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
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通过对实例的观察比较,引入基本概念,归纳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
难点: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情景引入】 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在地面、墙壁等处形成影子. 问题:影子的形状与什么有关? 分析:与物体的形状和光线照射的方式有关. 观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以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代入感,为讲解新知识做铺垫.
环节二探究新知 【归纳】 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 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 问题:太阳光线有什么特点? 【归纳】 太阳离我们非常远,太阳光线可以看作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 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为平行投影. 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平行投影. 问题:除了平行光线,你还知道其他光线吗? 【思考】 灯光的光线可以看作是从一点发出的. 由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为中心投影. 例如:手电筒发出的光照射形成影子就是中心投影. 问题:你还见过哪些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现象呢? 【合作探究】 如图,直线l1上的三点A,B,C被平行投影到直线l2上,对应的点为A’,B’,C’ ,问对应点的连线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分析: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 【合作探究】 如图,直线l1上的三点A,B,C被中心投影到直线l2上,对应的点为A’,B’,C’ ,问对应点的连线之间又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分析:对应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 【归纳】 观察两幅图中的投影线间的位置关系有什么不同? 问题: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合作探究】 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 小组交流合作,观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总结出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特征与区别. 联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揭示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环节三 应用新知 【典型例题】 例1 试画出路灯下树和人的影子. 答案:如图,BC为人影,B1C1为树影. 例2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两根标杆在同一时刻的投影.你能判断出哪幅图是灯光下形成的,哪幅图是太阳光下形成的吗? 答案:左图是太阳光下形成的,右图是灯光下形成的. 思考并积极回答.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对投影的认识与理解.
环节四 巩固新知 【随堂练习】 1. 下列两幅图中的投影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为什么? 答案:(1)是平行投影,因为太阳光线是平行的. (2)是中心投影,因为路灯是点光源. 2. 如图是在同一时刻的阳光照射下,操场边一棵树AC和旁边一根竹竿A1C1以及它们的影子CB,C1B1的示意图. 问△ABC与△ A1B1C1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答案:△ABC∽△A1B1C1 ∵AB // A1B1 A1C1 ⊥ B1C1,AC ⊥ BC ∴∠C=∠C1,∠B=∠B1 ∴△ABC∽△A1B1C1 3. 如图,树A、B与一盏路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分别在该路灯两旁. 图中只画出了树A、B在路灯照射下的影子,但没有画出路灯. (1)你能画出路灯吗? (2)两棵树分别与各自影子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吗? 答案: 两棵树分别与各自影子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相似. 自主完成练习.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了解学习效果,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
环节五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理清知识脉络.
环节六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教科书第75页 练习4 课后完成练习. 通过课后作业,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