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前预习 1. 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 分子的______和______都很小。分子间是有______的,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______,遇冷时______。气态分子间的间隔比固态和液态分子间的间隔都____。
3. 同种分子的性质______,不同种分子的性质______。分子原子质量体积间隔增大缩小大相同不同 4. 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5.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在______变化中,分子____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____。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化学可以再分不能再分名师导学 (1)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例如:1个水分子质量约是3×10-26 kg,一滴水(20滴计为1 mL)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利用此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等。
③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新知1 分子 【例1】(2015聊城)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 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 18 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D. 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分子间有间隔例题精讲 解析 A. 氨水挥发,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该选项解释正确;B. 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体积变小,故该选项解释错误;C. 18 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故该选项解释正确;D. 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隙,故该选项解释正确。
答案 B 1. 气球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
A. 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 温度越高分子膨胀得越大
D. 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越大 举一反三D 2. (2015兰州)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B (1)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例如:氖气就是由许多氖原子聚集而成的。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新知2 原子 【例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原子是最小粒子
C. 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D. 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解析 A为原子的定义,正确;原子还可以再分,并非最小粒子,但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也就是说,化学变化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变化,故B错误;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同时原子还可以构成分子,故C、D正确。
答案 B例题精讲 1. 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C.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举一反三C 2.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 分子不停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D. 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C新知3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例3】(2013上海)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 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解析 A.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B. 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原子可构成氧气分子O2 ,也可构成臭氧分子O3;C. 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D.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不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 B例题精讲 1.(2015兴安盟)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
A. 原子比分子小
B. 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原子之间的间隔小
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举一反三C 2.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分子
B.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 分子之间有间隙,而原子之间没有B课件11张PPT。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时1 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课前预习 1. 原子由居于______中心的带正电荷的______和核外带______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______和______构成。每个______带1个单位的____电荷,每个______带1个单位的____电荷,______不带电。由于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等,但______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 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___________________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______。原子原子核负电荷质子中子质子正电子负中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电性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Ar名师导学新知1 原子的构成 (1)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2)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3)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
(4)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例1】日本福岛发生的核泄漏事故,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关于铯-137的核外电子数为
( )
A. 82 B. 55 C. 137 D. 27
解析 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为55,则核外电子数也是55。故选B。
答案 B例题精讲 1.(2015泰州)钛合金在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应用广泛。有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则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
A. 22 B. 26
C. 58 D. 48举一反三A 2.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中子数为88
B. 核外电子数为53
C. 核电荷数为131
D. 质子数为88B新知2 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以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即mC×1/12),其他的原子与他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例如:Ar(H)=mH÷
(mC×1/12)。
注意:
①它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而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是kg,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实际质量的比值。
②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例2】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A. 32m B. 2m C. m D. 不能确定
解析 因为原子个数相等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质量之比,而氧原子和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6∶32=1∶2,所以硫原子的质量为氧原子质量的2倍,即2m。
答案 B例题精讲 1.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精确测定了铟(In)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
A. 115 B. 49
C. 66 D. 164举一反三B 2.已知钠、镁、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24、27,则等质量的钠、镁、铝中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 )
A. 钠 B. 镁
C. 铝 D. 无法确定A课件18张PPT。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时2 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
子质量 1. 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最少有____层,最多有______层。第一层最多排____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____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____个电子。
2. 构成物质的粒子除原子、分子之外,还有______。带电的原子叫做______。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____电荷,成为____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____电荷,成为____离子。17288离子离子正阳负阴课前预习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第一层,次之为第二层,以此类推为第三、四、五、六、七层,离核最远的也叫最外层。核外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做分层排布。各层电子数情况: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 新知1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名师导学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各部分的意义如图3-2-1所示(以铝原子为例): (3)不同种类物质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情况。 【例1】如图3-2-2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17 B. 中子数为17
C. 最外层有2个电子 D. 易失去电子 例题精讲 解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据此可知A正确。
答案 A 1.图3-2-3为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该元素核电荷数为________。
(2)图中x=________。
(3)该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举一反三86非金属 2.对于图3-2-4所示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它们均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微粒
B. 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D. 它们表示的是同一种原子A新知2 离子 (1)离子:带电的原子叫离子。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
注意:得电子的原子带负电,是阴离子;失电子的原子带正电,是阳离子。
(2)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如: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后,变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记作Na+;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镁离子,记作Mg2+;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变成氯离子,记作Cl-。
注意:带电的原子团也叫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氢氧根离子OH-等。 (3)数字表示的意义(如图3-2-5所示):图3-2-5 【例2】(2015阜新)某粒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 )
A. 原子 B. 分子 C. 阴离子 D. 阳离子
解析 原阴离子中,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由题知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荷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属于阴离子。故选C。
答案 C例题精讲 1.下面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 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
C. Na比Na+少1个电子
D. Na和Na+的质量几乎相等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
A. 铜 B. 氮气
C. 氯化钠 D. 二氧化碳举一反三CC新知3 离子与原子的比较得电子失电子得电子失电子 【例3】粒子M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N,如图3-2-6所示。变化前后保持不变是 ( )
A. 核电荷数 B. 带电情况
C. 电子层 D. 化学性质例题精讲 解析 A. 粒子M失电子过程中核电荷数未发生改变,故A正确;B. 粒子M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N,带电情况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C. 从粒子M转化为粒子N,失去了最外层电子,电子层数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D. 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故选A。
答案 A 1.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核电荷数相同
B. 核外电子数相等
C. 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D. 化学性质相同举一反三A 2.分析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课件13张PPT。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 素课时1 元素和元素符号课前预习 1. 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2. 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________;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________,第二个字母要______。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氧、硅、铝、铁氧、碳、氢、氮大写大写小写 3.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
“H”表示的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名师导学 (1)元素的含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这里所讲的一类原子包括三种情况:
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相对原子质量为35和37的两种氯原子。
②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化合价价态的原子,如Cl、Cl、
Cl、Cl、Cl、Cl。
③质子数相同的单核离子,如Cl-。
上述原子或离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都是17,所以它们都是同一种元素即氯元素。新知1 元素0+1+3+5+7-1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3)元素的存在:
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目前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但组成的物质有几千万种。有的物质组成中只有一种元素,有的物质组成中有多种元素;
②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分别是:氧(O)、硅(Si)、铝(Al)、铁(Fe)、钙(Ca);
③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O)元素。 【例1】图3-3-1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3-1 A. 甲是阳离子
B. 乙是阴离子
C. 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 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例题精讲 解析 A. 甲的核电荷数为8,核外电子数是10,该粒子是阴离子,故A错误;B. 乙的核电荷数为10,
核外电子数也是10,该粒子是原子,故B错误;C. 由于二者的核电荷数不同,所以是不同种元素,故C正确;D. 甲的核电荷数为8是氧元素,乙的核电荷数为10是氖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
答案 C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2.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
A. Cl和Cl-
B. Co和CO
C.
D. H和He举一反三AA 3. “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 ( )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B 元素符号即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通用符号。
(1)表示方法:
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氮元素的符号为N;氖元素的符号为Ne;钠元素的符号为Na。新知2 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的意义:
元素符号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元素符号“H”的含义为:a. 氢元素;b. 一个氢原子。但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后,就只能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不能表示该元素,如:“2H”只能在微观上表示两个氢原子,而不能表示氢元素。
(3)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
a.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C、S、P、I、K等;
b.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Na、Mg、Al、Zn、Si等。 【例2】下列化学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
A. 2Cu B. O C. H2 D. C60
解析 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说明是元素符号。A. 2Cu表示两个铜原子;B. O表示一个氧原子也可以表示氧元素;C. H2表示氢气这种物质;D. C60表示一种碳单质。故选B。
答案 B例题精讲 1.常用金属铝的元素符号是 ( )
A. Ag B. Cl
C. Al D. AL
2.下列各组元素符号都表示非金属元素的是 ( )
A. C、P、K
B. S、Cl、F
C. H、O、Cu
D. Na、N、Ca举一反三CB课件14张PPT。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 素课时2 物质组成和元素
周期表课前预习 1. 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_;共有_____个纵行,每个纵行叫做一个___(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____个族。
2. 为了便于查找,元素周期表按_______________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________________在数值上相等。7周期18族16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名师导学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数值上等于原子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所得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横行(周期):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
b. 纵行(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其中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其余15个纵行各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新知1 元素周期表 c. 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如图3-3-2所示。 (2)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a. 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b. 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元素性质越相似,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如半导体材料、农药、催化剂等)。 【例1】(2015安徽)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3-3-3。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原子序数为23
C.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g例题精讲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该元素的名称是钒,属于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2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B。
答案 B举一反三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图3-3-4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
A.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D.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C 2.如图3-3-5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部分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质子数为50
B.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 g
D. 元素符号为SnC新知2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角度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原子、分子、元素和物质的相互关系如图3-3-6 所示:
注意:①宏观上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②微观上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还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
③微观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图3-3-6 【例2】从宏观角度分析,物质都是由_________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_________组成的,氧化铜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都是由_____构成的,如水是由_______构成的,铜是由_______构成的;分子都是由______构成的,如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__________
构成的。例题精讲 解析 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微观构成用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来表示。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固体单质(硅、碳等)由原子构成,酸、碱和盐由离子构成,其他的一般由分子构成。
答案 元素 氧元素 铜元素和氧元素 微粒 水分子 铜原子 原子 碳原子和氧原子举一反三 1.用“分子”“原子”“元素”“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水________构成。
(2)铜是由铜________组成。
(3)氧气是由氧 ________构成。
(4)氧分子是由氧 ________构成。
(5)氯化钠是由钠________和氯________构成。 分子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离子 2.下列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H B. O
C. F D. Ne
3. 下列粒子不能构成物质的是 ( )
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电子DD课件11张PPT。第三单元总结知识网络物
质构
成分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
特性真实存在、有质量、有体积,但都很小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分子之间有间隔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特性原子不断运动
原子间有间隔
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分子构成:原子原子离子物
质构
成原子表示符号→元素符号结构原子核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示意图离子离子的符号,常见的阴、阳离子
离子的形成
离子化合物:如NaCl等写法
意义组
成存在状态单质
化合物元
素概念: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表示方法→元素符号写法
意义→元素周期表周期
族考纲要求 1. 物质的微粒性。(认识)
2. 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道)
3.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理解)
4.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知道)
5. 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知道)
6.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认识)
7.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认识)
8. 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理解)
9. 元素的简单分类。(知道)
10. 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知道)
11. 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内化)真题演练 2. (2015广西)磷的元素符号是 ( )
A. H B. C C. P D. Fe
3.(2015荆州)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 中子 B. 质子 C. 电子 D. 质子和中子
4. (2015佛山)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 ( )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CBC 5.(2015揭阳)在加压条件下,40 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4 m3的钢瓶中,这说明 ( )
A.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6. (2015威海)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 ( )
A. 电子数不同 B. 中子数目不同
C. 质子数目不同 D. 化学性质不同CB 7.(2015大连)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3-J-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
B. 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铈元素的元素符号是Ce
D. 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B 9.(2014菏泽)图3-J-2所示的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微粒①易得到电子
B. 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C. 微粒③易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
D. 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B 10.(2015广东)根据图3-J-3回答: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硫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该元素的原子易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32.0616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