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赏)歌唱祖国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听赏)歌唱祖国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25 21:35:00

文档简介

共1学时
1教学目标
一、 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二、 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是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 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一、 前置补偿:
二、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三、 出示目标:
四、 新授教学:
1、 咱们班有会唱这首歌曲的吗?(找几位同学分别演唱)
2、 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
3、 学习歌曲
A:师示范演唱歌曲
B:生跟琴视唱歌曲
C:完整演唱歌曲
D:及时纠正
(1) 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 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 、“家乡”、 “人民”等。
(3) 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这是学生活动)
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F:处理歌曲的感情。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 。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五、 巩固训练
1、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2、 给学生做合唱录音,找出缺点以后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
六、 音乐知识
1、 二段体A + B例
2、 三段体A + B + A 或 A + B + C例:《歌唱祖国》 A + B + A
七、布置练习作业 ,总结下课!
课件33张PPT。音乐课欢迎你请听诗朗诵 《歌唱祖国》听赏歌曲《歌唱祖国》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由(王莘)作词作曲。曲调是色彩鲜明的( D大调),( 2/4 )拍,(中速)、坚定有力,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
你知道吗歌 曲 亮点
附点节奏
风格
曲式结构
弱起小节附点节奏念一念,打一打1、X X
2、X · X
3、X· X X· X
嗒 嗒 嗒 嗒 是延长前一个音符时值的一半。打节奏① X X ︱X X ‖
② X · X ︱X X ‖
③ X·X XX︱X·X XX︱X X‖练习一练习二八度大跳假声
注意运气和声音共鸣(找感觉)右手放头顶,左手放在腹部,脸部呈哈欠状,牙关打开,以闻花香式吸一口气。唱歌时,肚子是鼓起来的,左手是顶住的。当你用气唱歌,脑子有嗡嗡的感觉,脑腔和胸腔有膨胀的状态。注意附点节奏请唱第一乐段第一乐段旋律线高低变化起伏较大,热情奔放,雄壮有力。说一说歌曲的情绪坚
定有
力豪
迈雄
壮赞
美演唱风格演唱风格进行曲退回进 行 曲: 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进感.常用2拍子和4拍子.
步伐节奏:强弱交替出现,速度为步行速度的节奏就是步伐节奏.
你知道这些歌曲吗?《大刀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请唱第二部分的第一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形成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A? +? B? ?
单三部曲式:A? +? B? +? A?
A? +? B? +? C?
A?
AB三段体,
即A? +? B? +? A?
曲式结构你还知道吗乐曲由拍子的弱起部分开始,叫做“弱起”。弱起乐曲,第一条小节线之前的部分,叫做“弱起小节”弱起小节知识一 强 弱第一段每一句都是弱起 拓展巩固歌曲(A C齐唱,B段先由男生唱,然后女生唱,最后齐唱)A?
AB布置作业: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例如(1)朗诵、领唱、齐唱
(2)领唱、齐唱、合唱
(3)朗诵、重唱、合唱
伴奏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