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7.听听,秋的声音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 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②语言运用:认识“抖、振”等7个生字。 ③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④审美创造: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思政元素: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2.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抖、振”等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 2.认识生字词。
教师活动: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 4.课件出示课前预习的资料: 5.学习生字 学生活动: 1.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读准音。
活动意图: 教师和学生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自己通过课文听到了哪些声音,分别是什么样的声音。(读准会认字) 2.联系生活实际,用拟声口技的方法去理解课文中的拟声词。 3.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学过的方法试着理解这些词语,然后分小组交流用哪些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 4.学生用自己认可的方法来理解课文中的词语,贴切就行,不拘方法,力求行之有效。 5.精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声音,边读边展开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描述) 6.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带着这种美好的感受来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7.走进秋,走进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播放音频,学生说听到的声音。) 8.你能照着第1、2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学生自由作诗,交流。 学生活动: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自己通过课文听到了哪些声音,分别是什么样的声音。 2.联系生活实际,用拟声口技的方法去理解课文中的拟声词。 3.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学过的方法试着理解这些词语。 4.学生用自己认可的方法来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5.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声音,边读边展开想象. 6.带着美好的感受来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7.学生思考:走进秋,走进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8.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活动意图: 放手让学生自学、合作探究,既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 提升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 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