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花蛤蟆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演唱)花蛤蟆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25 12:3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演唱)花蛤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有节奏的模仿蛤蟆的叫声。能跟随拍手的节奏,完成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2.能分角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
3重点难点
准确的演唱歌曲。对歌曲中出现的渐强、强、前倚音、强音记号等音乐符号能够通过声音准确表达。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花蛤蟆
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气息训练:
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季。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气息吧!
【设计意图】做“呼”与“吸”的气息练习。
3.
发生训练:(唱到小动物的时候加入相应的动作)
1=C

E
4/4
1
2
3
4
5

︱1
2
3
4
5


(师)小



歌,(生)小猫


歌,
5


5
6
5
︱5


5
6
5

(师)春

来了,(生)春


了。
3
4
5
6
5
—︱3
4
5
6
5
—︱
(师)miaomiaomiaomiaomiao,(生)miaomiaomiaomiaomiao.
5


5
6
5
︱5


5
6
5

(师)Hello,hello,
he
llo.(生)Hello,hello,he
llo.
4
3
2
3
1
—︱
4
3
2
3
1


(师)向你


好,(生)向你


好。
【设计意图】给小动物的声音加入音高进行发声练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学生对声音的感受能力。在最后一条以“蛤蟆”的叫声“呱呱呱”练习,引出课题。
活动2【讲授】猜蛤蟆,唱蛤蟆,演蛤蟆
新课教授:
1.猜蛤蟆:
师:同学们以前用肯定没有用歌唱的形式猜过谜语吧!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唱这个谜语吧。(出示谜面)
教唱谜面:唱旋律,填歌词!
【设计意图】这个谜语的谜面是《花蛤蟆》这首作品中的领唱节选,以猜谜语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学唱谜面潜移默化的教授了歌曲的领唱部分。
2.学蛤蟆:
师:同学们听过蛤蟆的叫声吗?能不能为大家模仿一下?(学生模仿蛤蟆叫声)
师:看看我们的教室里也来了许许多多的花蛤蟆,其实它们跟人类一样也有属它们的的语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蛤蟆清晨起床时的对话,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并猜猜它们在说什么吧!
2/4
X
X
X
X

X
X
X
X

2/4
X
0
X
0

X
0
X
0

2/4
X
0
X
X

X
0
X
X

2/4
X
.X
X
X

X
0

师:老师悄悄告诉你们每一个节奏的含义,请同学们用正确的语气分角色读出来。
2/4
X
X
X
X

X
X
X
X

(领)快起
床呀
,快起
床呀!
2/4
X
0
X
0

X
0
X
0

(甲)来
啦!
(乙)来
啦!
2/4
X
0
X
X

X
0
X
X

(甲)哎

呀!(乙)哎
呀呀!
2/4
X
.X
X
X

X
0

(合)天

真好


师:我们都知道可爱的小蛤蟆们只会说一个字,那么大家觉得它们是怎么通过“呱”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生:可以对“呱”加入音高变化来表达内心情绪。
出示蛤蟆叫的歌谱节选并学唱:
2/4
6
6
6
6

5
5
5
5

(领)呱呱
呱呱
,呱呱
呱呱



2/4
1
0
5
0

2
0
5
0

(甲)呱
呱!(乙)呱




2/4
1
0
5
5

2
0
5
5

(甲)呱
呱呱!(乙)呱
呱呱!


﹒﹒

2/4
3
.2
1
2

1
0

(合)






【设计意图】这四条节奏训练是从歌曲中蛤蟆的叫声中演化而来的,学生通过模击与学唱在较浓厚的兴趣下学习了歌曲中蛤蟆叫声的部分。分角色学唱也为在歌曲展示环节的角色扮演打下基础。
3.唱蛤蟆:
(1)初听歌曲: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山东民歌。一起听一听,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老师也希望听过之后你们可以给这首歌曲取一个恰当的歌名。
教师范唱。
出示:歌名、拍号、调号、音乐情绪。
(2)复听歌曲:
让我们再听一遍歌曲,看看谁认识的音乐符号多?或者有没有新的符号朋友需要我们去认识的?
【设计意图】在学唱歌曲前让同学们自己解决歌曲中出现的各类音乐符号,从而在学唱过程中能够更加生动的演绎作品。
(3)学唱歌曲:
高声部学唱:跟琴唱谱,强弱处理。细节处理,填入歌词。
低声部学唱:加入第二声部的教唱。加入声势律动,通过手势高低的帮助更准确的唱准音高。
(3)完整歌唱,加入打击乐器:蛙鸣筒。
(4)综合表演歌曲。
活动3【作业】小结
总结:
在我国的每个地方都有属于当地特色的地方民歌,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收集并给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