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对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掌握对唱和表演唱两种演唱形式,通过实践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有节奏地对猜花名、简单的编创歌词、模仿锣鼓的声势动作参与、对唱为主的音乐感知训练中,感受歌曲欢快气氛,并表现歌曲中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在生产劳动中的愉快心情。
3、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用轻巧欢快的声音进行歌曲《对花》对唱。
②感知上滑音、前倚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③演唱的同时,在音乐A段部分尝试做简单的手绢花舞基本动作,音乐B段部分模仿锣鼓声势动作做表演唱。
2重点难点
重点:模拟锣鼓声势动作为音乐伴奏,并用轻巧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
难点:能尝试用简单的手绢花舞动作进行表演唱。
3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猜花名
1.师播放歌曲《对花》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欢迎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肖老师想问问大家,一年有四个季节,谁来说说春季里来什么花儿开?(有节奏地念读类似回答:春季里来杜鹃花儿开)那夏季、秋季、冬季呢?
(生争前恐后地说,师板书生例举的花名)
过渡:你们都说得很对,在百花之中有一种清香、金黄色的花开花最早,花后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为人们所喜爱。(边叙述边播放花的图片)。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有关花儿的歌曲。
二、节奏游戏
师过渡语:在歌曲学习前我们先来玩一玩节奏游戏,注意游戏是这样的:边拍手,边念读。请模仿我。
出示节奏谱:
1=D4/4
(待生熟悉过后还可以进行秋冬两季创编,)我们来试试,请一二大组同学问,三四大组同学答。
三、听赏全曲
过渡:同学们刚玩的游戏正是歌曲的片段,让我们一边打开歌谱第20页,完整地聆听歌曲时,边和老师做四四拍子声势动作边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歌曲情绪或者说歌曲的气氛怎样?有没有不熟悉意思的乐句?
师小结:这首河北民歌歌曲气氛热烈、欢快,尤其是我们不熟悉的这些乐句,在歌曲中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衬句、衬腔。师播放B段音乐,请看大屏幕:
师:我们给它再加入一点热烈的气氛,试试当当锣鼓小乐手吧!
四、模拟锣鼓声,感受歌曲
1、PPT展示锣鼓谱,师提示:咚表示鼓声,请用半掌敲击桌边试试,用双手合十拍掌表示锣声。
4/4咚咚咚咚|锵—锵—|
咚咚咚咚|锵—锵—|
咚锵咚锵|咚咚锵—|
咚咚咚咚|锵—锵—|
师:再来一次,这次男生扮演鼓手,女生扮演锣手,再互换。
师:能不能放入歌曲当中试试?我来唱,你们奏。
师:再和着音乐来一次。
2、音乐知识介绍。
①师:这首歌曲和我们二年级学习过的《对十》是同样类型的歌曲,大家回想一下?
师:对了,像这种两人或两组人作对答式的演唱称为对唱。(PPT)
②师:那你们再找找歌曲中有一种特殊的记号你们认识吗?
师:音乐小博士想告诉大家上滑音do,是这样唱的(师示范,生跟唱),还有另一种叫前倚音,请你来跟唱。
PPT展示:
③师:唱完后请听老师去掉装饰音的乐句,哪种更好听?
师小结装饰音的作用:地方民歌特色更明显,让歌曲变得更生动、有韵味,歌曲更好听。
五、学唱歌曲
给旋律找家
我们看着歌谱,听听老师弹得旋律是歌曲中的哪些乐句,它们在哪些地方有重复?
2、A段与结束句上滑音
师:请大家跟随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前半段,注意上滑音和前倚音的地方,唱的俏皮一些。
3、全曲学唱
师:第一段春季—我来问,你来答。间奏过后进入第二段,你们来问,我来答。
六、全曲跟伴奏表演唱
1、师:请大家在歌曲锣鼓乐段加上锣鼓声势动作。其他地方做四四拍子手腿脚腿的声势动作。
2、同学们的歌声让我不禁想起了在抗日年代,仿佛我们国家在给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戴大红花的一片热闹欢快的场景。
(师边叙述边播放舞龙舞狮,甩大红绸子以及手绢花舞场景的图片)
师:我也想加入到同学们的演唱来,我来加入一点新的音乐元素——手绢花舞。请看我做(师一边唱一边跳)
3、学习歌曲A段的舞蹈基本动作
①学生学习走十字秧歌步同时手腕转动;
②方案一:侧身右脚后并腿或后抬腿步,同时配以双手向身体斜上方甩红绸的动作;
方案二:双手叉腰,接双手向七点和一点斜上方的甩绸子动作。
③师慢唱生模仿老师舞蹈动作
男生做甩红绸动作,女生做手绢花舞动作。
全曲表演唱
七、课堂小结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同学们,你们还能根据四季花开的特点,也可对水果,对榜样……用对花的演唱形式,改编歌词,下堂课我们来交流交流。
课件16张PPT。 湖南文艺出版社教科书
小学音乐
(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 对花
节奏游戏节奏游戏2师:春 季 里 来什 么 花 儿 开迎 春 花 开什 么 人 儿 戴 夏 季 里 来什 么 花 儿 开 石 榴 花 开什 么 人 儿 戴春 季 里 开 的是迎 春 花战 斗 英 雄戴 起 来夏 季 里 开 的是石 榴 花劳 动 英 雄戴 起 来师:生:师:生:生:生:师:师:师:
1.歌曲情绪或者说歌曲的气氛怎样?
2.有没有不熟悉意思的乐句?思考:对花(乙)(甲)衬句、衬腔锣鼓谱——声势动作
鼓:双手拍击桌边 锣:拍手4/4 咚 咚 咚 咚 |锵— 锵— |
咚 咚 咚 咚 |锵— 锵— |
咚 锵 咚 锵 |咚咚 锵— |
咚 咚 咚 咚 |锵— 锵— |
两人或两组人作对答
形式的演唱,称为对唱。对唱装饰音1、上滑音2、前倚音 上滑音记号,记在音符的右边,如 1 ,表示该音要向上滑唱,有时也用“ ”标记。5 7 63︴441) 6· 5 3 6· 5 3 6· 5 35 65 6
2) 3· 2 12 32 3 5· 7 6··3) 6· 5 6 1 3· 5 3· 5 6·↗3 5 5 3 2 12 5· 7 63··给旋律找家 根据四季花开的特点,也可对水果,对榜样……用对花的演唱形式,改编歌词。课后作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