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5 17:4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
1.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国家,如果它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被国有化,被政府控制或统治的话,是不可能繁荣兴旺的。”这表明当时的英国将
A.增加政府公共开支

B.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加大社会福利规模保障经济安全
2.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

B.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调节
C.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D.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其中“‘古典’发展模式”指的是
A.重商主义政策
B.自由放任政策
C.国家干预政策
D.计划经济政策
4.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5.
经济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在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这一法案
A.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C.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D.标志美国主导世界经济
6.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7.
《国家工业复兴发》颁布之后,美国工人由每周工作55小时,工资60美分的标准调整为工人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周工资12美元。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
A.加强立法规范,推进社会保障
B.促使美元贬值,刺激对外贸易
C.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D.缓和阶级矛盾,规范生产秩序
8.
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涨”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

A.增加货币发行量










B.扩大政府开支
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
D.增加政府税收
9.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10.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是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11.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12.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A.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放松国家干预经济

D.仿效计划经济
13.
撒切尔夫人在蝉联首相之后说:“在头两个任期里,现政府砍断了束缚着格利弗的数千条绳子中的许多条。这一切都要求对政府的作用加以限制,但是在那些限制以内,政府必须具有决定权。”下列措施与撒切尔经济政策一致的是
A.动用赤字财政、适度通货膨胀等手段




B.弱化政府对私营部门的调控措施
C.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











D.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
14.
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成功渡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15.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没有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16.有人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不管西方舆论对新自由主义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痼疾’的功能如何赞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似乎总是不合时宜地袭来。……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这些年代,经济和金融危机已成为流行病”这说明
A.资本主义社会因经济危机而步入绝境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新自由主义医治经济危机的作用有限

D.新自由主义导致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
17.20世纪前期,一位美国总统说:“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林肯为了反对落后的奴隶制度,与南方分裂势力进行战争
B.杜鲁门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援助欧洲各国
C.富兰克林 罗斯福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政府干预经济
D.富兰克林-罗斯福反对法西斯国家,美国加入同盟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18.据统计,从1980年到1986年,英国共有100万套地方当局的住房卖给了个人,私房在全国住房中的比例上升到了650-/0。英国政府的这一举措在当时主要目的在于(

A.摆脱“滞涨”困局 B.实现英国人居有其屋的梦想
C.强化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
D.重建自由市场经济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
材料一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二 由于他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因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斯福对“弱势群体”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对“弱势群体”也比较关注,在经济大危机中,他采取“抑富济贫”的方式,使得穷人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徐维民《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福新政中关注“弱势群体”的相关措施,并分析其影响。(10分)
20.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儿童的地位与命运,是一个民族地位与命运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有识之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入了西方的儿童福利理念,并建立了一系列机构,实行对男女灾童的福利救助。同时把儿童的培养方向和城市发展相结合,积极培养商业、技术等城市建设急需的人才,确立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儿童培养方向。1927年—1937年是上海发展最快的十年,社会转型加快,大量人口聚集,劳动方式也由手工生产向机器大工业转化。城市中激烈竞争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人口的生育率下降,儿童的教养成为了当时社会关心的问题。上海市政府着手建立公立医院保障儿童健康,并动员民间力量协办,截止到1936年,上海举办的各类医院已经超过40家。其中公立和私立医院都有涉足妇幼保健领域的,在超过40家医院中,设有儿科和产科的医院超过30家。
——摘编自翟旭丹《近代上海社会福利制度(1927—1937年)》
材料二
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立的早而且比较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在16世纪以前,英国社会普遍认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场所,父母是儿童的最佳照顾者,儿童问题是个人私事,儿童照顾主要是家庭责任和父母的义务”……然而伴随工业革命的到耒,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失业率增加,城乡差距加大,贫困人口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使传统的儿童救助工作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此时,儿童福利工作的重任转交到政府手中。……第一部涉及英国儿童权利保护立法为《大宪章》。而第一部专门针对儿童权益的法律则为1889年颁布的《儿童法案》,此后截止到2011年,英国共通过40余部与儿童相关的法律,构建了全面立体的法律体系。
——摘编自庞媛媛《英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历史嬗变及特征》(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及英国儿童福利政策的特点。(1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两国制定儿童福利政策背景的相似之处以及对今天的启示。(11分)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单元测试答案
1.C
2.C
3.B
( http: / / www.21cnjy.com )
4.B
5.A
6.B
7.D
8.C
9.C
10.B
11.C
12.C
13.B
14.D
15.C
16.B
17.C
18.A
19.(1)缓和社会矛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3分)(2)措施:制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标准;允许劳动者有与雇主谈判的权利;制定《社会保险法》,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影响:缓解社会矛盾;刺激经济复苏(缓和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10分)
20.(1)中国:受西方影响;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政府和民间力量合作;直接救助和长远培养相结合。(8分)
英国:建立早且比较完备;主体由家庭变为政府;制定走向法制化。(6分)
(2)相似: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
政治:民主政治进步;(2分)政府重视。(2分)
思想: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2分)
启示:政府应关注民生;福利政策应该制度化、法制化。(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