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乡愁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字词积累(30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20分)
(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yóu( )票
(2)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3)长大后,乡愁是一张zhǎi( )zhǎi( )的船票
(4)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5)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fén( )墓
(6)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7)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xiá( )
(8)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9)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juàn( )恋
(10)诗中运用了比喻的xiū cí( )手法
(11)"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乡愁的象zhēng( )
(12)诗歌语言简jié( )而深情
(13)"浅浅的海峡"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期dài( )
(14)诗中"这头"和"那头"形成了qiáng( )烈的对比
(15)余光中的诗歌充满了文化xiāng( )愁
(16)这首诗创作于1972年,表达了台湾同胞的思乡qíng( )
(17)乡愁是人类共同的情gǎn( )体验
(18)诗歌结构工zhěng( ),富有音乐美
(19)"矮矮的坟墓"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huái( )念
(20)"浅浅的海峡"中的"浅浅"一词运用了反chèn( )手法
2. 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含义(10分)
(1)乡愁:
(2)邮票:
(3)船票:
(4)坟墓:
(5)海峡:
(6)这头:
(7)那头:
(8)浅浅:
(9)矮矮:
(10)窄窄:
(二)语言运用(20分)
3. 仿照例句,以"乡愁"为话题写一个对偶句(5分)
例:邮票载不动思乡情,船票渡不尽归乡梦。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修改病句(5分)
(1)通过阅读《乡愁》,使我深刻体会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修改:
(2)诗人用他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
修改: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小时候,乡愁是____________"
(2)"长大后,乡愁是____________"
(3)"后来啊,乡愁是____________"
(4)"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
(5)诗中"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出现在____________阶段
(6)诗中"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出现在____________阶段
(7)诗中"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表达了____________的情感
(8)诗中"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表达了____________的情感
(9)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0)这首诗创作于____________年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课内阅读(25分)
阅读《乡愁》全诗,回答问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6. 诗中四个阶段的乡愁意象分别是什么?(5分)
7.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特点?(5分)
8. 分析"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句话的情感内涵。(5分)
9. "浅浅的海峡"为什么能承载深深的乡愁?(5分)
10. 这首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5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
《乡愁四韵》节选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11. 诗中"长江水"和"海棠红"象征什么?(4分)
12. 比较《乡愁》和《乡愁四韵》在表现乡愁上的异同。(6分)
13. 结合两首诗,谈谈你对"乡愁"这一主题的理解。(5分)
三、写作表达(30分)
14. 请以"我心中的乡愁"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对乡愁的理解。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字词积累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1)邮 (2)窄 窄 (3)坟 (4)峡 (5)眷
(6)修辞 (7)征 (8)洁 (9)待 (10)强
(11)乡 (12)情 (13)感 (14)整 (15)怀 (16)衬
2. 解释下列词语
(1)乡愁:思念家乡的忧愁心情
(2)邮票:象征与母亲的通信联系
(3)船票:象征与爱人的相聚
(4)坟墓:象征与母亲的生死相隔
(5)海峡:象征与祖国的分离
(6)这头:诗人所在的地方
(7)那头:亲人或故乡所在的地方
(8)浅浅:形容不深,反衬乡愁之深
(9)矮矮:形容不高,反衬思念之高
(10)窄窄:形容不宽,反衬情感之宽
(二)语言运用
3. 仿写对偶句
示例:坟墓隔不断母子情,海峡分不开赤子心。(符合对偶要求,句式一致即可)
4. 修改病句
(1)删去"通过"或"使"
(2)"表达"与"抒发"搭配不当,可改为"表达了对...眷恋,抒发了对...热爱"
5. 课文填空
(1)一枚小小的邮票
(2)一张窄窄的船票
(3)一方矮矮的坟墓
(4)一湾浅浅的海峡
(5)小时候
(6)长大后
(7)对已故母亲的思念
(8)对祖国大陆的思念
(9)余光中
(10)1972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6. 乡愁意象
小时候:邮票;长大后:船票;后来:坟墓;现在:海峡。
7. 意象特点
都是具体可感的事物,体积小但承载的情感重;都是阻隔的象征;都体现了时空的距离感。
8. 情感内涵
表达了生死相隔的痛苦和无奈,母亲在坟墓里,诗人在外头,咫尺天涯,永不能相见。
9. "浅浅的海峡"
地理上的"浅浅"反衬情感上的"深深",虽然海峡不宽,但因政治原因造成的分离使乡愁更深更重。
10. 结构特点
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四段句式相似,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按时间顺序排列,展现乡愁的发展变化。
(二)课外阅读
11. 象征意义
"长江水"象征祖国的血脉;"海棠红"象征祖国的版图。
12. 表现乡愁异同
相同点:两诗都通过具体意象表达乡愁。
不同点:《乡愁》以人生阶段为线索;《乡愁四韵》以祖国元素为意象。
13. 对"乡愁"的理解
乡愁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既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祖国的眷恋;既是个人情感,也是民族情感。
三、写作表达
14. 评分标准:
(1)内容充实,情感真挚(12分)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9分)
(3)语言流畅,表达准确(9分)
7. 周总理精神
表现了周总理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永不停息的精神。
8. 修辞手法及效果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谷穗上闪着的汗滴比作周总理辛勤工作的见证,生动表现了总理心系人民、辛勤工作的形象。
9. "他刚离去"的作用
反复使用"他刚离去"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表现了周总理无处不在、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主题。
10. 诗人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二)课外阅读
11.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含义
指那些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虽然肉体已逝,但精神永存。
12. 歌颂人物异同
相同点:两诗都歌颂了为人民奉献的精神。
不同点:《周总理,你在哪里》具体歌颂周总理;《有的人》则歌颂具有奉献精神的所有人。
13. 对"人民公仆"的理解
人民公仆应该像周总理那样,心系人民,无私奉献,永远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三、写作表达
14. 评分标准:
(1)内容充实,情感真挚(12分)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9分)
(3)语言流畅,表达准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