4)进行简便计算;
C: □81×95 中的三位数最小是181,最大是981,可以分别计算出181与95的积,981与95的积,再根据积来解答;
D,直线无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长度;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5.【答案】B
【解析】【解答】248÷8,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4倍,那么商扩大4倍。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商反而扩大几倍,据此选择即可。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甲数除以乙数商是5,余数是3,
如果甲数和乙数同时扩大10倍,那么商不变,仍然是5,
余数与被除数和除数一样,也扩大了10倍,应是 30.
例如;23÷4=5…3,则230÷40=5…30.
故选:B.
【分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可确定商仍然是5;但是余数变了,余数与被除数和除数一样,也扩大了10倍,由此确定余数是30.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216000÷2700=21600÷27÷10。
故答案为:D。
【分析】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缩小10倍,除数缩小100倍,商扩大了10倍,要使结果不变,要再除以10。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36÷6=6,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应该再除以6。
故答案为:A。
【分析】两个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多少倍,商扩大多少倍(0除外);36÷6=6,所以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应该再除以6。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6,商不变。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在除法计算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如果÷=24,那么(+2)÷(+2)≠24,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 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得出:被除数一定,除数越大,商就越小。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A倍。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6.2×100)÷( 0.31×100 )=620÷31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小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根据6.2÷0.31,可知,(6.2×100)÷( 0.31×100 )=620÷31,据此即可判断
1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4倍,商不变,这是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1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因为26÷5=5……1,所以260÷50=5……10,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在有余数的整数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15.【答案】10
【解析】【解答】解:十万=100000
100000÷500×5÷100
=200×5÷100
=1000÷100
=10(米)。
故答案为:10。
【分析】十万张A4纸大约的高度=十万张是500张的倍数×500张的厚度,然后除以100单位换算。
16.【答案】右;右
【解析】【解答】解:在做小数除法时,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后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
故答案为:右;右。
【分析】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后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
17.【答案】56;300
【解析】【解答】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不变还是56,余数是:3×100=300。
故答案为:56;300。
【分析】在有余数的整数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18.【答案】<;<;=;>
【解析】【解答】2.85×0.8<2.85 4.2×0.98<4.2÷0.98
0.54×1.2=5.4×0.12 A÷0.99>A÷1.01(A≠0)
故答案为:<;<;=;>。
【分析】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数,积就小于这个数;一个数乘以大于1的数,积就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就大于这个数;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就小于这个数。
19.【答案】8.16;12
【解析】【解答】解:0.12×68=8.16;81.6÷6.8=12。
故答案为:8.16;12。
【分析】因数×因数=积 ,其中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因数中一共缩小几倍,积也缩小同样的杯数;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0.【答案】8;500
【解析】【解答】解:如果A和B都乘以100,那么商不变,还是8;
余数是:5×100=500
故答案为:8;500。
【分析】在有余数的整数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21.【答案】1.5
【解析】【解答】由于商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以商的正确值应该是2.4
3.6÷2.4=1.5
22.【答案】15×18=270 45×18=810 540÷18=30
992÷31=32 9920÷320=31 992÷62=16
【解析】【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不为0),则商不变。
被除数扩大a倍,除数扩大b倍(a与b不相等且不等于0),所以商×a÷b。
被除数扩大a倍,除数缩小b倍,则商×a×b。
被除数缩小a倍,除数扩大b倍,商÷a÷b。
被除数缩小a倍,除数缩小b倍,商÷a×b。
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②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③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a÷b。积不变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几倍(不为0),则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则积不变。
23.【答案】解:234×18=4212
670×58=38860
45×507=22815
957÷87=11
2500÷400=6……100
352÷58=6……4
验算:
【解析】【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去除,如果它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上的数去除,除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4.【答案】200;476;
32;2800
25.【答案】解:甲:800÷40=20(元/个)
乙:200÷10=20(元/个)
丙:400÷20=20(元/个)
即:甲=乙=丙=20(元/个)
答:他们购买的钢笔价格相同。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可知甲、乙、丙三个学校购买钢笔的数量和所付的钱数,运用除法分别求得每个学校所买钢笔的单价,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甲、乙、丙三个学校购买的钢笔都是20(元/个),所以价格是相同的。
26.【答案】解:现在的余数为138÷69=2
原来的余数为2×70=140
答:原来的余数是140。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商不变规律的应用,除数和被除数同时除以70,商不变,余数需除以70,将原来的余数看作70份,则现在的余数是1份,减少了70-1=69(份),余数减少了138,由此先用除法求出现在的余数,再乘70,求出原来的余数。
27.【答案】解:470÷47= 10
30÷10=3
答:正确的商是3。
【解析】【分析】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到原来的,则商扩大到原来的10倍,据此列式解答。
28.【答案】(1)解:3500÷50=70(元)
答:每盒松糕70元。
(2)解:50×2=100(盒)
答:这时3500元可以买100盒这样的松糕。
【解析】【分析】(1)一共需要的钱数÷买的盒数=平均每盒的钱数;
(2)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2,商要乘以2,即50盒松糕×2=每盒松糕半价后能买的盒数。
29.【答案】解:553-(11+13)=529,所以被除数和除数之和是529,
529-13=516,516中含11+1=12(个)除数,
所以除数:516÷12=43,
被除数:529-43=486,
这个式子为486÷43=11……13,
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商不变,余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即扩大后的商是11,余数是13×2=26,
答:扩大后的商是11,余数是26。
【解析】【分析】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商不变规律中余数变化规律:除数、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余数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30.【答案】解:5×(1000÷250)
=5×4
=20(米)
答:第二捆铁丝长20米。
【解析】【分析】商不变规律是指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在此题中,我们可以把铁丝的重量看作被除数,铁丝的长度看作除数,因为是同样规格的铁丝,所以单位长度的重量是相同的,也就是商不变,先求出第二捆铁丝的质量是第一捆铁丝质量的倍数,再根据商不变规律求出第二捆铁丝的长度。
31.【答案】解;从第一站开始,车上人数为1×11,到第二站时,车上人数为2×10,依次可算出以下各站车上人数为:3×9、4×8、5×7、6×6、7×6、8×5…最后,我们找出最大的人数,当两个因数最接近时,它们的积最大,即最多的人数即可求出,车上最多的人数为:6×7=42(人)。
答: 车上至少应有42个座位供乘客用。
【解析】【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的意思,每一站上下的乘客中正好有一位乘客从这一站到以后的每一站。因此,我们需要找出车上人数最多的情况,即需要的座位数最多的情况。
从第一站开始,车上人数为11,可以保证以后每个车站都有人下车。到第二站时,下去1人,还有10人,后面10个车站都有人下车,故上车人数为10,车上现有人数为2×10。到第三站时,下去2人(第一站上来的1人和第二站上来的1人),还有9人,后面9个车站都有人下车,故上车人数为20-2+9=3×9。观察发现以后每个车站车上人数分母为、4×8、5×7、6×6、7×6、8×5…最后,我们找出最大的人数,当两个因数最接近时,它们的积最大,即最多的人数即可求出,车上最多的人数为:6×7=42(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