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 2.3 简易电路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四下 2.3 简易电路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11 09:4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简易电路
【设计理念】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理科,教学倡导的“做中学,学中思”就是强调在做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这一理念与项目化学习方式非常契合。它提倡真实问题,深度学习,跨界学习和大概念教学,是面向“未来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变革载体。本课将融入学科微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以“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设计与制作测试与展示-研讨和改进-拓展提升”的主线开展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教材分析】
1.基于课标的解读
本课所承担的学科核心概念是“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另外,本课也需要承载“知道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说明形成电路的条件,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流的一种方法”这一学习内容。
基于单元的解读
本单元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元件和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第1课,学生首先电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第2课,学生通过点亮小灯泡的探究活动,形成电路是闭合回路的初步概念;本课学生主要聚焦组装“简易电路”活动,促进学生将已知的电路概念发展为“可以控制的电路”。
本课教材内容如下:聚焦环节,学生关注到组装真正的电路;探索环节,学生首先利用电池盒、灯座、导线夹组装电路,紧接着学生需要在组装的电路中加入开关,并画出电路连接图;研讨环节,学生思考电流的路径。而为了让科学课堂更加有趣,并能更高效地帮助学生建构有关“可以控制的电路”的概念。因此,笔者将教学活动调整为:1.聚焦李老师遇到的问题,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2.自主选择所给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可以控制亮灭的照明电路;3.了解生活中的简易电路产品。
【学情分析】
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前概念分析,结果如下:
四年级的孩子对电路不会太陌生,但学生对灯座、电池盒的认识也比较模糊。另外电流动路径这个问题,学生不能很清晰科学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灯座、电池盒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完成闭合回路中电流动路径的分析,并指导其按照工程师的身份开展学习活动,体验有趣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认识到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科学思维:
通过建造简易照明电路,分析电路的形成条件及电流路径。
科学探究:
(1)学生能用所给的材料,与同伴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照明电路。
(2)学生通过明确任务、初设计、讨论修改、制作、测试与完善、展示与评价一系列过程,能够用开关自主控制小灯泡的亮暗。
态度责任:
能相互协作、分担责任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从电池的一段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所给的材料,与同伴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可以控制亮灭的照明电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材料1份。
为每个小组准备:灯座1个;电池盒1个;电池1节;灯泡1个;导线4根;开关1个;电池盒、灯座、电池、灯泡、开关的照片贴各1张;KT板1个;记号笔1支;学习锦囊1个;研讨记录单、施工记录单、简易照明电路制作环节评价单各1份。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聚焦问题(3分钟)
播放李老师的语音,学生思考:李老师遇到了什么问题?
李老师语音解说词如下:我是一名老师,晚上住在学校办公。可是,我遇到了一个大问题:我从办公室门口前往教室走廊途中,总因为楼道黑暗,踉踉跄跄行走,磕到了好几次。到底谁能帮帮我,解决楼道照明的问题啊?
交流(预设):楼道需要安装照明灯。
教师谈话:是的,我们学校急需安装照明灯,实现晚上亮,白天暗。现向各班招募一批优秀的小小电工安装工程师,帮助学校解决电灯照明问题。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就来一次简易的照明电路安装PK赛,设计制作一个能控制亮暗的照明灯,看看哪些同学能胜任这个项目。(板书:简易电路)
二、探索:如何设计与制作(32分钟)
(一)明确任务,制定设计方案(7分钟)
1.谈话:同学们,我们要设计制作一个产品,就要对这个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你对照明电路了解多少呢?灯亮起来需要哪些材料?怎么让照明灯亮起来?怎么实现照明灯亮暗的转变?是谁来控制呢?
2.学生交流。
3.(课件出示采购清单)一起来看看老师提供的材料有哪些?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材料超市”提供的材料,讨论并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简易照明电路的初设计,可将需要的材料照片张贴在KT板上,用笔代替导线进行连接。
请1-2组分享简易照明电路的初设计。
核心活动,制作产品(12分钟)
1.工程技术的核心就是设计,今天老师很高兴看到各个小组的小工程师们能够设计,并完善专属于你们的设计图。体验了设计的过程,同学们接下来想不想动手做一个控制亮暗的照明灯?
2.屏幕出示任务要求。
3.而为了更好的评选出优秀小小电工安装师,我们有这样一个评价标准。请看大屏幕。
4.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两个学习锦囊,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拆开看看。
学习锦囊内容见附录四。
学生活动。
测试修改(3分钟)
提示:在制作过程中,大家可以边做边调整,并做好施工记录,但只能修改一次,报老师批准登记。
学生根据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产品。
各小组收拾材料,完成制作环节自我评价表,准备半分钟产品汇报。
可按以下流程与大家分享:
①我们的产品,灯能不能亮?
②我们的产品,新的元件是不是都用上了,开关能否控制灯的亮暗,是怎么控制的?电路中的电流路径是怎样的?
③我们的产品在安装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请大家对我们的设计提问或建议。
展示与研讨(10分钟)
1.谈话:请各组展示简易照明电路,每组发言人做好准备。
2.每组依次汇报,其他小组做好倾听与质疑。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简易电路的组成元件,灯座、电池盒以及开关的作用,电流动路径。)
颁发小小电工安装师荣誉证书。
链接生活,拓展延伸(5分钟)
大家通过自己的智慧设计并制作了你们的产品,我们来看看其他人的智慧结晶,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好玩的电路产品(出示小夜灯、红绿灯小玩具图视频)。
总结:每个人的智慧都是无限的,你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希望同学们回去再试着修改下你们的方案,看看能不能让你们的简易照明电路更具创意,更具美观性,更加得实用化,如果能拿个专利那就太了不起了。
【作业设计】
1.向家人或同伴介绍简易电路的组成。
2.改进你的简易照明电路装置,看能不能做成小夜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项目化学习的视野下,我对本课做了一些教学改动,围绕“李老师遇到的问题--如何设计与制作可控制亮灭的照明电路--认识生活中的简易电路应用实例”这几个环节,开展本课的学习活动。在磨课过程中有以下反思:
改进教学目标,保证探究的有效性,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杜威曾经说过:“如果学生能投入到真实的有意义的任务和向题,即模拟专家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做的事情时,学生才能对学习材料产生自己的理解。”因此,笔者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式视角下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做了改动:既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但更倾向于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学生以工程师的身份去思考问题,去体验探究的过程,去经历解决问题的项目活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中,积极性更高,参与度更强。
核心素养 原有目标 现有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认识到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通过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认识到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科学思维 用记录的方法,把简单电路画下来,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通过建造简易照明电路,分析电路的形成条件及电流路径。
科学探究 在实验中,能连接简单电路,并能用简易的方法来画电路连接图,用箭头标出电流动的路径,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1)学生能用所给的材料,与同伴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照明电路。 (2)学生通过明确任务、初设计、讨论修改、制作、测试与完善、展示与评价一系列过程,能够用开关自主控制小灯泡的亮暗。
态度责任 在连接简易电路的过程中,能激发对电路的探究兴趣,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能相互协作、分担责任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突出训练学生设计,打造思维的高阶化
在平时的课堂活动中,有的学生喜欢偷懒,不爱动脑筋,不喜欢合作。但是每个学生其实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精于设计,这就需要老师提供平台去训练学生的思维。因此,笔者在本课让学生首先在小组里讨论,用材料照片贴代替实际材料,用笔代替导线,对简易照明电路进行连接设计,并请小组上台展示。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评价与建议,学生可进行再设计,完善自己的电路设计。而学生在设计图中表现出来的良好表达、设计原理、艺术水平等都指向学生高级能力的发展。
3.重视评价跟进,突出学习的成果化
为了将项目化学习完整开展,教师需要特别突出学习成果的评价。对学习者而言,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或者重构知识,对教师而言,展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多元化的评价也助于学生思维的提高。学生在制作环节中经历自我评价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完成施工记录表,并通过小组30秒的汇报,介绍展示每组的产品。虽然时间消耗较多,但学生的兴致很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完成任务为抓手,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并在同伴互助的氛围中,不断尝试,不断改进,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