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1课时(课件 28张ppt 1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1课时(课件 28张ppt 1份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10 21:01:01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1课时)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科学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光的反射
01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入射角和反射角及其关系;理解光的反射规律及光路的可逆性;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通过实验探究,提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出普遍规律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初步形成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
树立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能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态度责任:
新课导入
在挪威泰勒马克郡的尤坎小镇,被1200米高的贺格兰德山环绕。每年9月至次年3月,太阳被山峰完全遮挡,小镇陷入长达半年的“无光之境”。长期依赖人工照明的生活,不仅影响日常,还滋生抑郁情绪。居民自嘲“过着吸血鬼般的生活”。
这一困境持续近百年,直到一组 “反光镜” 彻底改写了小镇命运。
PART 01
光的反射
01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
与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一样,光射到水面、桌面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时也会发生反射。
反光镜
小镇广场
高山
高山
01
光的反射
在桌面上放一面平面镜,将激光笔(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光传播方向的变化情况。


操作 光斑移动情况
激光笔向右平移
平面镜向上平移
减小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
向下
向上
向下
01
光的反射
2、反射光路图
图中0点为入射点,经过入射点0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ON叫作法线。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α叫作入射角,反射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β叫作反射角。
A
B
O
α
β
N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法线
入射角
反射角
入射点
01
光的反射
1.把一面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N
O
E F
01
光的反射
2.使E、F两板面处于同一平面,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
0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红色笔描出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A
B
i
r
01
光的反射
3.将F板绕ON向前折转或向后折转,在F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E
F
i
A
不能看到反射光,
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01
光的反射
4.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中。
第1次 第2次 第4次
入射角
反射角
分析表中数据,说明 ;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数据的目的是 。
30°
30°
45°
45°
60°
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寻找普遍规律
01
光的反射
5.交流讨论
①纸板的作用是 。
显示光路
②若E、F共面,在F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的原因是什么?
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
③根据表中的数据,还可得出什么结论?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01
光的反射
3、光的反射定律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特别提醒】
①法线是镜面的垂线,也是两线的角平分线;
②若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为零,反射角也为零。
01
光的反射
1.若使入射光逆着原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此时的反射光会怎样 动手做一做。
入射光逆着原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
得到的反射光恰巧是逆着原入射光方向射出。
01
光的反射
2.我们从平面镜里看见别人眼睛时,别人也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我们
的眼睛。是这样吗?请试一试。
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具有可逆性。
实验结论:
01
光的反射
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的表面,在平面镜的另一侧可看到耀眼的亮光;如果太阳光斜射到粗糙的白纸表面,那么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这是什么原因
平面镜的表面很光滑,射到平面镜表面上的阳光发生镜面反射;白纸的表面凹凸不平,射到纸面上的阳光发生漫反射。
01
光的反射
4、反射的类型
(1)镜面反射
若反射面比较光滑,当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这个反射面时,仍会平行地向一个方向反射出来,这种反射属于镜面反射。
湖面倒影
黑板反光
01
光的反射
(2)漫反射
若反射面比较粗糙,当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这个反射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属于漫反射。
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比如黑板上的字)
【特别提醒】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O
01
光的反射
5、完善反射光路图(常见题型)
(1)已知入射光线和入射角,画反射光线和反射角
S为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O是一条入射光线,SO与镜面的夹角是50°,请画出S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40°
01
光的反射
(2)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作平面镜
小明妈妈的手机掉到了沙发下,家里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手机。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01
光的反射
光污染
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光明,希望用灯光驱散夜晚的黑暗。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在阳光照射下,城市里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镜面反射的眩光带来的是“白亮污染”;夜幕降临后,强光来直冲云霄,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使得夜晚如同白昼,这就是所谓的“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
01
光的反射
“光污染”是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它不仅导致能源浪费,还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光污染”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动物的自然生活规律,使其昼夜不分;破坏植物的生长节律,影响植物休眠等。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典例1】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C
【解析】AB.将平面镜水平向左或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A、B不符合题意;
CD.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射中目标,故C符合题意,D不合题意。
课堂练习
【典例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B
【解析】沿ON向后转动板B,这样板B与ON和A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就可以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课堂练习
【典例3】如图所示,甲乙为两种反射类型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
理如图甲所示
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
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D.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解析】AB.因为新黑板表面粗糙不平,光线射到新黑板上发生漫反射,如乙所示,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反射每条光线仍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B正确;CD.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光线射到旧黑板上发生镜面反射,如甲所示,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故C、D错误。
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科学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1.4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学情 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八上第一章第4节第1课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镜面反光、水面倒影等直观经验,但尚未从物理规律角度系统分析反射现象。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实验探究和生活实例兴趣浓厚,像文档中挪威小镇用反光镜解决光照问题的案例,很容易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而且他们也具备基本的观察记录能力,能完成激光笔反射实验,但在归纳反射规律时,可能会因数据处理能力不足,难以提炼出普遍结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理解 “法线” 这一辅助线的物理意义会有困难,容易把它和实际光线混淆,分析反射光路图时还可能颠倒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区分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时,常常忽略反射面粗糙程度这一关键因素,比如不能解释新黑板和旧黑板呈现不同反光效果的原因。此外,在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导致光路无法呈现、角度测量误差较大等问题。 不过,学生渴望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只是缺乏科学探究的严谨性训练,需要在探究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同时,他们对光污染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探究兴趣,可借此培养他们用物理规律解释现象的应用意识,帮助他们实现从经验认知到科学概念的转化。
教学 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入射角和反射角及其关系;理解光的反射规律及光路的可逆性;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科学思维:树立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能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态度责任:通过实验探究,提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出普遍规律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初步形成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光的反射现象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 准备 课件、课本、视频、活动器材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 课 导 入 在挪威泰勒马克郡的尤坎小镇,被 1200 米高的贺格兰德山环绕。每年 9 月至次年 3 月,太阳被山峰完全遮挡,小镇陷入长达半年的 “无光之境”。长期依赖人工照明的生活,不仅影响日常,还滋生抑郁情绪。居民自嘲 “过着吸血鬼般的生活”。 这一困境持续近百年,直到一组 “反光镜” 彻底改写了小镇命运。 了解挪威尤坎小镇 “无光之境” 的案例,激发学生探究光反射现象的兴趣。
新 知 讲 授 一、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 与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一样,光射到水面、桌面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时也会发生反射。 探索活动 在桌面上放一面平面镜,将激光笔 (或其他光源) 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光传播方向的变化情况。 2、反射光路图 图中O点为入射点,经过入射点O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ON叫作法线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α叫作入射角,反射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β叫作反射角。 探索活动 1.把一面平面镜 M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 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以绕 ON 折转的 E、F 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 2.使 E、F 两板面处于同一平面,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 O 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红色笔描出入射光 AO 和反射光 OB 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3.将 F 板绕 ON 向前折转或向后折转,在 F 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不能看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4.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说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数据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5. 交流讨论 ①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路。 ②若E、F共面,在F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的原因是什么? 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 ③根据表中的数据,还可得出什么结论?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光的反射定律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特别提醒】 ①法线是镜面的垂线,也是两线的角平分线; ②若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为零,反射角也为零。 探索活动 1.若使入射光逆着原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此时的反射光会怎样?动手做一做。 入射光逆着原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得到的反射光恰巧是逆着原入射光方向射出。 2.我们从平面镜里看见别人眼睛时,别人也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我们的眼睛。是这样吗?请试一试。 实验结论: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具有可逆性。 思考与讨论: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的表面,在平面镜的另一侧可看到耀眼的亮光;如果太阳光斜射到粗糙的白纸表面,那么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这是什么原因 平面镜的表面很光滑,射到平面镜表面上的阳光发生镜面反射;白纸的表面凹凸不平,射到纸面上的阳光发生漫反射。 4、反射的类型 (1)镜面反射 若反射面比较光滑,当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这个反射面时,仍会平行地向一个方向反射出来,这种反射属于镜面反射。 (2)漫反射 若反射面比较粗糙,当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这个反射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属于漫反射。 5、完善反射光路图(常见题型) (1)已知入射光线和入射角,画反射光线和反射角 S为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O是一条入射光线,SO与镜面的夹角是 50°,请画出S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作平面镜 小明妈妈的手机掉到了沙发下,家里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手机。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科学阅读:光污染 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光明,希望用灯光驱散夜晚的黑暗。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在阳光照射下,城市里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镜面反射的眩光带来的是 “白亮污染”;夜幕降临后,强光来直冲云霄,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使得夜晚如同白昼,这就是所谓的“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 “光污染”是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它不仅导致能源浪费,还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光污染”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动物的自然生活规律,使其昼夜不分;破坏植物的生长节律,影响植物休眠等。 动手操作:用激光笔照射平面镜,观察光传播方向变化,记录光斑移动情况(激光笔右移时光斑向下、平面镜上移时光斑向上、减小光线与镜面夹角时光斑向下)。 实验操作 将硬纸板 ENF 竖直立在平面镜上,使 E、F 共面,让光束贴着纸板射向 O 点,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径迹,多次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 将 F 板绕 ON 折转,观察反射光是否存在,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数据(如 30°、45°、60° 等)。 光路可逆性探究 动手实验:将入射光逆着原反射光方向射向平面镜,观察反射光是否逆着原入射光方向射出。 生活验证:通过平面镜互看眼睛,体验光路可逆性。 思考讨论:为什么平面镜反射阳光会出现耀眼亮光,而粗糙白纸不会,区分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原理。 举例说明:列举湖面倒影、黑板反光(镜面反射)和黑板上的字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漫反射)等生活现象。 阅读 “光污染” 材料,了解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的成因。 讨论光污染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如能源浪费、影响动植物节律等)。
课 堂 小 结 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光路图及相关概念:入射点(O)、法线(ON)、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 入射角(α)、反射角(β)。 3、光的反射定律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反射的两种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板 书 设 计
作 业 设 计 (请老师按实际教学需求撰写)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挪威小镇反光镜案例导入,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实验环节中,部分学生因操作不规范,如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导致光路无法清晰呈现,这反映出实验前对操作细节的指导不够充分。在讲解 “法线”“入射角与反射角关系” 等抽象概念时,虽借助光路图和实验演示,但部分学生仍出现概念混淆,说明需增加类比实例帮助理解。此外,光污染案例分析时,学生对其危害的认知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联系生态知识,后续可结合更多跨学科案例拓展思维。值得肯定的是,探究活动中小组合作效果较好,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归纳出反射定律,体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实验指导的针对性,优化抽象概念的教学方法,深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