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担
担
朱
朱
德
德
扁
扁
的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认识“朱、德”等15个生字,会写“志、带”等9个生字,会写“带领、会师”等8个词语。学习“戴着斗笠”等词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0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02
借助文中词句,展开联想和想象,学习把故事讲清楚、讲具体的方法。
03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
重点
借助文中词句,展开联想和想象,学习把故事讲清楚、讲具体的方法。
难点
小朋友们都听过歌谣,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首歌谣,大家知道这首民谣中朱德挑谷用的是什么吗
朱德挑谷上坳,
粮食绝对可靠。
大家齐心协力,
粉碎敌人“围剿”。
一种放在肩上挑东西或抬东西的工具
扁 担
朱德同志是老一辈革命家,他曾任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深受人民爱戴。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自读要求
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1
2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3
4
注意文中“扁担”的“担”是轻声。
朱
zhū
德
dé
扁
biǎn
担
dàn
志
zhì
带
dài
冈
gāng
抽
chōu
宁
níng
鞋
xié
疼
téng
敬
jìng
敌
dí
jù
据
根
gēn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繁楷
简楷
识字游戏:摘橘子
扁
志
朱
担
冈
带
德
敌
据
宁
疼
鞋
抽
敬
根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去茅坪用扁担挑粮的故事。
填一填:朱德同志经常和战士们( )。战士们把他的扁担( )。后来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 )”五个字。大家看到后,越发敬爱他了,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一起去挑粮
藏了起来
朱德的扁担
精读课文,深度感知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会师”是什么意思?
会师是指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与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合了。
“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从这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敌人距离不远,非常危险。
会师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思考:
除了距离敌人不远,形势严峻,红军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井冈山上粮食多不多?怎么解决?
挑粮的路好走吗?从文中哪里发现的?
团结、不怕困难
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认读生字,指导写字
zhì
造句:
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音序:
Z
结构:
上下
偏旁:
士
笔画数:
7
组词:
志向 同志
笔顺:
心字底的卧钩要宽、扁,稳稳托住上面的“士”。中间一点要写在竖中线上,右点要写在卧钩的外边。
志
认读生字,指导写字
dài
造句:
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历史博物馆。
音序:
D
结构:
上下
偏旁:
巾
笔画数:
9
组词:
带领 带头
笔顺:
带
jūn
造句:
爷爷喜欢听红军的故事。
音序:
J
结构:
上下
偏旁:
冖
笔画数:
6
组词:
红军 军人
笔顺:
军
dí
造句:
朱德同志带领军队打败了敌人。
音序:
D
结构:
左右
偏旁:
舌
笔画数:
10
组词:
敌人 敌军
笔顺:
敌
cháng
造句:
今年夏天非常炎热。
音序:
C
结构:
上下
偏旁:
巾
笔画数:
11
组词:
非常 正常
笔顺:
常
fēi
造句:
我非常喜欢妈妈给我新买的娃娃。
音序:
F
结构:
左右
偏旁:
非
笔画数:
8
组词:
非常 非凡
笔顺:
非
zhàn
造句:
战士们正在认真训练。
音序:
Z
结构:
左右
偏旁:
戈
笔画数:
9
组词:
战士 战争
笔顺:
战
“战”左紧凑右舒展,“戈”的斜钩从竖中线起笔,写至右下格向上提,末笔点勿漏写。
shì
造句: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
音序:
S
结构:
独体
偏旁:
士
笔画数:
3
组词:
战士 士气
笔顺:
“士”上横长,下横短。
士
dài
造句:
朱德同志深受战士们的爱戴。
音序:
D
结构:
半包围
偏旁:
十
笔画数:
17
组词:
穿戴 佩戴
笔顺:
戴
担
担
朱
朱
德
德
扁
扁
的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时
词语复习
姓朱
朱红
品德
道德
扁担
扁豆
担子
重担
同志
意志
带领
带路
井冈山
山冈
敌人
词语复习
天敌
根本
树根
根据
据说
抽出
抽查
安宁
草鞋
皮鞋
心疼
头疼
敬爱
尊敬
宁静
听写词语
带领
会师
红军
敌人
常常
来回
非常
战士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尽管山高路陡,挑粮非常艰难,但战士们都争着去。你们看,这就是红军当年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勇气和热情。课文具体讲了朱德同志挑粮的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了解挑粮的故事
朱德同志也跟着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扁担是谁的?为什么要写上名字?
朱德同志跟大家一块儿挑粮,为什么大家要把他的扁担藏起来?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
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扁担是朱德同志的,写名字是为了防止战士们藏起来。
朱德同志很辛苦,战士们心疼他。
用扁担知背景
读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用扁担挑粮?在文中圈画出来。
提示:第2自然段前两句话。
你知道敌人为什么要围攻根据地吗?
1928年,两军会师之后,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国民党就调动部队围攻井冈山,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战士围困在井冈山。
用扁担知背景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挑粮的工作困难重重 在文中圈画出来。
①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②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用扁担知背景
补充资料
朱德同志不是一名普通的战士,而是这支队伍的军事指挥官。白天,他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晚上,当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查看地图、研究战略,可能一工作就会到天明。
一、了解挑粮的故事
朱德同志也跟着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自己的扁担找不到了,朱德同志是怎么做的?
你能用“不料”造句吗?
你从“不料”中体会到什么?
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决心。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
担”五个字。
没想到
二、藏扁担,懂原因
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起来?在文中圈画出来。
提示:第3自然段第3、4句话。
三、找扁担,悟精神
朱德同志是怎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朱德同志?
重点:朱德同志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我看到了一个衣着朴素、不怕吃苦、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革命英雄形象。
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决心。
三、找扁担,悟精神
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又找来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朱德同志看到大家因为心疼自己而藏扁担,内心十分感动。他这样做是想告诉大家,不管再苦再累,自己都要和战士们一起挑粮,同甘共苦。
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决心。
思考:回读了课文,你觉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因为战士们被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同甘共苦的精神感动了。
同甘共苦
以身作则
朱德同志作为军长,与战士们一块儿挑粮,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同甘共苦、以身作则
这些伟大的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在他们的领导下,我们战胜了敌人,最终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旨概括
本文讲述了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文章既表现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也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敬爱之情。
拓展延伸
朱德带头参加延安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号召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延安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在开荒种地中,朱总司令像小伙子一样,苦活累活抢着干。每到干活时,年过半百的他,总是首先抢一把最大的镢头。同志们想给他换把小的,总司令说啥也不干,还笑着说:“别看我年纪大,可我的身板结实,骨头硬着呢!”
作业布置
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注意讲述时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01
阅读其他关于朱德同志或革命先辈的故事,选择一个最让你感动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