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基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基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0 15:0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检测卷
第六单元(基础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
1.(6分)小语同学在制作“小圣施威降大圣”手卡时,有些字音字形拿不准,请你施以援手。
大圣与小圣,一个神通广大、本领高超,一个慧眼识诈、机智善战;一个手chè( )金箍棒,一个持三尖两刃神锋;一个变麻雀儿,一个变饿鹰儿;一个变鱼儿淬( )入水内,一个变鱼鹰儿欲嗛( )不能。时而钻入草中,隐匿其形;时而腾云驾雾,miǎo( )无综迹。两人嚷嚷闹闹,且行且战,好不精彩。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其正确写法是“______”。
2.(7分)学校举行“我爱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古今中外多的发明创造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的。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摘编自伏特《感受劳动课带来的无限魅力》,人民网2022年5月7日)
【材料二】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三】漫画《如何解开粽子》(见图)
(1)怎样才能让初中生爱劳动、会劳动,校长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看法。(4分)
(2)材料三是“爱劳动·会生活”主题板报画的一幅漫画,请你谈谈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3分)
3.(8分)名句默写。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了王维心境的闲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刘禹锡积极向上的宽阔胸怀。[用《秋词》(其一)中的诗句作答]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是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将报国之志寄托于梦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潼关》中从视听角度写孤城之高、孤城之寂寥与辽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49分)
(一)整本书阅读
4.(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即取金箍棒,幌了一幌,将那平地下周围画了一道圈子,请唐僧坐在中间;着八戒、沙僧侍立左右,把马与行李放在近身。对唐僧合掌道:“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甚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许你们走出圈外,只在中间稳坐,保你无虞;但若出了圈几,定遭毒手。”
这是《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这次他们师徒遇到了什么妖怪?请讲述故事梗概。
(二)诗歌鉴赏
(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5.(2分)根据诗意,完成填空。
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______图,流露出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心情。
6.(2分)下面对诗的内容和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赏玩忘归”是“多胜事”的原因,而“胜事”又是全诗发脉的地方。
B.颔联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脍炙人口。
C.“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D.尾联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与第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正好遥相呼应。
(三)文言文阅读
【甲】
①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②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③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④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⑤其人曰:“奈地坏何?”
⑥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⑦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
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尝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①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②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③,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④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⑤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选自《酉阳杂俎·天咫》唐·段成式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4月版)
[注释]①扪萝:攀援藤蔓。②徙倚:徘徊逡巡,此处形容焦躁无计的样子。③幞物:像包袱的东西。④七宝:七种珍宝。⑤斤凿:斧头与凿子。
7.(2分)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
8.(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
9.(3分)【甲】文中有一个“忧天”的人,【乙】文中有一个“修月”的人。有人认为这些情节都离奇可笑。请你换个角度想一想,说说古人这样想像的积极意义。
10.(3分)阅读下面连接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链接】
北京时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首先出舱的航天员陈冬,他是中国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出征太空之前,陈冬的孩子也想上太空,陈冬让孩子思考为什么想上太空,上去了之后想干什么,还约定自己回来后要检查孩子的这项作业。
假如这份作业是留给你的,你会怎么回答呢?
(四)现代文阅读
(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匹不被解救的马
朱山坡
①那时候,我第一次见识真正的马,仿佛是从电影银幕里走出来的。马出现在村里引起了一阵骚动,尽管已是农忙时节,但从周边闻讯而来的好奇者络绎不绝,主人阙屠夫门庭若市,来者不摸一把马屁股决不愿意离开。
②我一直以为南方无马,马只能作为战马而存在,断然不知道马也是可以用来犁地驮粪的。这匹马高大矫健,皮肤和毛都是白色的,看上去很漂亮,应该是一匹战马,虽然是老了点。阙屠夫把它当成了普通的牲口,让它干连牛都不愿意干的重活粗活,不给它洗澡梳毛,满身泥巴和粪便,鞭打留下的新伤痕随处可见。它受尽了污辱。
③“别糟蹋这匹马!”
④没有人敢对长着一副凶神恶煞般面相的屠夫阙先锋说这句话。但我大胆地说出来了,尽管我颤抖的声音从内心深处翻山越岭爬出喉咙时已经细若游丝,刚离开嘴巴便被风吹散,甚至没能顺利抵达阙屠夫的耳边。
⑤那时候我十三岁。夏天,天气热得像着了火。我暗自跟随着那匹马。有时候,我在田埂上看阙先锋驭马犁地。也许是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在地里走路、转圈,也许是觉得在大庭广众下犁地受了污辱,马不听使唤,时不时要挣脱身上的犁具,这让阙屠夫越来越生气,越来越粗野,恨不得把马千刀万剐。实际上,是我的心正在承受千刀万剐。
⑥阙屠夫说,农忙过后,把马宰了,让村里人尝尝马肉的味道。
⑦我决定要解救它。
⑧我想了很多办法。有一天半夜,我引开阙屠夫家的狗,潜入马厩,打开门,解开拴马的绳索。
⑨“出去吧,给你自由。赶紧远走高飞。”我对马说。一匹高贵的战马怎么能够甘受一个俗不可耐的屠夫的差遣和欺凌呢?
⑩可能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它一脸茫然,无动于衷。我将它牵出马厩,然后把门关上,断了它的后路。
“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我对它说,还给它指点逃跑的方向和路线。离开此地,从此天高地远,不必再受折磨和屈辱。
我心惊胆战。因为马厩就在阙先锋的院子里,偷马犹如从他裤裆里偷钱,风险奇高。一旦事情败露,后果不堪设想。那是我有生以来做过的最冒险的一件事。
通往自由之路没有了障碍,唯一需要的就是勇气。我逃之夭夭,在隐藏的安全角落里观望。然而,马没有逃,它在马厩前裹足不前,只是轻轻地抖了抖头,看上去,目光呆滞,眼神里根本没有对自由的渴望。
机会稍纵即逝。我在远处不断地向它做手势,焦急地发出“快跑”的提醒,但它置若罔闻。阙先锋似乎已经觉察,停止了打鼾。一会儿,房间的灯亮了。
解救行动戛然而止。马继续被奴役。
后来,我再也没能攒够足够的胆量故伎重演。农忙过后,阙屠夫将马转卖给另一个村的屠夫。
再后来,在路上我听到有人谈论马肉。
我希望听到他们说“吃马肉时牙齿磕到了子弹头”,以此证实它的身份。
但他们只是说:“肉味不好,有股汗酸味。”
11.(2分)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的出现引起了村子里人们的骚动和好奇,是因为当地的人们很少见到真马。
B.只有“我”敢对屠夫阙先锋说别糟蹋这匹马,这一细节表现出“我”的鲁莽。
C.“我”决定解救马这一充满戏剧性的情节是小说高潮部分,令读者心潮起伏。
D.“我”希望他们“吃马肉时牙齿磕到子弹头”的原因是希望这匹马勇于抗争。
12.(3分)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是一匹怎样的马?
13.(4分)文中两次提到“农忙过后”,请结合上下文,综合分析这两处交代在文章中的作用。
(1)阙屠夫说,农忙过后,把马宰了,让村里人尝尝马肉的味道。
(2)农忙过后,阙屠夫将马转卖给另一个村的屠夫。再后来,在路上我听到有人谈论马肉。
14.(4分)文学评论家认为作家朱山坡“以一种冷酷而客观的态度展现人们的苦难,关注人的灵魂,揭示社会的问题”,结合文章内容,请你分析作者塑造这匹马的真正用意。
(16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树叶之美
孙道荣
①大多数的树叶,是到了秋天,才显出它的美来。
②不是说春天的树叶不美,那是树叶最嫩、最绿,也最有生机的时刻,它自然是美的。这时候,你摘一片叶子在手,用手稍稍一掐,就能挤出几滴春天的本色来。不过,花朵们的美,使它成了陪衬,人们在春天里只看到花朵,满树的绿叶因而都是寂寞的。
③到了夏天,花朵大多结出了果实,如果这果子是人或鸟喜欢吃的,所有的目光,又都聚在了果子上。这时候的树叶,每一片都在努力从阳光中获取能量,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树叶掩映的果子们。它们被太阳烤成了深绿,甚而深蓝,有的则开始微微发黄,现出疲态。大一点的风,就能将它们从树枝上拽下来,使它们过早地走完了叶子的一生。
④只有到了秋天,大约在深秋吧,花朵早谢了,果实也被摘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叶子陪伴着黑黝黝的树枝。因为挣扎了一春一夏,叶子们也早已精疲力竭,但它们会在寒流到来之前,站好最后一班岗。大多数的树叶,已经变黄,或者变红,或者变紫,忙碌的人们偶尔抬起头,看见了树枝上的它们,人们被这些五颜六色的树叶惊呆了。“姹紫嫣红”,这本来是形容花朵的,但这一次,人们毫不吝啬地用在了树叶的身上,我觉得这是最精当的形容,也是对树叶一生最好的评价。
⑤如果你认真地去欣赏树叶,你就会发现,每一片树叶的美,又是各不相同的。
⑥有的树叶,美在抱成团,连成片,一眼望不到边,满世界的翠绿葱茏,仿佛来到了绿色的海洋,连拂过它们的微风,都带着绿意,令人沉醉。
⑦有的树叶,在树枝上的时候,显得很普通,当它们落到地面的时候,你捡起一枚,瞬间被它的形状和纹理惊艳了,有人会拿回家,夹在一本书中,这枚树叶,便有了书卷气,散发出文字的光芒。
⑧我见过的最美的一片树叶,是在朔风之中,孤零零地挂在树干之上。它已经枯干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寒风没有扯下它,大雪也没能让它坠落,它就那么孤单地,无望地,却也桀骜地,挂在树枝上。它在等待什么吗?它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它让我在那个寒冷而沮丧的冬日,忽然有了冲动,决计不再颓废。
⑨而让我最为震撼的,是一次走在回家的路上,没有风,似乎也没有降温,头顶之上,忽然飘下来一片树叶,又一片树叶。我忍不住抬起头,我看见了树上的叶子们,像约好了的一样,纷纷扬扬地往下叙落。那么多的树叶啊,那么多的飘零啊,在半空中晃晃悠悠地,不疾不徐地,从容淡定地,飘落。那是人到中年的我,第一次遭遇一场落叶雨,它们让我看见,飘零也可以是很美的,落叶归根,回家的路,一定是很美的。
⑩没错,如果你细心体察,你就会发现,每一片树叶,它的一生中,必有最美的一刻,可能在它韶华正茂时,也可能在它苍老飘零时,就像我们每个人平淡的一生,亦必有最美的一刻一样。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5.(4分)请结合①-③段的内容,分别概括春天和夏天的树叶美在哪里。
16.(4分)请结合④-⑦段的内容,概括秋天的树叶呈现的三方面的美。
17.(4分)请依据第⑧、⑨自然段的内容,说说树叶给“我”带来了哪些启示。
18.(4分)请联系文章的主旨,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如果你细心体察,你就会发现,每一片树叶,它的一生中,必有最美的一刻”这个句子的。
三、作文(共50分)
19.请以“不止一次,我泪流满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基础卷答案
  1.(1) 掣、cuì、xián、渺
  (2) 综迹、踪迹
  2.(1) 示例:①在劳动中学习知识与智慧;②将劳动设为独立课程;③向家长学习劳动技能;④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2) 示例:漫画启示我们要注重实践,不能只依赖书本知识,要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技能。
  3.(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4.他们遇到了独角兕大王(青牛精)。悟空画圈保护唐僧等人,三人却出圈被抓。悟空的金箍棒及众仙兵器被妖怪用金刚琢套走,最终如来暗示妖怪是太上老君的坐骑,老君收服妖怪,师徒得以继续前行。
  5.春山夜月、愉悦
  6.A
  7.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
  8.(1)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崩塌坠落,自己没有地方依托,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2)分着吃了这个,即使不能长生不老,也可以一辈子不生病。
  9.这些想象体现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展现了他们大胆浪漫的思维,也反映了对自然现象的思考。
  10.示例:我想上太空探索未知的宇宙奥秘,寻找新的资源,为人类未来的太空生活积累资料。
  11.B
  12.①高大矫健,曾是战马,外表漂亮;②被当作普通牲口,受尽屈辱却心有不甘;③缺乏对自由的渴望和抗争精神。
  13.(1)内容上,写出阙屠夫对马的残忍打算,促使 “我” 决心解救马;结构上,为下文解救行动作铺垫。
  (2)内容上,写出马被转卖宰杀的命运,突出缺乏抗争的悲剧;结构上,呼应前文,引出后文人们议论马肉的内容。
  14.作者以马象征被压迫却麻木、缺乏抗争精神的下层人民,借马的遭遇,表达对他们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情感,揭示社会问题。
  15.春天:树叶最嫩、最绿,充满生机;夏天:树叶努力从阳光中获取能量,为果实生长付出。
  16.①颜色多样(姹紫嫣红);②抱团连成片的姿态;③形状和纹理惊艳。
  17.①面对困境要坚强不屈,不颓废;②面对生命流逝要从容淡定。
  18.树叶的一生各有其美,人也一样。我们要细心体察,发现平凡人生中的美好,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19.不止一次,我泪流满面
  那年冬天,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生疼。我蜷缩在教室角落,看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心里像压着块冰 —— 期末考试的成绩惨不忍睹,连最擅长的语文也错得离谱。
  放学铃响了,我磨磨蹭蹭地收拾书包,直到走廊空无一人。刚走出教学楼,就看见校门口那抹熟悉的身影。是奶奶,她裹着厚厚的棉袄,围巾把脸遮得只剩一双眼睛,手里捧着一个保温桶。“囡囡,冻坏了吧?” 她的声音带着呵出的白气,有些模糊。
  我没说话,低着头跟着她走。雪地里的脚印歪歪扭扭,像我此刻的心情。“奶奶,我考砸了。” 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奶奶停下脚步,转过身,用冻得发红的手拂去我头上的雪:“没事,一次考不好算啥?奶奶知道你用功了。”
  回到家,她掀开保温桶,里面是热腾腾的红薯粥,甜香混着热气扑面而来。“快吃,暖暖身子。” 她坐在我对面,看着我喝粥,眼神里没有责备,只有疼惜。我一勺一勺地喝着,粥的甜味里,忽然尝到了咸涩 —— 眼泪掉进了碗里。
  后来的日子,奶奶每天陪我温书。她不认多少字,就坐在旁边纳鞋底,昏黄的灯光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安静的画。有次我熬夜刷题,抬头看见她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没纳完的鞋底。那一刻,眼泪又不争气地涌了上来。
  如今奶奶不在了,但每次想起那个雪天的红薯粥,想起灯下她的身影,我总会泪流满面。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爱,比任何鼓励都有力量,陪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