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花蛤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有节奏地模仿蛤蟆的叫声。能跟随老师的手势,完成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2.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演唱《花蛤蟆》。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来演唱,《花蛤蟆》这首歌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儿童情趣,歌曲形象生动,情绪轻快诙谐,描述了花蛤蟆活泼有趣的动作和神态,深受学生的喜爱。
3重点难点
唱好歌曲中的倚音,积极主动的表现歌曲是重点;声音造型是难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花蛤蟆闹塘”——即兴多声部表现
1.情境导入:夏夜池塘。
①热身活动。
师:同学们,炎热的夏天就要来临了。到了夏天,树枝上、荷叶旁、草丛里很多动物都会发出它们非常有意思的声音,都有些什么小动物?你们能模仿它们的声音吗?
让学生模仿几种小动物的声音,如蛐蛐、小狗、青蛙、知了等。
师:即兴组织“夏夜”音效的多声部活动。
②猜谜导入。
师:下面你们来猜猜老师接下来说的是什么动物。什么动物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师:有的同学猜出来是青蛙,跟青蛙很像的是什么?它没有青蛙帅,比青蛙肥一些,皮肤要粗糙一些。
师:蛤蟆身上有一对声囊,是发声的共鸣器。我要考考大家,请大家再来模仿它们的声音,想象一下告诉我,这是什么状态下发出来的?说出自己的理由。
2.情境素材:小蛤蟆的歌(节奏片段——旋律片段)。
师:它们叫“呱呱”的声音有很多种,各个时候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我现在想要听到很小的蛤蟆的叫声,它们的体型和声音都小。
引导学生用四分节奏念“呱呱”。
4/2 × × ︱ × × ‖
呱 呱 呱 呱
师:肚子饿了的小蛤蟆是怎么叫的呢?肯定要急切一些。
4/2 ×× × ×︱ ×× ××‖
呱呱 呱呱 呱呱 呱呱
节奏稳定了再加上音高。两组同学分别用“呱”唱5、6的音高,然后看教师的手势完成简单的二声部——歌曲前四小节。
师:现在我要当一只吃饱了的小蛤蟆,很开心很得意,你们听!
教师用“× ××”的节奏加上旋律还有滑音演唱。
师:你们也来试试,当一只吃饱了的小蛤蟆。
3.“蛤蟆闹塘”即兴多声部(分角色——多声部)
活动2【讲授】学唱《花蛤蟆》
1.读童谣。
师念读两遍歌词,可边念边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
师:请同学们有节奏地念读《花蛤蟆》。
出示歌词。指导学生读童谣时,突出强调角色的体验和表现。
师:之前大家说的都很好,但是刚才你们读的时候,可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可爱,那么活泼哦。请大家再来一次,设想自己就在一个充满呱呱声的池塘边,要让老师感觉到真的跳来了一群小蛤蟆。看你们的了。
2.唱童谣。
①师:刚才的《花蛤蟆》我们是说的,现在老师要把它改成唱的。师范唱两遍,中间指挥学生演唱之前训练的二声部部分。
②第三遍用模唱法教学生演唱,以两小节为一句教会学生,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用琴声辅助教学。
③在学生熟练的情况下,教师叠加“呱呱真会叫”,“蹦着还会叫”的合唱部分。
活动3【讲授】情境表演唱:分角色,二声部演唱
师:同学们唱得很有感觉了,老师很开心。我觉得你们都是可爱的小蛤蟆,但是少了一个领头的大蛤蟆,这下我要加进来,可以吧?
师领唱,学生分别扮演甲乙两组。
请个别同学担任领唱部分,与全班学生一起分角色表演唱《花蛤蟆》。
活动4【讲授】拓展
1.欣赏合唱《花蛤蟆》。
2.排成合唱队型,分班同学分声部演唱合唱《花蛤蟆》。
活动5【讲授】小结
今天,大家都认识了新朋友它的名字叫蛤蟆,所有的蛙类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们都喜欢吃害虫,让大自然界中的小动物都成为我们永远的朋友吧!
课件7张PPT。花蛤蟆唱谜语蛤蟆叫2/4 X .X X X ︱ X 0 ‖ 2/4 X X X X ︱ X X X X ‖2/4 X 0 X 0 ︱ X 0 X 0 ‖2/4 X 0 X X ︱ X 0 X X ‖(领)快 起 床呀 ,快 起 床呀!(甲)来 啦!(乙)来 啦! (甲)哎 呀 呀!(乙) 哎 呀呀! (合)天 气 真 好 呀 ! ﹒﹒ ﹒﹒ ﹒
2/4 3 .2 1 2 ︱ 1 0 ‖2/4 6 6 6 6 ︱ 5 5 5 5 ‖ ﹒ ﹒
2/4 1 0 5 0 ︱ 2 0 5 0 ‖ ﹒ ﹒
2/4 1 0 5 5 ︱ 2 0 5 5 ‖(领)呱 呱 呱 呱 , 呱 呱 呱 呱 !(甲) 呱 呱!(乙) 呱 呱 !
(甲)呱 呱 呱!(乙)呱 呱 呱! (合) 呱 呱 呱 呱 呱 !花蛤蟆花蛤蟆1=A 山东民歌
应 炬改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