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检测卷
第四单元(培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5分)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勤劳一生,直到晚年还不辍劳作。diàn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整日劳lù,又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尽管自己不富裕,母亲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节衣缩食供我念过私shú。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不辍( ) 周济( )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diàn( )农 劳lù( )私shú( )
2.(10分)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请你参加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将本次活动的主题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1分)
(2)小阳为本次活动准备了三则标语,请你从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3分)
A.静立窗前观云起,默坐桌边闻书香。
B.忽闻一阵书香来,千树万树花自开。
C.书如海,平静中积淀,澎湃中升华,品读中成长。
(3)下面是班级绘画小组为本次活动绘制的两幅漫画,请你任选其一,说说其画面内容及寓意。(3分)
图一 图二
(4)读书重在提升思维品质,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到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请参照示例,运用逆向思维,尝试为下列贬义成语“正名”(任选其一)。(3分)
①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
②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③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示例】近墨者黑——我认为“近墨者”未必黑。不可否认,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环境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这个人意志坚定,在肮脏的环境中,反而会更衬托出他的高洁;如果这个人意志薄弱,到了肮脏的环境里,就容易变黑。可见,对于具有坚定的信仰、明确的人生目标、果敢毅力的人,即便是“近墨”也不会变黑。
3.(8分)自然带给人遐思。请你帮助小语完成他的发现。
无论是朝暮,还是四季,都别具特色——(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2)江上早春又别有一番昼夜冬春更替的气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3)山水有情,似乎陪伴诗人旅行“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自然风景予人以高邈情怀——(4)曹操山水于胸,“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以浪漫的笔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5)心有山水的颜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6)孔子望着流水,咏叹“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
二、阅读(共47分)
(一)整本书阅读。
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4.(2分)人生路上最大的幸运是人生途中有师者指引,有朋友相知相携。请从《朝花夕拾》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他们和鲁迅的交往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2分)小冀同学读完《朝花夕拾》后,设计了“童年鲁迅与作家鲁迅”的探究专题,请你从《朝花夕拾》中任选一个篇目,简要谈谈你认识了怎样的童年鲁迅和作家鲁迅。
(二)诗歌鉴赏
(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题春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①数点傍②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③一路归。
[注]①昏鸦:黄昏时的乌鸦。②傍:围绕。③樵(qiáo)渔:樵夫、渔夫。
6.(2分)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春晚”之“春晚”,据首句“花落”之意,是指暮春之晚。
B.第一句写花儿纷纷飘落,有的还飘进了门内,把那夕阳的余辉挡在门外,可见落花堆积之多。
C.诗人站在阑干外,近看“落花”,远看“飞鸦”,小路尽头还有“归人”,三景相合,融汇成了村野薄暮时分和谐、静谧的意境。
D.诗人笔下所的静景,并不显得冷清、空寂。花自“落”,鸦在“飞”,人正“归”,点缀在诗行之中的三个动词,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活泼气息。
7.(2分)据说诗歌第二句中“昏鸦数点傍林飞”刚开始创作时为“昏鸦数只傍林飞”,但作者深思后还是进行了修改,请你谈谈这样修改的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
(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8.(4分)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非学无以广才 (2)俄而起惊 (3)乃博览群籍 (4)忽于眠中
9.(4分)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10.(2分)用两条“/”给下列句子断句
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
11.(3分)乙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
(1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玉米
曹洪蔚
①围着村子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
②父亲正忙着给玉米施肥除草。麦前套种的玉米,眼下已长到了齐腰深。看到家栋,父亲有些意外:家栋是个大忙人,是单位的顶梁柱,在工作上要强得很,从不甘于人后。这么多年,他节假日都没怎么休息过。父亲问他:“这不逢年不过节的,咋就回来啦?”
③“回来看您啊。”
④回到家,父亲去村头的小酒店买了几样菜,开了一瓶酒,对家栋说:“来,陪爹喝点儿。”家栋平时不怎么喝酒,总担心喝酒会误事。完美、一流,是他给自己定的工作标准。
⑤几杯酒下肚,父亲说?“孩儿,你有心事,瞒不过爹的眼。”家栋猛地饮下一杯酒,脸上立马就泛起了红晕。
⑥他想告诉父亲,这次单位要补缺一名副局长,按学历、资历、能力,或是按工作政绩、岗位需要,群众基础,他都有竞争优势。他很想努力去竞争一把,甚至有了一些以往从未有过的、不太好的念头,这让一向光明磊落的他矛盾而痛苦。于是,他想到了回乡下,听听父亲的意见。父亲已经80岁了,早已不再为“一箪食,一瓢饮”忧心,却依然像一头老黄牛劳作于田间。
⑦看着家栋欲言又止,父亲没再继续追问下去,对他说:“吃罢饭回屋歇一会儿,然后咱爷儿俩一块儿去玉米地薅草追肥。”
⑧这一觉睡得好沉好香。等到日头已经偏西,家栋才醒来,脑瓜子好像也清醒了许多。父亲说:“洗把脸,咱俩下地去,这会儿没了毒日头,趁着凉快,能干俩钟头的活儿。”
⑨玉米地,远看绿油油一片。走近,却又看到下面长着各样杂草。
⑩锄完一趟,父亲和家栋并肩坐在锄把子上小憩。父亲说:“这原本是一块撂荒地,杂草和野棵子有一人多深,看着叫人心疼。那年,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开了这片荒地。当年,你爷爷对我说过,怎样才能不让地里长草呀?种上庄稼。只要地里有了庄稼,就不会容许杂草生长了,杂草一露头,就会被锄薅掉。等庄稼铺满了田间,就没了杂草的生存之地。”
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捧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对他说:“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也是刚刚搞明白。你爷爷,你那个种了一辈子庄稼的爷爷,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大功臣啊。解放战争的时候,你爷爷立过一个特等功,两个一等功。战争结束后,你爷爷转业到市里的化肥厂工作。后来上级动员职工离城返乡,你爷爷就回到了村里,当了一辈子农民。要不是前不久上面开展军人普查登记,谁都不知道他这辈子还当过兵、打过仗、立过功。”
木匣子里,军功章泛着深沉的微光,整齐折叠着的退伍证和立功证书也已发黄。家栋看着,鬓角处不知不觉凝出了汗,顺着脸颊慢漫向下流。
躺在床上,家栋又想起爷爷说过的关于杂草和庄稼的道理。他觉得,这些日子,他心里头的那块儿地生了杂草,且横生逞威,若任其野蛮生长,他立志“种好庄稼”的使命和初心,就一定会化为乌有。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家栋就起来了。他告诉父亲,他想早点儿赶回单位上班,手头还有一大堆活儿要干呢。
路过父亲的玉米地,家栋停下了脚步。他听父亲说过,这个时节、正是玉米的快速生长期,若是没有杂草,地肥水足,蹲到地头、就能听见玉米吱吱的拔节声。
家栋轻轻地蹲下来,侧耳细听,隐隐地,他似乎真的听到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2.(4分)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父亲)却依然像一头老黄牛劳作于田间。(从修辞角度赏析)
(2)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捧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对他说……(从加点词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
13.(4分)请结合全文内容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他觉得,这些日子,他心里头的那块儿地生了杂草,且横生逞威,若任其野蛮生长,他立志“种好庄稼”的使命和初心,就一定会化为乌有。
(1)杂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文章后半部分为什么要介绍爷爷的光荣事迹?请谈谈你的看法。
(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鸭司令
①她站在山坡上,像一棵即将开花的小树。花苞已经密密地从枝丫里爆出来,但那些花瓣还蜷缩在深色的萼片里。那些艳丽夺目的,即将展开,犹未展开。一眼望去,不见华美,只觉得是青春,是一种抑制不住的活力。
②她就这样站在山坡上,手持一根竹竿,召唤她的鸭子。
③鸭群如白色的云絮,沿着水流漂来。她驱赶着它们,把它们赶去固定的位置。春天的下午,临海的上海郊区,在柘林胡桥的这一湾水域,鸭群的聒噪之声,远远而来,又渐渐隐去。天高云淡,举目四望,不见高楼,不闻尘嚣,一切都是葱葱翠翠的。
④那年小钱21岁,从金融学院广告专业毕业。像所有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她面临着对未来的抉择。当别的童年伙伴到处应聘,希望跳出农门时,她却决定做一件事——致力于打造“鸭蛋品牌”。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她回到故乡,建起自己的鸭场,统领起7000多只“鸭兵鸭将”。
⑤她说,是为父母亲。
⑥过去妈妈身体不好,时常生病;爸爸独自养虾辛苦,风湿严重。大二那年,在陪伴母亲住院时,她看到电视台的农业频道介绍养鸭经。长久以来的心绪被忽然间点亮,她决定回家开鸭场,要养出与众不同的鸭蛋。
⑦母亲是支持的,父亲却气得几天没有说话——宝贝女儿好不容易去市区读书,好端端的白领丽人不当,却要回来做养殖,爸爸是真舍不得。
⑧可小钱坚持了下来。她自己调饲料、赶鸭子、捡鸭蛋……光一个喂料,小钱就动足了脑筋。她把鸭子分出不同的组别,按不同比例调制的饲料进行投喂比对。这份自制“食谱”包括:每日购入的新鲜海鲜、螺蛳,各种谷类及磨碎的虾皮和蚕蛹,每一季还要给鸭子喂一次维生素以提高其免疫力。一天,她正在埋头调饲料,起身时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自己的身后,正一声不响地弯腰捡鸭蛋。
⑨从这一天起,不赞成女儿的父亲再也没有离开过女儿的鸭场。晚上他就和工人们睡在鸭场边的宿舍里,白天则包下了所有的喂养工作。父亲的出手相助,让小钱有精力去忙别的事——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设计鸭场的商标、让鸭蛋的销售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小钱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二代,回到家乡,我就想着是不是可以改变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走一条跟父辈不一样的路。”小钱跟我讲述这一切的时候,她光洁的脸,迎着阳光,扬得高高的。她沉默的父母,依旧沉默地微笑着站在一旁。
⑩那天早上,她带我们进鸭场。还未走进鸭棚,我就感受到那7000多只小动物散发出的热烘烘的气息,像潮湿的厚布片一样扑到人的脸上。灯光下,铺满一地的稻草被鸭子们拱成一个个突起的小窝,黄褐色的稻草中散布着一个个光洁的白点。“这是鸭蛋!”小钱低身蹲下,小心翼翼地捡起一枚鸭蛋托在掌心,“你瞧,这枚蛋是鸭子下半夜下的,还是温热的呢。”几千只伸长的头颈齐刷刷朝女孩转了过来,在片刻的瞩目之后,它们跟着小钱的指示,摇摆身体,走了出来。
小钱在一片稻草中站了起来。那厚重的工作服,也难掩她苗条的身姿。她昂首走在前头,那么信心满满,她指挥着鸭子出门,的确像一个排兵布阵的女将军。带着暖意的风吹过来,让我想起这离杭州湾很近,那是海风的气息。春天已经降临。那些毛茸茸的鸭子,嘎嘎叫着,跟随着女孩,一起走进屋外的春光里。
(选自《意林》,有删改)
15.(3分)文章的叙事顺序不一定和事情发展顺序一致,请以小钱的口吻,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概述小钱回乡创业的故事。
16.(4分)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她站在山坡上,像一株即将开花的小树。花苞已经密密地从枝桠里爆出来,但那些花瓣还蜷缩在深色的萼片里。
17.(4分)通读全文,说说题目“鸭司令”的妙处。
18.(4分)小钱在她的青春时期选择了回乡创业,引领传统产业重新出发。刚刚步入七年级的你,也将迎来人生的青春。请结合文本,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
三、作文(共50分)
19.《我是少年》一诗中说:“我是少年!我有愤腾的热血和活泼进取的气象。我欲前进!我有同胞的情感,我有博爱的心田,我看见前面的光明,我欲驶破浪的大船,满载可怜的同胞,前进!不管它浊浪排空,狂飙肆虐,我只向光明的所在,前进!前进!前进!”你想做一个怎样的少年?你想做一个怎样的自己?
请以“做______的自己”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书写要规范、美观。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培优卷答案
1.(1) chuò、jì
(2) 佃、碌、塾
2.(1) 少年正是读书时
(2) 示例:选 A。这个标语通过描绘静立观云、默坐闻书香的场景,营造出宁静的阅读氛围,体现读书能让人静心、感受书香之美。
(3) 示例一:我选图一。图中一本本展开的书如绽放的花朵,人形小蜜蜂提着篮子飞向花朵。寓意要像蜜蜂采蜜般勤劳读书,汲取知识营养。
示例二:我选图二。图中展开的书本像翱翔的鸟儿。寓意读书能让我们如鸟儿般开阔视野,了解广阔世界。
(4) 示例:东施效颦 —— 我认为 “东施效颦” 并非全然可笑。东施敢于模仿美的行为,说明她有追求美的勇气。若能在模仿中学习、改进,未必不能提升自我,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值得肯定。
3.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峨眉山月半轮秋
若出其中
一箪食,一瓢饮
不舍昼夜
4.示例:阿长是鲁迅家的保姆,她虽然粗俗,却真心关爱鲁迅。她为鲁迅买来渴求已久的《山海经》,让鲁迅感受到温暖。她是鲁迅童年时的陪伴者,用质朴的方式给予鲁迅关怀,印证了朋友相知相携的幸运。
5.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童年鲁迅天真活泼,在百草园玩耍、探索自然,充满好奇心;作家鲁迅则通过回忆,既怀念童年乐趣,又批判了三味书屋对儿童天性的束缚,体现出深刻的反思精神。
6.B
7.用 “点” 更妙。因是晚景,天色昏暗,距离较远,昏鸦望去像 “点”,更符合情境,形象且具画面感,“只” 则无此效果。
8.(1)增长
(2)不久,一会儿
(3)于是,就
(4)睡觉
9.①用宁静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②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0.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 日月广明之道 / 莫不穷精极妙
11.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博览群书,且以《易》为主要研习对象;他常在醉酒睡梦中背诵《易》,可见其对学习的痴迷。
12.(1)运用比喻,将父亲比作老黄牛,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的勤劳朴实、任劳任怨,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
(2)“捧” 是双手托举的动作,写出父亲拿出木匣子时的郑重,体现了他对爷爷的敬重。
13.(1)指家栋心中对名利的追求、产生的不正当念头。
(2)指家栋的本职工作、肩负的使命和初心。
14.介绍爷爷的事迹,突出其淡泊名利、脚踏实地的形象;与家栋因名利而焦虑形成对比,体现父亲的用心,为家栋心态转变作铺垫。
15.示例:大二时,我陪母亲住院,看农业频道介绍养鸭经后,决定回家开鸭场。毕业后,在家人帮助下,我回到故乡建鸭场,统领 7000 多只鸭子,打造鸭蛋品牌。
16.运用比喻,将小钱比作即将开花的小树,生动形象地写出她青春洋溢、充满活力的样子,虽不华美却蕴含无限潜力,表达了赞美之情。
17.①用比喻手法,将小钱比作 “鸭司令”,生动形象;②呼应文中 “排兵布阵的女将军”;③点明写作对象;④新颖有趣,吸引读者。
18.示例:小钱在青春时选择回乡创业,用创新改变传统产业。我们应像她一样,树立目标,勇于担当,在青春里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用行动实现价值,让青春绽放光彩。
19.做勇敢的自己
那天,学校要选运动会的跳高选手,我看着那高高的横杆,心里直打鼓。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却躲在人群后,不敢上前。
“你试试吧,我觉得你能行。” 同桌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摇摇头,小声说:“我肯定跳不过去,会被笑话的。” 这时,体育老师走过来,鼓励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勇敢点,就算没跳过去,也是一次锻炼。”
我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鼓起勇气站到了助跑线上。深吸一口气,我奋力向前冲,跑到横杆前,猛地一跃 —— 虽然重重地摔在了垫子上,横杆也掉了下来,但周围没有嘲笑,只有掌声。
“不错啊,第一次跳就有模有样的。” 老师笑着说。我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心里竟有种莫名的轻松。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去练习,慢慢找到了技巧。
运动会上,当我再次站到跳高场地时,不再害怕。助跑、起跳、过杆,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我跳过了!同学们为我欢呼,我知道,这是勇敢给予我的礼物。
原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做勇敢的自己,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