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5 17:4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75分)
1.
“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了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首歌曾经唱遍大江南北。之所以说“天地间荡起了滚滚春潮”,是因为邓小平(
)
A.发表南方谈话,在关键时期推进了改革开放事业
B.提出“一国两制”,妥善解决了香港问题
C.支持农民的创造精神,推动家庭联产承包制
D.大胆决策,建立经济特区
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3.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画中文字为“高炉平地起,遍地放红光”。对下面宣传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推动“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实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超越了我国历史发展的阶段 D.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建设热情
4.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英文品牌标志为FAW。一汽总部位于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主席题写厂名。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下列关于一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在苏联的资金技术的帮助下建立的
B.体现了建国初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C.导致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
D.代表了新中国建国初取得的重大成就
5.《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第1版收录“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至1996年第3版增加收录的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2012年第6版增加收录的有“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
A.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新
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
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6.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中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所以必须实行经济核算,从理论上和历史经验上说,都只是因为价值规律制约着经济计划,经济计划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如果不是由经济核算制来补充经济计划,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就有无法克服的困难……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这反映了作者(  )
A.主张抵制计划经济体制 B.提倡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C.受当时左倾思潮的影响 D.主张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7.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陈云在发言中强调:“……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人民公社化运动
B.改善城市居民生活
C.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D.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8.
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9.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到“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部是自己的”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化历程。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土地所有制变更
B.分配方式调整
C.生产关系变革
D.生产规模缩小
10.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56年2月,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兼经理崔琳爽在大会上表示:“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向工人阶级转化。”这表明
A.工商业改造成为必然趋势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过渡时期总路线得以实现
D.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11.“一五”计划期间,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12.
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产量
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13.
1975年《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出台,计划引进外资65亿美元。但遗憾的是,这些引进方案因各种原因被迫暂停。直到1979年,十一届四中全会以后,我国才正式启动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对外经济合作。与上述现象有关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导致对外合作暂停
B.联合国席位的恢复是对外合作再次启动的主要原因
C.中国与西方国家尚未建交故合作未能实现
D.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4.20世纪70年代中美外交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涉及政治领域,但进入80年代,双方签订经贸协定,互办贸易展览会,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这主要取决于我国
A.经济体制的改革 B.外交政策的调整
C.全面进行拨乱反正 D.工作重心的转移
15.
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这反映了上海当时实际情况(

A.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16.《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17.1961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在大精简中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表明了(

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18.从1985年到199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说明
A.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D.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19.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 ”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是
A.重工业 B.农业
C.轻工业 D.第三产业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
注:1952年工业比1949年增加187%
农业增加50%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授莱克韦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国际“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结构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二 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提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已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请完成:
(1)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的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A
2.A
3.D
4.C
5.C
6.B
7.C
8.C
9.C
10.A
11.A
12.A
13.D
14.D
15.D
16.A
17.B
18.D
19.A
20.A
21.(1)国民经济得到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发展;工业化的程度在提高(或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原因:重视经济调整,采取措施,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如答具体运动至少2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制定了“一五”计划;一化三改造的进行。
22.(1)材料一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材料二认为中国能够探测到石油。(4分)
(2)李四光从运动的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发,探索地质现象的本质、地壳结构及构造规律,独创地质力学理论,对我国的石油探测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在其理论指导下,我国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发现了大量油气田。(6分)
(3)在科学研究上,不要迷信“权威”,而应根据客观实际作出自己的判断。(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